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技巧》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1、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2、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并提升其英语语言运用意识,为后续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打下必要基础。
3、任务:(1)使学生深入理解翻译并了解国内外翻译研究动态。
(2)使学生掌握基本翻译技巧并能在翻译过程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意识,强调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4、基本要求: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的基本要求:(1)词汇:掌握10000-12000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6000个词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2)语法: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3)阅读能力: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翻译能力:能借词典将文字资料译成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连贯通顺具一定修辞手段的规范语句,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词。
二、教学安排《英汉翻译技巧》课程涉及到双语的各项能力,因此技能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检查学生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各个教学阶段结束时安排测验和考试。
测验着眼于考核学生的应用和技能的发挥。
平时安排阶段测验,期末安排考试。
课程学时安排:每周4学时。
学期总学时17 x 2= 34;周学时 2 x 2 = 4。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练习、小组作业、讨论发言,翻译实践);期末考试占70% 。
教学内容讲授学时第一章翻译标准 1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2第三章直译与意译 1第四章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2第五章汉翻译中词类的转换 2第六章英汉翻译中增补、省略与重复技巧 4第七章拆译与缩译 2第八章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2第九章英汉翻译中的时态处理技巧 2第十章英语被动句的翻译 2第十一章英语否定句的翻译 2第十二章英语名词性从句与状语从句的翻译 3第十三章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 3第十四章英语长句的翻译 2第十五章英语习语的翻译 3第十六章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技巧 1合计34三、讲授大纲第一章翻译标准(1学时)基本要求:基本了解翻译的定义,明确翻译的重要作用、原则及标准,主要内容:翻译的性质和范围、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重点:翻译的定义、性质和标准。
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奈达的“等效论”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艺术性。
第二章汉英语言比较(2学时)基本要求: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掌握想相应的翻译策略。
主要内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子结构上的异同。
重点:词汇的表达能力;句子结构对比。
难点:英汉句子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三章直译与意译(1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直译与意译的方法。
主要内容:直译与意译。
难点:直译、意译及其易混淆的概念。
第四章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英汉字词层次的五种对应情况;探讨判断英语词语准确含义的四种方法;熟悉英语词语翻译的八种常用技巧。
主要内容:原文词义的辨析和异语用词的精选;相关的习题练习。
重点:英汉字词层次的五种对应情况;探讨判断英语词语准确含义的四种方法。
难点:英语词语翻译的八种常用技巧:推演法、移植法、引申法、替代法、释义法、合并法、图形法、音译法。
第五章汉翻译中词类的转换(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运用方面的异同,掌握将英语的各种词类转译成汉语的方法。
主要内容:在英汉翻译中各种词类相互转译的不同方法及相关翻译实践。
重点:词类转换的各种方法:推演法、移植法、引申法、替代法、释义法、合并法、图形法、音译法。
难点:英语介词和汉语动词的转译。
第六章英汉翻译中增补、省略与重复技巧(4学时)基本要求:弄清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了解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增词法的重要性。
了解着重掌握省略法及重复法在英译汉运用。
主要内容:掌握英译汉增词法常用于译出原文省略的词语,增添必要的连接词、量词或复数概念;汉译英增词常用于代词、冠词、连接词语及介词的增添。
省略法及重复法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重点:英译汉增词法和汉译英增词法。
代词的省略、冠词的省略、介词的省略、连词的省略、动词的省略、It词的省略。
难点:连接词、量词或复数概念、代词、冠词、连接词语及介词的增添。
英语句子中的某些代词、连词、冠词和前置词的省略。
第七章拆译与缩译(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单词词义、单词搭配、单词灵活对等以及短语的分译。
主要内容:词语的拆译,短语、从句的拆分,整句的拆译。
压缩短语,并列句、复合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压缩为简单句。
第八章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英语视角转换的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了解汉英翻译中视觉转换的一般翻译方法。
主要内容:主体、空间视角、时间视角、正反视角的转移以及综合示例分析。
第九章英汉翻译中的时态处理技巧(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英汉翻译中的时态处理的原则与方法主要内容:处理英语中的16种时态,主要策略为增译法,有时也可忽略英语时态。
第十章英语被动句的翻译(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了解汉英翻译中被动语态的一般翻译方法。
主要内容:被动语态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常用英语被动句型的汉译。
被动语态的表达句式。
重点:被动语态转为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转为无主语句、被动语态保持不变、被动语态用其他结构代替。
难点:被动语态转为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转为无主语句、被动语态保持不变、被动语态用其他结构代替等方法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第十一章英语否定句的翻译(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英语否定句的分类,掌握英译汉中肯定、否定结构的处理方法方法。
主要内容:英译汉中肯定、否定结构的处理方法方法。
重点: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正反均可的翻译方法。
难点: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来翻译肯定句和否定句。
第十二章英语名词性从句与状语从句的翻译(2学时)基本要求:理解英语句式与汉语句式的差异,掌握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处理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翻译方法及实践。
重点:处理名词性从句可按英语原文顺序翻译。
It作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可放于句首。
同位语从句也可借助“即”、“以为”或标点来连接。
状语从句一般位于主句之前。
时间状语从句也是可译为条件状语。
第十三章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3学时)基本要求:理解英语句式与汉语句式的差异,掌握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处理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及实践。
重点:处理定语从句时所使用的合译法、分译法、译成状语从句(原因、结果、目的、让步、条件、目的)。
难点:限制性定语从句一般采用前置法、后置法和融合法;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则采用前置法、后置法或将其译成独立句。
第十四章英语长句的翻译(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会分析英汉长句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翻译实践应该如何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理解长句翻译的两个阶段和五个步骤;掌握英文长句的六种翻译方法。
主要内容:英汉长句在语序和表达方法上的差异、长句翻译中的各种技巧、相关练习重点:长句的主要译法:内嵌法、切分法、倒置法、拆分法、插入法、重组法。
难点:长句翻译的综合法。
第十五章英语习语的翻译(3学时)基本要求: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往往也是学习者较难掌握的部分。
本章旨在通过对习语特点的分析和习语翻译技巧的讲授,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鼓励他们日积月累,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提高翻译水平。
主要内容:英汉习语的对比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翻译练习重点: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汉语同意习语套用法、意译法。
难点:习语的意译。
第十六章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技巧(1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所需要的技巧主要内容:直译、意译、译文加注、增补法和套译。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英汉翻译概要》,靳梅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英汉翻译教程》,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英文汉译技巧》,陈廷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英汉翻译手册》,钟述孔,商务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