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届九年级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6届九年级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时,先检验纯度,后点火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氢气,然后熄灭酒精灯C.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气管移出水面D.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防止液体溅出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铁锈B.赤铁矿C.氧化钙D.石灰石3.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SO4+CuO═CuSO4+H2OB.H2+CuO Cu+H2OC.Fe2O3+3CO 2Fe+3CO2D.C+CO22CO4.在烤肉中含有某种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20H12,有关该物质的正确说法是()A.该物质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0:1B.该物质共有34个原子C.100克该物质含氢5克D.它是由氧气氧化生成的一种氧化物5.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B.溶液中不一定有CuSO4C.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u D.固体物质中一定没有Fe6.今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南昌市有关部门呼吁南昌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8.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C.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D.宫阙万间都作了土!9.七星岩的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取一块岩石样品测其含碳酸钙75%,则该岩石样品含钙(设其它成份不含钙)的质量分数为()A.25% B.30% C.40% D.75%10.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是()A.电解水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煅烧石灰石D.加热碳酸11.实验室用试管收集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A.B.C.D.12.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C.闻气味D.看颜色1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14.下列化学符号,错误的是()A.镁离子:Mg2+B.两个氮原子:2N2C.五氧化二磷:P2O5D.氯化钾:KCl15.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钢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桶可以用来盛装硫酸铜溶液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二、填空题:16.下列物质:(1)红磷,(2)蒸馏水,(3)空气,(4)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剩余物,(5)铁粉,(6)硫酸铜,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化合物的是,单质的是,氧化物的是.(以上均选填编号)17.在O2、H2、CO、CO2四种气体中:(l)具有毒性的可燃性气体是(2)能灭火的气体为;(3)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有(4)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5)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18.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2个硫酸根离子,2个二氧化碳分子.19.据2002年《化学世界》期刊介绍,最近我国著名的化学家许辉碧根据众多事实提出硒元素(符号是Se)与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硒的一种化合物K2SeO4中硒的化合价为价.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K2SeO4的名称是..20.“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且有刺激性气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H3COOH),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与探究题:21.色氧化剂”双氧水(H2O2),学名过氧化氢,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溶于水)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现在实验室常用此法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欲分离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3)实验室用此法代替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请你简述其优点:①;②.22.下面是三套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反应条件也相似,均需在条件下进行.实验现象也有共同之处,即:.(2)甲试管口部向下倾斜,其原因是.乙、丙均需将导管尾部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目的是证明有生成.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在装置乙中a处应连接或装置.(3)从操作步骤看,甲、乙实验都有下列操作:a.通气体,b.停止通气体,c.点燃酒精灯,d.撤去酒精灯.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都是(填序号).(4)顺序写出还原氧化铜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乙:,丙:.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写编号)四、计算题:23.把含有10g 氧化钙的生石灰加入足量的水中,使之转化为氢氧化钙.另取一定量碳酸钠用水溶解,把两份溶液混合搅拌、静置、过滤,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理论上分析,取用的碳酸钠至少要多少克才能使所取用的生石灰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24.将16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后,得到的气体全部变为CO2,且气体的质量增加到24克,则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多少克?(提示:用差量法解)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时,先检验纯度,后点火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氢气,然后熄灭酒精灯C.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气管移出水面D.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防止液体溅出【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液体药品的取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分析】根据已有的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点燃氢气时,先检验纯度,后点火,正确;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停止通入氢气,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错误;C、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错误;D、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滴管,错误;故选A.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铁锈B.赤铁矿C.氧化钙D.石灰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氧化钙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C.3.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SO4+CuO═CuSO4+H2OB.H2+CuO Cu+H2OC.Fe2O3+3CO 2Fe+3CO2D.C+CO22CO【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H2SO4+CuO═CuSO4+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H2+CuO 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C、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C+CO22C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4.在烤肉中含有某种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20H12,有关该物质的正确说法是()A.该物质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0:1B.该物质共有34个原子C.100克该物质含氢5克D.它是由氧气氧化生成的一种氧化物【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A、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量和的比.B、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式反映了分子的原子构成.C、利用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质量分数的乘积解决.D、不含氧元素因此不会是氧化物.【解答】解:A、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量和的比.该物质碳氢元素质量比=(12×20):12=20:1,故此选项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式反映了分子的原子构成,故此选项错误.C、利用物质的质量与该元素质量分数的乘积解决,含氢量=100克×=克,故此选项错误.D、不含氧元素因此不会是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5.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B.溶液中不一定有CuSO4C.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u D.固体物质中一定没有Fe【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生成的铜不与硫酸反应.