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发展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致力宜业宜居共建现代城市2009-08-31 09:25:00 来源: (泉州) 本报讯(记者林绿波)经过半年多精心筹备,28日,泉州召开城市与城镇工作会议,市领导徐钢、李建国、傅圆圆、林荣取、黄少萍、朱淑芳、骆国清、杨益民、魏坚、黄源水、许昆贞、吴共湖等出席会议。
今年2月以来,市委市政府成立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城市与城镇工作展开深入细致调研,起草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和政策文件,推进了相关问题的研究、解决,这为开好会议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全市上下正积极抢抓海西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的新征程。
城市作为发展大工业的支撑,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火车头”,理应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市委书记徐钢指出,建设现代城市,至少要在提升城市集聚功能、改革城市和城镇管理体制及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统筹城乡发展四方面下功夫,努力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力达到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
城市与城镇工作,千头万绪。
徐钢强调,我们要按照省委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要求,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扎实做好城市与城镇工作,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丰富城市发展内涵。
在规划上,要着眼于现代化泉州的更高要求,精心描绘城市发展蓝图,按照“统一步调、统一规划、拼图作业”的要求,抓好总体规划报批、环湾城市规划和市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
在建设上,要突出“一湾一环”重点,大力提升现代城市的层级水平。
坚持交通先行,通过构建“环状+辐射”的交通网络来构筑大城市的框架;培育城市新区,通过加快城市片区、园区建设来增强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快新农村和新市镇建设,积极培育新增长点;拓宽投融资渠道,着力构建城市建设的融资大平台。
在管理上,要牢固树立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以“重心下移”作为城市和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逐步建立起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扎实开展“数字城市”试点工作,加快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内涵上,要进一步增强现代城市意识,大力优化人文环境。
注重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培育市民的文明意识;注重探索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要善于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整合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资产等,更好地推动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改造和复兴。
在目标上,要进一步增强城市对产业的促进作用,致力营造宜业宜居的环境。
建设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以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发展,提升开放的水平,概而言之,就是促进产业、港口、城市更紧密地联动互动。
建设现代城市,从来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城市,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大提升、大跨越,包括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功能的集聚、品位的提升、现代意识的培育等方方面面。
徐钢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协同协作的合力,提升运作水平,长时间持续地推进城市与城镇工作,推动城市发展再上新水平。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西建设的战略高度,把城市与城镇工作摆上十分重要和龙头的位置,做好打持续战、持久战的准备,切实抓好调研成果的深化和转化工作,致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徐钢强调,这次会议,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市城市与城镇工作会议。
“第一次”,不仅仅是一种动员,更体现着我们提升城市与城镇工作水平的决心和态度。
希望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坚持不懈,为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的新征程,为把泉州建设成一座崭新的、宜居的现代城市,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建国总结了近年城市城镇工作情况,并部署了下阶段工作。
他指出,目前,泉州城市城镇发展总体呈现出变化大、任务重、机遇好的特征,基本具备建设创业型宜居城市的基础,加快推进泉州城市城镇发展恰逢其时。
我们要融入海西,牢牢把握加快创业型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机遇,用好上级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城市城镇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进城市城镇工作,李建国要求,要提升品位,全力打造创业型宜居城市,按照“四求作为”的要求,对照宜居标准,针对薄弱环节,完善工作思路,力争至2012年形成大城市框架,至2015年基本确立海西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
一要强化规划引领,规划是城市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建好城市的前提是做好、管好、用好规划。
各级各部门要做深做细各种规划,健全规划实施机制,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二要坚持精品建设,既要大手笔、大气魄谋事,用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思路来谋划城市发展,又要精细做事,用科学的态度、严格的要求、高效的操作来做好城市建设,做到交通先行、组团实施、项目带动、精雕细琢,确保多出精品、少留遗憾。
三要精心管理城市,按照“责权利、人财物”相统一、“费随事转”、“重心下移”的原则,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完善市政设施管理体制,强化城市行政执法,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强化物业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四要拓展城市功能,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城市商务功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生态市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五要优化人文环境,要善于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积极吸收各种优秀文化,做好古城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泉州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市民素质,创造和谐氛围,营造一个开放创新、公平诚信、包容和谐的城市文化环境。
六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
激情决定效率,实干决定成效。
李建国强调,作为泉州新一轮城市跃升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各级各部门必须勇于承担起责任,雷厉风行,狠抓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强化组织领导、要素保障和作风建设,为广大市民和来泉人员营造一个宜业、宜居的城市空间。
以新思路、新举措、新干劲,奋力开创城市建设和城镇发展的新局面,为推进泉州产业、港口、城市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还分组讨论了相关政策文件,并提出不少好的意见、建议。
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作者: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一、经营城市的概念内涵和理论依据现代城市不但要求要建设好、管理好,而且要善于经营。
城市不是单纯的投入对象、建设对象和管理对象,而且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主体。
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
经营城市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传播并受到关注。
什么是经营城市目前有不同的概括和解释。
笔者认为,所谓经营城市,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质。
其中,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山水、空间等;基础设施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电力、道路、桥梁、通信网络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政府资源等。
由以上几类资源派生出来的资源还有信息资源、品牌资源、形象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等,这些都是可供经营的城市资源。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城市经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丰富和扩大,新的资源将不断被开拓和产生,经营城市的内容将越来越广泛。
例如,有的城市原本一些似乎看来不值钱的城市空间,如果用新的思路去装扮它、运作它,就会改变原有的属性。
本溪市东明二路原是一条交通拥塞、嘈杂凌乱的小街,屡清不止,政府用经营城市理念索性把它开发成一条漂亮的商业步行街。
结果开发商抢着来投资,并且要建设文化旅游广场,政府不仅不花钱,而且还获得土地出让金500万元。
谈到经营城市问题,不少人提出,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经营城市的理论依据,根本点在于城市是有价值的实体。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一切构成城市空间和功能的载体,无一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劳动。
因此,城市是有价值的客观存在,是社会漫长发展中积聚的巨大财富,城市也是最大的国有资产。
经营城市,就是要把城市有价资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静止的资产富于活力,通过市场化营运,从而达到资产增值,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较长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建设基本上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并且形成了巨大的国有资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成为城市之间争夺的对象。
城市的土地、公共建设等资源,开始从非经营性资产逐步转化为可经营性资产,市场配置城市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提高。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政企分开,引进竞争,对大部分的城市资源实行市场化经营,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大规模建设阶段,建设资金普遍紧缺。
建设资金的来源既靠城市自身的积累,又靠引资借债。
但是借债总是要还的,城市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负债不能超过GDP增长允许的尺度,关键在于实施“以城养城”,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
要通过对现有城市国有资产资源的重组、拍卖、租赁、转让、抵押、有偿使用、冠名等多种经营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财富的节约与增长,提高城市竞争力,使城市更“值钱”。
二、大胆探索与实践经营城市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
如何经营好城市,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我国城市普遍关注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许多城市在经营城市和城市资源市场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例如,杭州市提出城市资源经营的基本思路是:把城市资源经营作为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现状和特色优势,把握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明确城市资源经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运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经济的思路和手段,通过夯实基础、强化特色、大胆创新、搞好整合,发挥城市资源经营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和基础作用,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使杭州在21世纪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体系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强市名城。
杭州市对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基础性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造了城市发展的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