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心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满江红》)(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出仕为官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王维的《终南别业》默写完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二、字词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但,我是这般的niǔní(__________)不安!因为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2)多少个àikǒu(__________)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3)高高低低的房屋líncìzhìbǐ(__________________)。
(4)转眼又因忧郁而ànránshīsè(_______________),罩上阴云。
三、选择题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亮不但会弹琴,而且李强也会弹琴。
B.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好活动的做法。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陨(shǔn)落狼藉.(jí)懵(měng)懂喋.(dié)喋不休B.鄙(bǐ)视簌(sù)簌擦拭.(shì)热泪盈.(yíng)眶C.轻蔑.(miè)奔丧(sàng)颓(tuí)唐孤苦伶仃..(língdīng)D.出没.(mò)蹒跚.(shān)讪.(xiàn)笑令人心颤.(chàn)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们忍受不公的法律──让她们只能成为男人财产的法律──太久了。
B.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C.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
D.“不用了,让她去吧,”老法官回答道:“我害怕她是对的,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
”四、语言表达6.删减下列花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上句或下句成为一幅对联。
⑴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⑵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延绵不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一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7.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2)便要.还家(___________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交通指小路..鲜艳美丽B.阡陌C.率妻子..邑人妻子和儿女D.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1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12.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樵夫毁山神康熙十五年,余姚(古地名)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
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
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日:“然。
”因告以夜所闻见,戎勿往。
邓日:“吾有母,仰食于樵。
一日不樵,母且饥。
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
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
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
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
客逆劳之。
樵日:“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
”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日:“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1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⑴ 果见一樵夫过之(______)⑵ 既至,大诟死虎斥神(____________)14.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
15.结合文段内容.说说樵夫的性格特点。
六、现代文阅读一双皮鞋的秘密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
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
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
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
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
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
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
爸爸就不问了。
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
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
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
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
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
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
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
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
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
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
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
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
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
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
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
爸爸说,不近。
我说,咱歇一会儿吧。
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
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
我说,那咱赶路吧。
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
我咬了咬牙说,行。
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
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
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
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
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
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
我不信。
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
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
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
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
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
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
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
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
至今我都没有给爸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
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
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
那双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一天,我陪爸妈吃饭。
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革的。
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
妈妈说,可你没说啊。
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
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
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
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
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
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
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
(佚名文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6.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每处不超过4个字)想要皮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阅读全文,说说一双皮鞋的“秘密”究竟有哪些。
18.知道爸爸买回来的是假皮鞋,为什么后来“我”说“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三段,先后出现“我没有说话”“我听了没有说话”“我还是不说话”“我不说话”,表现了“我”非常想买鞋但面对贫困家境时内心的自责和悔恨。
B.第六段中的环境描写,凸显了夜晚的漆黑、寒冷,烘托了“我”迫切希望得到皮鞋的心情,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C.“我说,我得省着穿。
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
”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懂得体谅家庭的困难,知道了俭省。
D.爸爸喊上“我”一起去卖葱,根本的原因是,一千多斤的葱、七十里的路,他一个人拉不到。
解密嫦娥三号月球车“玉兔”①11月30日的西昌街头,“嫦娥三号月球车”模型摆进了商店的橱窗,一只只精灵古怪的“玉兔”向过往的行人们“颔首”致意,引得不少人前来围观。
专家们对这只“兔子”进行详细阐述,人们了解到它竟然是个“高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