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一、顿号(1)句子内部简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一般用顿号。

但是并列的谓语和补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读起来并不停顿,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①工农业②调查研究③青红皂白(3)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之间不用顿号飞机在6 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

(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上例的“八九公里”和“一二十公里”中间没有停顿,不加顿号。

他早晨五六点钟开始工作,晚上十点结束工作。

(4)表并列关系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可用逗号。

近来我看了很多电视剧,如《国门英雄》《悬崖》《猎鹰1949》等。

二、逗号(1)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停顿较大,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中都充分反映了出来。

②水果摊上有橘子啦,苹果啦,香蕉啦……(并列词语间带有语气助词)(2)反复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水,水,我要喝水。

(3)并列的词语或短语各项长短不一,结构不一;或并列的短语比较长,一般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盘子,都放出晃眼的光。

②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策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第,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4)并列的动词(及短语)作谓语,形容词(及短语)作谓语或补语,需要突出强调几个方面的动作或事物的性质,停顿时间较长,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排场大的带工,不仅可以放债,买田,造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

②我们的党,伟大,光荣,正确。

③这个故事将得真实,动人。

(5)多项并列词语有层次大小之分,大的层次之间用逗号,小的层次之间用顿号;如果中间用“和”、“与”、“及”、“或”、“或者”等连词,要放在大的并列层次之间。

例如:①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②米、麦、棉花和化肥、煤炭,这些都要加紧生产。

③农村中的土豪、劣绅,都市中的军阀、官僚,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三、分号1、并列的分句(1)各分句结构比较一致,只要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几个分句之间就必须用分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没有多少人喜欢。

(2)如果各分句内部未出现逗号,分句之间不能用分号,只能用逗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2、关于复句(1)在总分或分总关系复句中(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冒号常和分号结合使用,总说和分说之间用冒号,分说的几项之间用分号。

例如:①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②她一手提着一个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如果总说和分说之间用句号,分说的几项之间也必须用句号。

例如:③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

这里头有道理可说。

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

……其次,……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

还有,……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脱落。

四、问号、感叹号1、使用问号应注意:(1)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句意并没有发问或要求回答的意思,整个句子不含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而要用句号。

例如:①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②毛主席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

(2)表示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前面的选择分句后面用逗号。

例如:①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3)倒装问句,句号只能用在全句最后,不能用在句中。

例如:①怎么了,你?②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2、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有感叹语气的倒装句,感叹号只能用在全句最后,不能用在句中。

例如:①出来吧,你们!②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五、引号(一)使用引号应注意:(1)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话引用,叫转述。

转述不用引号(有时在说话人后面也不用冒号,而用逗号);有时,冒号后的内容是模拟某人说话,也不用引号。

例如:①毛主席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别人怎么说。

②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么,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

(2)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①(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

肉香,油多。

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二)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1、引文独立而又完整时:(1)引文出处(说话者)在前,引文前面要用冒号,引文最后的标点不变,且要放在后引号内。

例如:①它一下子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引文出处(说话者)在后,引文最后的标点不变,且要放在后引号内;引文出处(说话者)后面用句号。

例如:①“狗是汉奸!”有人这样说。

(3)引文出处(说话者)在中间,前后都有引文。

前半部引文如果不完整,要在后半部引文中接着说,那么在前半部引文后引号前要用逗号(标号不变);前半部引文如果是完整的,后引号前用句号或问号、感叹号(标号不变);引文出处(说话者)与后半部引文之间要用逗号;后半部引文内标点不变。

例如:①“别多嘴,克罗旭。

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绝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②“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

”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要他滚!”有时在一个人的说话中间有别人的插话,那么前一部分引文后引号前也要用逗号。

例如:③“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2、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1)前面不用冒号(如需停顿要用顿号);后引号前不能加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引文结束后如需停顿,点号要加在后引号外。

例如:①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②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③现代作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④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⑤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

⑥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雨出发了。

⑦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2)有时候,引文前虽有引文出处(说话者),并且用了冒号表示提顿,但在正式引文前却加上了非引文内的话,这类引文仍应视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引文结束时点号要放在后引号外。

例如:①毛泽东同志说:主动权“是要有意识地争取的东西,不是现成的东西”。

②《汉书·匈奴传》有如此的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徐光禄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六、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文字。

1、句内括号:只为句中的一部分词语(或短语)作注释。

句内括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前括号与上文之间不能加点号;(2)括号之后如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外;(3)括号内部,后括号前绝不能加点号,其他各处标点正常;(4)括号与引号几书名号套用时,括号内容如属于正文所引用的部分或书名的一部分,括号要放在引号或书名号之内;引文部分或书名部分如属于括号内的注释内容,引号或书名号要放在括号之内;互相独立,则互相分开,各不包含。

例如:①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②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至交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

③最初就叫“卓子”(“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成“桌”。

④如果相对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

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部的有关部分。

2、句外括号:为全句内容作注释。

句外括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文句末的点号要放在正文与前括号之间;括号内部的标点符号一切正常。

如括号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括号前要加点号;(2)括号与后文之间不能加点号。

例如:①但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和结构。

(请不要误会,以为《水浒》的其他方面就没有可供我们学习之处;不过,此篇专谈它的如何创造人物和如何结构全局,所以暂时不谈它的其他方面。

)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七、破折号使用破折号应注意:1、破折号前边的句子如果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破折号前;破折号后面不能加点号。

2、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当解释说明的语言比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读出时,用破折号;反之,用括号。

例如:①“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转移话题)②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插说)八、省略号:使用省略号应注意:(1)省略号前边的句子如果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省略号前面;省略号后面不能加点号。

①《通略志》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

……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②呜——腾腾吐吐,腾腾吐吐……火车进站了。

③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④但忽然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一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九、冒号1.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如:①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