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评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评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评课稿一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评课稿
这次,学校展开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梁婷婷老
师为大家提供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对于梁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的
拼组》一课,我颇有些想法。

1、放手让学生实行操作。

在由平面图形导入新课后,梁老师引导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验到了
学习的成功感。

在课中设计了“拼拼摆摆” 等既富童趣又具挑战性的
数学实践活动,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
动中探索、体验、创造。

在拼摆图形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吸收他人
的智慧结晶,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也大大提升合作
学习的效率。

最后又设计了“将圆剪成正方形”和“让手中的风车转
起来”等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转化,并发
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实践水平。

2、大胆对教材实行重组。

梁老师课前布置学生在家动手制作风车,在课临近结束时又设立了“展示风车”的环节。

这个做法来自于她的
大胆创新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

应该说直接受益的不但是学生还有老师。

把这个环节放到课前和最后,老师和学生都是轻松的。

当看到孩
子们用他们灵巧的小手拿着各色的风车做展示时,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梁老师对教材的重组可谓“英明”。

3、巧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梁教师在第一环节出示汽车平面图,
巧妙引导,唤起兴趣,复习铺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接下来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折一折、拼一拼,通过相互交流、启发,
共同完成图形的认知和拼组活动。

在拼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百花齐放的。

教师在关键处置疑。

如“谁来帮老师家设计地
砖?”“你们真是小小的设计师!”“这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
你想不想帮他一下?”“谁能做得更好?”等富有挑逗的语言濒出,
对学生的常规思维实行冲撞,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这些
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尽可能地让孩
子多尝试、多动手,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

当然,一堂精彩的课也难免存有有待改进之处。

如在“拼拼摆摆”环节中,梁老师如能更放手,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成果,并说说自己
的想法。

这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
其中,把课堂推向高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