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科学上册《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2.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培养学生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
3.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5.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重点
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难点
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1.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小水轮装置。
2.师: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小水轮转起来?
3.师:我们可以借助水流的冲击,使小水车转动起来。水流的能量可以使带有叶片的小水轮转动起来。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4.实验
5.师:在上面的活动中,说明了水流冲击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
1.谈收获
2.师总结:本节课是实验说明了水流冲击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
教具学具
手摇发电机、
教法学法
实践、观察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来自活动二次备课教后反思
一、交流引入
创设情境
二、激发兴趣
引学达标
三、质疑解析
延伸目标
四、智能练习
达成目标
五、精炼回顾
再现目标
师: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水轮转动会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旋转起来就能产生电吗?
一、发电的实验
1.演示:教师利用手摇发电机装置演示发电过程。
各种形式的能量
相互转换
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教具学具
课本图片
教法学法
观察、分析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后反思
一、交流引入
创设情境
二、激发兴趣
引学达标
三、质疑解析
延伸目标
四、智能练习
达成目标
五、精炼回顾
再现目标
1.师: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
2.师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
重点
经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观察、讨论、归纳、判断等研究。
难点
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第一课时
执教时间
总节数
教学内容
让小水轮转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重点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难点
2.师: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可以使小电珠更亮?
3.实验
4.师归纳:发电机轴的转动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灯泡就会越亮。
二、延伸:结合两个活动,尝试描述水电站将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1.谈收获
2.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活动设计成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
1.学生观察。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3.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践,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
学生通过对“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践研究,体会发电机轴的转动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流。发电机轴转动的速度越大,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
学生各抒己见谈这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13.能量的转换
1.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观察。
1.学生观察。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讨论。
3.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4.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各抒己见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执教时间
总节数
教学内容
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课题
13.能量的转换
课型
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3.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培养学生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
4.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5.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6.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