【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故A正确,B、铁的量不确定,如果铁不足,没有与硫酸铜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未反应的硫酸铜;如果铁是过量的,与硫酸铜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故B正确;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铜不与硫酸反应,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故C错误;D、若铁过量,与硫酸铜和硫酸反应后还有剩余,固体物质中有铁存在,故D错误.故选AB.6.今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南昌市有关部门呼吁南昌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的做法与日常生活节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保护水资源的做法与日常生活节水的方法,可知: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都是浪费水的现象,做法不对;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这是一水多用,节水的好方法,故选D.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可以根据制取金刚石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氯化钠,属于置换反应.故选A.8.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C.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D.宫阙万间都作了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含义是原野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野草秋枯春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含义是将军也好,是宰相也罢,不论去什么地方,但死后都是一堆尘土;其中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的过程中发生了木材等的腐烂,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9.七星岩的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取一块岩石样品测其含碳酸钙75%,则该岩石样品含钙(设其它成份不含钙)的质量分数为()A.25% B.30% C.40% D.75%【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分析】先求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含钙(设其它成份不含钙)的质量分数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0%,样品含钙(设其它成份不含钙)的质量分数=40%×75%=30%.故选:B.10.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是()A.电解水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煅烧石灰石D.加热碳酸【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但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均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但生成物中氧气是单质,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且氧化钙、二氧化碳均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且水、二氧化碳均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CD.11.实验室用试管收集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分析】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所以根据它的性质来选用收集装置.【解答】解:A、装置A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采用该方法收集.故本选项正确;B、装置B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但是装置中导管未伸入试管底部,试管内的空气不能全部排出而与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不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故本选项错误;C、装置C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可以采用该方法收集.故本选项错误;D、装置D是排水法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不可以采用该方法收集.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12.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C.闻气味D.看颜色【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即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C、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此方案不能鉴别三种气体;D、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无法完成鉴别.故选A1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微粒都很小,在不断运动,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间隔;理解分子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解答】解:A、分子、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正确;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不正确;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C.14.下列化学符号,错误的是()A.镁离子:Mg2+B.两个氮原子:2N2C.五氧化二磷:P2O5D.氯化钾:KCl【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D、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书写正确.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选项书写错误.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书写正确.D、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KCl,故选项书写正确.故选B.15.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钢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桶可以用来盛装硫酸铜溶液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析】A、根据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见的铁合金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地壳中含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铁桶不能用来盛装硫酸铜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的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C、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6.下列物质:(1)红磷,(2)蒸馏水,(3)空气,(4)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剩余物,(5)铁粉,(6)硫酸铜,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3)(4),化合物的是(2)(6),单质的是(1)(5),氧化物的是(2).(以上均选填编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剩余物中至少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填:(3)(4).蒸馏水、硫酸铜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2)(6)(7).红磷、铁粉等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1)(5).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2).17.在O2、H2、CO、CO2四种气体中:(l)具有毒性的可燃性气体是CO(2)能灭火的气体为CO2;(3)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有H2、CO(4)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O2;(5)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O2、CO2.【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l)CO是具有毒性的可燃性气体;(2)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来灭火;(3)H2、CO是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4)O2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5)由于O2、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为:(l)CO;(2)CO2;(3)H2、CO;(4)O2;(5)O2、CO2.18.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2H,2个硫酸根离子2SO42﹣,2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故答案为:2H;2SO42﹣;2CO2.19.据2002年《化学世界》期刊介绍,最近我国著名的化学家许辉碧根据众多事实提出硒元素(符号是Se)与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硒的一种化合物K2SeO4中硒的化合价为+6价.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K2SeO4的名称是硒酸钾..【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K2Se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盐的命名方法是某酸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盐的命名方法是某酸某,则K2SeO4的名称是硒酸钾.故答案为:+6;硒酸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