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1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三要素:1. 网络服务2. 传输媒介3. 通信协议分布式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分布在网络中的多台或所有计算机中资源控制策略:网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但对资源的共享并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共享,任何一个网络都要对自己的提供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及可靠性,并限制用户的资源的访问。
WAN:一个非常大的网。
不但可以将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起来,也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
LAN:一般指规模相对较小的网络,在地理上局限于较小的范围,通信线路不长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B/S:在C/S模型之后发展起来的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型客户机/网络模型:用户登录或访问到的不是某个服务器,而是某个网络!用户与某个服务或一组服务连接,其服务并不属于某个服务器,而是属于整个网络。
二、填空题1.无论是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研制,都是围绕着网络共享能力的开发。
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网络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在每个数据分组中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指明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另一个是对数据进行验证的差错控制信息。
3.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将通过的不仅是多个通信结点,通过还可能是多种和多个网络。
4.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是:集中式网络服务方式和分布式网络服务。
5.集中式网络服务的劣势之一是由于集中式服务汇集于一点,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灾难性地数据丢失或降低可用性;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优势之一是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当一处存储设备的出现故障时,只影响该存储系统的文件服务器上的其他存储设备或其他服务器中的数据将不会受到破坏,并能保证网络正常工作并提供服务。
6.任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将提供或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它们是:文件服务打印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
7.应用服务不同于文件服务,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应用服务不仅允许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同时还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处理能力(共享CPU)。
8.通信子网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控制,具体地实现把信息从一台主机传到另一台主机9. 在网络协议的层次化结构中,相邻层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指_低一层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变不影响高层功能的执行。
三、简答题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
1. 资源共享2. 寻址与差错控制3. 路由选择4. 会话建立与管理5. 数据通信与异构多重网络之间的通信6. 高带宽与多点共享7. 消除系统之间的差别与加密8. 负载平衡与拥塞控制2.简述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与计算机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
网络体系结构都是对计算机网络的抽象说明的概念性框架。
而网络的实现,则是具体地配置为完成特定的网络服务所需要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方法。
可见,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
然而,任何实现都应该与体系结构一致3.简要分析网络协议为什么要采用分层原理架构?一般情况下,在同类计算机之间实现通信相对比较容易,而不同类型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不同结构的网络之间的通信将会困难得多,要使两个实体间进行通信,首先要求两个实体必须能够相互理解,共同遵守相应的接收和发送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集合被称为协议。
为了简化问题、减少协议设计的复杂性,大多数网络协议都是按照层次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并架构的。
4.试讨论集中式网络服务与分布式网络服务谁更具有优势?各有优势。
集中式网络服务可使用特定设备快速存储、恢复和备份数据,数据采集和维护由用户分担,减少了网络管理费用与数据维护难度;但一旦服务器故障,则整个网络瘫痪,且大量数据集中于服务器中,使系统恢复数据所用时间过长,影响网络性能。
分布式网络由于服务降低了系统的风险,对安全可靠性降低,网络检索速度也更快;但文件的分散保存,需要更复杂的文件管理技术,且性能较低的服务器会是用户的访问文件速度较慢,可靠性较差,若要既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又能保证高速访问数据,则将必须有比集中式更多的高性能设备数据采集和维护设备,也就意味着需要比集中式更大资金的投入。
5.试分析决定计算机网络服务方式的主要因素。
资源控制策略。
用于保证资源共享时资源的安全及可靠性,并限制用户的资源访问服务器专用性。
把一个网络服务的任务分配给经过优化适合这项任务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决定一个计算机网络将采用的服务方式6.试分析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型与客户机/网络计算模型的主要差异。
在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型的环境中,多台PC与计算机物理地和逻辑地都连到某个服务器上;在客户机/网络计算模型中,用户登录或访问到的不是某个服务器,而是某个网络!用户与某个服务或一组服务连接,其服务并不属于某个服务器,而是属于整个网络。
Chap2一、名词解释逻辑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中数据流的结构。
