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园林
北京的四合院、徽州民宅、福建土楼、广西 竹楼等,这些都是在风水文化的影响下而发展
起来的村寨和住宅。它们都反映着顺应自然、 为我所用的生态内涵,反映着因地制宜地将建
筑环境、空间、造型上的内与外、虚与实、 动与静等作到对立统一,强调韵律美、和谐美 的形态内涵,反映着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相互 交流感情,使人产生归宿感、聚合感、安全感、 交往亲切感、秩序感和领域感。
理水
我国古代园林理水总的艺术风格是摹拟自然水 景,它受风水关于水的吉凶观念影响最深。风水认为 水有八吉八凶(即八美八丑)。其八美为:一眷,去而回 顾;二恋,深聚留恋;三回,回环曲引;四环,绕抱有情;五 交,两水交会;六锁,湾曲紧密;七织,之玄如织;八结,众 水会潴。八丑为:一穿,穿胸破膛;二割,割脉割脚;三牵, 天心直出,牵动土牛;四射,小水直来,开如箭射;五反, 形如反弓;六直,来去无情;七斜,斜飞而去;八冲,大水 冲来。我国古代园林理水主张采取“绕”、“掩”、
掇山
掇山又称叠山,指人工堆造假山,它是我国古代 园林艺术的精华之一。《园冶》卷三“掇山” 云:“假如一块中竖而为主石,两条傍插而呼劈蜂,独 立端严,次相辅弼,势如排列,状若趋承”;不难看出,这 里的主石与两旁劈峰之关系不但借鉴了风水中主山 与其左右砂山的主从关系处理法,而且还直接借用了 风水用词“辅弼”、“趋承”。一般而言,风水主山 两旁必有左右砂山(亦称侍砂、卫砂,或龙砂、虎砂 及左辅、右弼),这种关系,从审美角度看,主次分明, 和谐统一,无疑是值得掇山所效仿的。
笔者在主持该项目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即充分考虑了
风水因素,使之在居住环境的营造和开发商经营操作上都充
分贯彻风水原理。
举例如入口广场。
“边城水恋”入口广场以音乐喷泉水景为主要特色,传
统风水思想中,有“聚水为财”之说。
广场西侧为主入口大门,东侧为售楼部,售楼部为弧面,
围合成以水景为主题的扇形广场。
大门的创意源自湘西山区的山民用剖开的竹筒作槽从山
山水与风水
风水理论主要内容
风水又称堪舆。风与水是自然界万物的二个代 表,堪代表高处,舆代表低处,表明地势的变化与自 然环境。风水用抽象的气来解释自然环境,认为按 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即按自然的秩序,采取自 然的行动,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在地理学中,这 阴阳二气交流而生出各种变化。概括而言,风水通 过对气的控制、迎合、引导使人类与之产生和谐, 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 后世的昌盛。
“静”诸手法,即是曾不同程度地受过风水观念的 影响。
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来自系, 它对于古代园林的渗透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造园巨著《园冶》即 大量借用了“相地”、“卜筑”、“八宅”、
“宅相”、“择居”、“青霞”、“紫气”、
“辅弼”、“趋承”、“曲折有情”等一大 批风水用词,从而使我国古代园林留下了解不 开、抹不尽的风水情结。
中汲取泉水的生活方式,唤起对原始、古朴的乡野生活的温
馨回忆。大门古朴、粗旷、雄伟,上部是玻璃底面的水槽,
人从下面可仰视槽中的水流,夜晚配以灯光,晶莹剔透、流
光溢彩,美不胜收。
水自大门东侧的出口流出,倾泻而下,流入湖面的一个圆形 仿古石缸中,溢出至湖面。
售楼部广场采用大小结合、点线交错的音乐喷泉,圆形
成都“边城水恋”项目自开盘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园林景观环 境类各项大奖,项目自推出之后销售火爆,开盘当年一跃成 为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知名品牌楼盘,一百四十亩占地,近十 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部售罄,创下成都 房地产市场奇迹,项目开发商天祥公司也因此一举成为成都 知名品牌房地产公司,驶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风水还是我国传统的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 计的理论,是东方传统的环境科学。负阴抱阳、 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
它的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地貌、
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 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 和选择,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措 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 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我国古代园林“以创作山水、自然为生 活境域的山水园而著称于世”,而我国古代 风水亦以审辩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 水术”而流传至今。作为我国古代山水文化 体系的两个重要成份,我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 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园林“相地”
成书于明末的造园名著《园冶》一书把“相地” 置于卷一。相地原为风水术的别称,原意为观察山水 形势、选择最佳地点。由古代园林借用“相地”、 “卜筑”等风水用词这一客观事实,足可说明我国古 代园林与风水之渊源关系。我国古代园林不仅介用 了风水的“相地”别称,而且也借用或借鉴了风水的 相地经验;并且,它们相地的主要目标也基本一样,均 是寻求“风景吉秀之地”,“慕山水之胜而卜居 焉”(《尚书方氏族谱》)。
斗拱门柱:用中国古建筑最基本的构件单元 “斗拱”造型,设计成门柱,两边上面各置 金、银球,以喻日、月共辉,亦组成“齐明” 中明=日+月
风车:夸张中国民间风车造型,用木本色制成, 其方向朝内,以喻“藏风聚气”,利于生态 的最佳风水格局。
绿化:为突出“穴”的典型风水模式,故大面 积种花,点缀低矮的灌木洒金榕、紫鸭草、 白草,其种植方式成旋涡式波浪形。喻意风 车之“风”至使而成,以形达神。以上两者 结合构成“一帆风顺”景区
湖面环绕售楼部,人流穿过湖面的玻璃水晶桥进入售楼大厅,
水自玻璃墙下流入室内,以玻璃砖的水槽和小溪的形式在座
椅间穿行,在售楼部后面形成跌水,汇入居住组团湖面。
售楼部座北朝南,面向开阔的入口广场和人流方向,有
风水理论认为“两山环抱,一水中分”为村落 的上佳选址。细观这种地方,大多环境宜人、 风调雨顺,予人以足够的安全感,临近的大片耕 地、山林,可供开展自给自足的生产。同时蜿 蜒的水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这些条件都易于 形成聚落,完全满足了人类文化的需要,也符合 人类喜群居的生物特性。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