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昆明润城第三大道(J2013-003-A3-5)一标段项目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三、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2)四、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 (3)五、防治措施 (4)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方案一、工程概况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方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建立健全项目部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蒋牧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立专职安全员,对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具体负责,班组设立不脱产安全指导员,协助班组长做好本班组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定期不定期对现场的各种设施、机具设备、工作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坚决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组长:蒋牧副组长:李建南、代亚涛李晓东、苟浩成员:李建祥、李磊、黄胜、李贺、姚阳光、阙显阳、张洪源、杨磊、郑琪凯、杨帮富、李勇具体职责表三、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1、职业中毒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c、硫化氢中毒(下水道作业工人);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a、中毒(露天作业);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四、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五、防治措施1、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CO。

保护电焊工艺,可使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

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合理安排操作时间根据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规,电焊工在实施焊接时,每工作两小时,必须休息15-30分钟,以减少其劳动强度及连续操作带来的职业然害。

2、油漆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油漆作业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油漆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油漆施工技术,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使油漆作业实现半机械化。

改进油漆工艺,如大量使用喷涂技术,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地改善了油漆工的作业条件。

由于油漆产生的危害大多与化学成份有关,所以通过选择对人体危害较少,选择无毒或低毒的油漆材料,是降低油漆作业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环境内进行油漆作业时,必须有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连续作业时间,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每作业2小时必须休息30分钟。

可以防止油漆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穿工作服,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环境下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或面罩,以此减少有毒气体和粉尘带来的职业危害。

4)、加强对油漆材料的管理由于油漆材料属化学危险品,所以对油漆材料不能和其他施工材料混放在一起,必须单独隔离保管,并设有防火、防爆标识牌,防止各类油漆材料破损泄漏燃烧、爆炸,以免引起对施工人员的化学污染和人身伤害。

5)、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油漆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同时,还应加强油漆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油漆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保障油漆工人的人身安全。

3、防尘技术措施1)、水泥除尘措施a、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折方便。

流动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采用通风除尘系统。

既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走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b、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

多用混凝土搅拌自动化。

由计算机控制混凝土搅拌、输送全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除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c、高压静电除尘。

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

在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中的尘粒,通过管道输送到绝缘金属筒仓内,仓内装有高压电晕电极,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尘粒电荷后贴附在尘源上,尘粒在电场力(包括风力)和自重力作用下,迅速返回尘源,从而达到抑制、回收的目的。

2)、木屑除尘措施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

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以下。

3)、金属除尘措施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较多是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或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管道、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

4、防毒技术措施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取的措施:a、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b、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c、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

d、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

包括:①改革工艺;②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③加强设备的密闭化;④加强通风。

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a、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

b、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

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0.03mg/m3,铅尘浓度在0.05mg/m3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a、消除或减少铅毒生源。

b、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

c、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

4)、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0.2mg/m3以下。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a、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

b、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c、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吸收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

5)、预防苯中毒的措施建筑企业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100mg/m3)。

只要应采取以下措施:a、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b、在喷漆上也采用新的工艺。

c、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

d、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e、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f、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g、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

5、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只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锻造的加热炉、气焊和气割等。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为防止弧光勺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