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第三小学
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取得满意的效果,离不开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教师如何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
一、教师要尊重家长
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师在接待学生家长时要主动、热情、谦和、尊重家长的人格,和家长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

因为,老师的每
一个小小举动,都会在家长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不仅可以缩短两者之间
的距离,而且可以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人格修养,愿意协助教师的工作。

然而在现实中,有的教师在家长面前态度冷淡,常常用学生的表现来对待其家长,更有甚者用对待学生的方式来讽刺和批评家长,使家长极为难
堪,怕与这样的教师交往。

长此以往,不仅没有取信于家长,反而使家长
对教师产生反感。

二、教师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作业的批改、班务的管理上要认真负责,要让家
长通过这些行动看出你的知识水平,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家长充分相
信你,觉得把孩子放在你手里放心,从而支持你。

三、教师要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
家长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

为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
方式和家长保持联系,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地鼓
励,对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指正。

教师给家长汇报情况,不但要摆
现象,还需要找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中,教师的言语要诚恳,
要表达出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喜家长所喜,忧家长所忧的心情。

四、教师要善于宣传学校、班级和自己
教师要利用一切时机向家长宣传学校和班级。

让家长感到教师的勤劳
和精明能干,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好老师,感到把孩子
放到这所学校的这个班级,交给这样一位老师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 作为家长, 也应该拿出与老师沟通的诚意。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属于“抱大的一代”,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精力不够,在教育上总是一味的“迁就”孩子, 认为只要给孩子穿好,吃好就行,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特别是对孩子独立性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

面对老师, 他们可能也认为老师说的不无道理,但就是不愿“委屈”一下自
己的孩子, 对于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总是虚与应付, 完全没有一点诚意, 直到老师对其孩子丧失信心。

另外,家长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
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沟通的障碍, 这也很容易导致老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 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不能顺利进行,这样的沟通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 老师成了训话人,家长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 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

这就难
免陷入沟通的死胡同。

其实, 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 老师与家长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家长也拿出自己的沟通
诚意,这样就容易统一意见,容易对孩子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可避免老师讲一套, 家长做一套,学生在两边应付而无所
适从,或者干脆谁都不理的尴尬。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我相信只要老师和家长携起手来, 共商教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将成为可教之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