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科植物各论

兰科植物各论

、 瘤 瓣 兰 属 、 万 带 兰 属 、 蕾 丽 兰 属 ( Laelia)、 指 甲 兰 属 (Aerides)、树兰属(Epidendrum)及兰属的虎头兰类等。地生兰 包 括 兜 兰 属 、 虾 脊 兰 属 、 白 芨 属 ( Bletilla)、 米 而 顿 兰 (Miltonia)属、鹤顶兰属(Phains)等。
三、兰花的分布
兰花分布广泛,从72°N -52°S均有分布,80%-90%种类分布在以赤道为中 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以内,尤以亚洲热带和亚热带 、美洲热带地区为主,降水在1500—2500毫米左右。中国兰主产于亚洲尤其在中 国的亚热带地区,其分布纬度略向北1—2度。 主要分布区有:
四、兰花的分类
(一)按生态习性分类
1、附生兰类:主要产于热带,它们多生长于树干上(或岩石 、悬崖上),以粗壮根系附着在树干、岩石等表面,根系裸露 于空气中,不从树干、岩石上吸取养分,而自雨水、露水、雾 水中吸取水份、无机盐,也从落叶、脱落树皮、昆虫等动物残
体中吸取养分。常见有卡特兰属(Cattleya)、蝴蝶兰属 (Phaiaenopsis)、万带兰属(Vandacidum)等属的种类。
3、根通常下垂,但有些种类如西藏虎头兰的根向上生长成篮状或鸟 巢状,上面积存落叶供给养分。
4、根组织内或根际周围,生有根菌(也称兰菌,为真菌类,可固定 空气中的氮),菌丝体侵入根内后被分解、吸收,以供给养分和水分。尤其 对无胚乳且胚发育不完全的兰种子而言,尤需根菌的侵入。
(五)果实:
果为蒴果,含几个或多数种子,种子细小,近无胚乳,胚分化不完全。
1、直立茎:为单轴类。茎直立或倾斜向上,叶片长在茎两侧,随着新叶生长 , 老叶脱落。常见有兜兰、蝴蝶兰、指甲兰、万带兰、凤兰、火焰兰等。
2、根状茎:为合轴类。根状茎节上长根。并长出新芽(经1个生长季后成 假磷茎,上长叶片)。
3、假磷茎:为变态茎,顶端或各个节上长有叶片,叶是花芽着生部位。常 见种类如卡特兰、虎头兰、石斛兰等。假磷茎的形状个异,有棒状、卵圆形、细 长条形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达数米,是水和养分的重要储藏器官。
二、兰花的形态特征
(一)花:
兰科植物为虫媒花,是进化的最高级阶段的有花植物,花都有7个主要 部分组成:萼片3枚,花瓣3枚,蕊柱1枚。其中萼片瓣化呈花瓣状 (兜兰属 的两片侧萼片结合成一个部分,称为腹萼),花瓣的最下一枚称为唇瓣,其 形状、色彩多变,是观赏的焦点,有些种唇瓣呈筒状,如卡特兰、蕾丽兰; 有些呈扩展的片状,并有复杂的突起或疣状物,如金蝶兰;有的呈口袋状, 如兜兰、杓兰等。蕊柱有雌雄两部分器官,雌性部分是蕊柱上部一个有粘性 的凹陷部位(有时突起),称柱头区。在蕊柱顶端或近顶端有1个生有花粉 块的雄蕊,花粉块的数目因属而异,常为2、4、6或8个,这些属统称为单蕊 亚科,而有4个较原始的属如兜兰属、杓兰属有2个雄蕊,生在蕊柱的两侧, 称为双蕊亚科。
1、亚洲的热带、亚热带:主要有蝴蝶兰属(Phaiaenopsis)、万带兰属 (Vanda)、石斛兰属(Dendrobium) 、兜兰属(Paphiopedilum)、白芨属( Bletilla)、虾脊兰属(Calanthe)等。
2、美洲热带:主要分布于从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主要种类有卡特兰属
兰科花卉
一、 概述
兰科(Orchidaceae)为单子叶植物,均为 多年生草本,地生、附生或腐生。该科是有 花植 物中最大的科之一,约有800个属,3~3.5万个原 生种,人工杂种约有4万种以上,且以每年1000种 以上速度增加(卢思聪、中国兰与洋兰)。也有 称为1000余属,2万余种,其中供观赏的种有2000 余个(吴应祥)。其中我国有166属,1019种,其 中兰属50余种,我国有31种(也有说兰属有50— 70余种,我国云南有33个种或变种)。
(二)按消费习惯分类
1、中国兰: 指兰属(Cymbidium)中一部分地生种,如春兰、蕙
兰、建兰 、墨兰、寒兰等。花小且不鲜艳,但甚芳香,叶态优 美。 中国兰较多花形、花色、叶色变异的品种。
2、洋兰:洋兰是相对于中国兰而言的,涉及的种类广泛,早期 主要指原产热带、花大而色艳的附生兰类,如卡特兰。故常把洋 兰和附生兰、热带兰等同起来。但随着地生兰日益受到重视,栽 培增多,部分地生兰种类也步入洋兰的行列。因此,可把洋兰分 成附生和地生两类。附生兰包括卡特兰属、石斛兰属、蝴蝶兰属
(Cattleya)、瘤瓣兰属(Oncidum)、蕾丽兰属(Laelia)、指甲兰属(Aerides) 、树兰属(Epidendrum)、米而顿兰(Miltonia)属、鹤顶兰属(Phains)、细瓣 兰属(Masdevallia)等属。
3、非洲的热带:在多水的海岸或森林山区,主要有船形兰属(Aerangis )、凤 兰属、豹斑兰属(Ansellia)、拟蕙兰属(Cymbidiellia)等。

(四)根
多呈圆柱状或线形,分枝或不分枝,肉质肥大。大多数地生兰具根毛, 附生兰则大多无根毛。附生兰的气生根由中心的维管束和周围的疏松的海绵 组织(称根被)构成。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根表面受光后成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
2、根干燥时细胞中充满空气,可防止水分散失,雨水多时可极快吸 收水分成半透明状。
中国兰对花器官有特定的称呼,如:中萼片——主办;侧萼片——副片; 花瓣——捧心;唇瓣——舌;蕊柱——鼻头;鞘——壳(包衣);苞片——铎(小 包衣);花茎——箭
(二)叶 1、棍棒状:如棒叶万带兰 2、线形:如兰属植物 3、长卵形:叶多肥厚、革质,多较喜光耐旱,如卡特兰、蝴蝶兰等 。 4、宽卵形:多薄软、宽大,较耐阴,如白芨、鹤顶兰、独蒜兰等。 (三)茎
2、地生兰类:在寒带、温带、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根系生长在杂有落叶、腐殖质的土埌中,从土埌中吸取水和养
分。根系上具丝状根毛。主要有兰属(Cymbidium),包括春兰 、蕙兰、墨兰、建兰、寒兰等种类及兜兰属(Paphiopedilum)、 虾脊兰属(Calanthe)等。
3、腐生兰类:通常生存于腐烂的植物体上。仅有少数属和种 ,如天麻,长年生于地下,仅开花时从地下抽出花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