FDM:频分多路复用TDM:时分多路复用异步位系统:异步位系统使用间歇信号来传送每一个位帧同步传输系统:同步系统要求通讯设备必须提供一个传输时钟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物理设备地址,一般由12位十六进制数组成分组交换: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最多的一种数据交换技术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传输经过建立连接、使用连接和释放连接三个过程的服务。
虚电路:发送数据的方与接收数据收方之间的逻辑连接二、填空题1.星形拓扑结构的优势是配置方便,排故容易和媒介故障影响小。
2.在逻辑总线型拓扑结构中,数据流以广播方式传输,所有设备均可以接收到在网络传输的每一个信号。
3.时分多路复用系统将媒介的整个带宽视为单一信道,而把通信的时间划分成许多个时间槽。
4.根据时序“AAABCBBCC”,判断该通信系统为统计时分多路复用系统。
5.以太网IEEE802.3X标准应用的媒介访问方式是协议争用方式。
6. 当无数据传送时,在传输媒介信道上就无信号或信号的状态变化。
当有数据传送时,接收设备用一个内部硬件时钟来确定应该何时测量信号。
这是异步_位同步系统。
7. 过量取样是同步位系统较多采用的一种计时方式。
过量取样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不用增加任何附加传送,就解决了时钟的同步问题。
8. 异步传输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仍会发生错误。
为此,广泛使用一种检测异步传输错误的方法是_奇偶校验法。
9. 帧异步传输系统一样,帧同步传输也要进行错误检测。
常用的方法是_循环冗余检测_。
10. 网络层寻址为网络服务请求者与提供者提供一种方法,以区别不同网络中的设备。
该寻址称为_逻辑网络地址。
11. 网关服务不仅可以在网络层实现,它还可以在OSI模型的任一层中实现。
网关的作用是将一组规则翻译成另一组规则_12. 路由寻找是在路由器之间进行的一个网络技术过程。
在实际的网络协议中,常用的两个路由寻找协议,它们分别是_距离矢量法和__链路状态法_。
13. OSI应用层定义了网络服务器的两种服务通告方式分别是主动服务通告和被动服务通告。
三、简答题1.试比较总线型拓扑结构与星形拓扑结构的优势与劣势,说明为什么现代计算机网络均采用星形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具有安装容易,比星形拓扑结构使用的电缆少;但是排除故障困难而且媒介一旦出现故障网络随即瘫痪,而星型拓扑结构具有配置方便、排故容易和媒介故障影响小等优点。
虽然,星型拓扑结构使用的电缆稍多一些,但电缆的费用在网络的整个建设中的比重微不足道,所以现代计算机网络均采用星形结构。
2.什么是物理设备地址(MAC地址)、逻辑网络地址和网络服务地址。
网络设备的物理设备地址称为MAC地址逻辑网络地址精确的确定网络设备的位置服务地址是一种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体的地址3.简要分析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中的特点。
电路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中操作,一个端到端的完整路径,在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存在。
报文交换要求计算机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暂时存放接收到的短文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时一条通过互联网络的逻辑路径4.试说明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带确认的无连接服务的方法和特点。
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不带有数据传输正确性的确认机制,在传输过程中发送方和接收方没有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顺序控制面向连接的服务通过确认,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顺序控制的方法,是发送和接收双方确认数据是否成功传输。
带确认的无连接服务使用确认机制,在发送和接收方之间提供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5.简述计算机网络连接服务中是如何进行差错控制的。
当接收方发送出数据帧后没有收到确认包,对于无确认无连接服务,发送方不会理会,会继续发送后面的数据帧,对于另外两种服务,发送方若没有收到确认包,将重新发送未被接收方确认定的数据包。
数据帧被接收方接收,但是当接收方对于校验出现差错的,接收数据的一个都将请求发送方重新发送有问题的数据帧。
6.简述两种路由寻找方法在技术上差异及应用特点。
路由寻找就是维护记录着所有网络地址等信息的路由表的处理过程,是实现路由选择的基础为了能够为分组或报文选择一个正确的最佳的传输路径,就必须首先知道所有网络的地址以及相互连接的状态。
Chap3一、名词解释UTP :非屏蔽双绞线无金属屏蔽材料,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组网灵活STP:屏蔽双绞线外面由一层金属材料包裹,以减小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SNR: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即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单模光纤:只能在指定波长下传插一种模式的光纤多模光纤: 能传插多种模式的光纤二、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媒介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5个因素分别是价格、安装、容量、衰减、抗电磁干扰能力。
2.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双绞线有两种类型:UTP和STP 。
3.综合布线系统的3类UTP适合于大部分10Mbps低速计算机网络,而5类UTP 和超5类UTP则用于100mbit/s 较高速的计算机网络,正在推广使用6类UTP和7类UTP,以支持1000mbit/s和万兆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
4. 从光学特性上划分,光纤有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之分。
在光纤中传输的光波长一般有两个波长,它们分别是850 nm和1300 nm。
5.多膜光纤具有比单膜光纤更小的传输容量,具有比单膜光纤更短的传输距离,具有比单膜光纤更低的生产成本。
6. 无论是玻璃光导纤维还是塑料光导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折射率,因而都用折射率稍低材料做成的包层将光纤围裹起来,与外界隔离,以防止光纤之间的相互干扰。
7. 一般光纤系统可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光源,分别是:发光二极管LED 和注入型微光二极管LED 。
8. 目前用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传输媒介主要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微波。
无线传输媒介相对于有线传输媒介具有的优势是数据传输率较低,远距离传输成本较低,劣势是安全性低,可使用频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