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级财务会计课件(东北财经大学)
高级财务会计课件(东北财经大学)
B(母公司) (母公司)
C 子公司) C+D(子公司)
D (子公司) 子公司)
C、D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合并 合并,
14
关键词
控制 定义 控制” “控制”关系的认定 投资单位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但不能控 制被投资单位的情形 潜在表决权
合并日与购买日
实际取得控制权之日 “交易日”与“购买日”有何区别? 交易日” 购买日”有何区别?
21
(三)按涉及行业的不同进行分类
横向合并 企业合并
纵向合并
混合合并
22
第二节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概要
一、企业合并会计的主要内容 二、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基本内容 三、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财务影响比较
企业合并会计要解决什么问题? 企业合并会计要解决什么问题? 主要知识点 如何理解和应用权益结合法? 如何理解和应用权益结合法? 如何理解和应用购买法? 如何理解和应用购买法?
5
教学环节
(1)课前准备 )
♣阅读教学计划相关问题; 阅读教学计划相关问题; 阅读教学计划相关问题 ♣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及补充材料; 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及补充材料; 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及补充材料 ♣复习上一次课程讲授内容。 复习上一次课程讲授内容。 复习上一次课程讲授内容
2) (2)课堂授课
♣讲授主要知识点; 讲授主要知识点; 讲授主要知识点 ♣讨论重点、难点问题; 讨论重点、 讨论重点 难点问题; ♣习题与案例解析 习题与案例解析
合并费用如何处理? 合并费用如何处理?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对以上问题有不同回答。 对以上问题有不同回答。
26
二、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基本内容
(一)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 (二)购买法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 基本特点 如何应用
27
(一)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含义 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 含义 ( pooling of interests)
♣个人作业 个人作业 ♣小组作业 小组作业
(3)课后复习 )
6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教材: 主要教材:
刘永泽、傅荣编著: 高级财务会计》 刘永泽、傅荣编著:《高级财务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 版) 年 月第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 傅荣、孙光国主编:《高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 傅荣、孙光国主编: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月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 版) 年 月第 ♣ 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相关国际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年报 上市公司年报
7
第一章 企业合并会计
第一节 企业合并的含义与分类 第二节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概要 第三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 企业合并的披露
核心知识点: 核心知识点:
对企业合并的确认、 对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
8
第一节
企业合并的含义与分类
一、企业合并的含义 二、企业合并的分类
B (子公司) C+B 子公司)
+
C
(子公司) 子公司)
B、C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合并 合并,
13
1.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 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 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例】
A(母公司) (母公司) A、B分别控制 、D 、 分别控制 分别控制C、
31
例1: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等于被并方股本 甲企业 资产 负债 股本 600 200 300 乙企业 资产 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500 150 250 100 资产 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合并后甲企业
+ + + +
= = = =
1100 350 550 200
留存收益 100
合并前股东权益 750 实施方式 乙企业注销 150 250 100 500
基础会计 中级Hale Waihona Puke 务会计涉及专题: 涉及专题:
特殊业务 特殊呈报 特殊行业
3
内容体系
特 殊 业 务 特殊呈报 第一章 企业合并会计 第二章 合并会计报表 第三章 外币业务会计 特 殊 第五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行 业 第六章 股份支付会计 第七章 物价变动会计 第四章 租赁会计 第八章 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 第九章 生物资产会计 第十章 油气开采会计 第十一章 保险合同会计
合并后主体投入资本总额= 合并后主体投入资本总额=合并后主体拥有的参与各方合并前投入资本之和 如果合并后主体股本面值大于合并前各方投入资本之和, 如果合并后主体股本面值大于合并前各方投入资本之和,则: 合并后投入资本总额= 合并后投入资本总额=合并后主体股本总额 据此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后主体留存收益=合并后主体股东权益- 合并后主体留存收益=合并后主体股东权益-合并后主体投入资本
合并后股东权益 750 甲企业吸收净资产 借:资产 贷: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500 150 250 100 32
借:负债 甲企业发行每 股面值10元普 股面值 元普 股本 通股25万股给 通股 万股给 乙企业的股东, 乙企业的股东, 留存收益 吸收合并乙企 贷:资产 业。
难点: 难点: 如何调整股东权益? 如何调整股东权益? 期中合并时当年净收益如何计算? 期中合并时当年净收益如何计算?
30
(一)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应用要点 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 应用要点
以换股上市的吸收 合并为例来归纳
合并前后权益总额不变
合并后主体的股东权益= 合并后主体的股东权益=合并后主体拥有的参与各方合并前股东权益之和 合并后主体股本总额=发行在外普通股面值总额 合并后主体股本总额= 据此调整资本溢价
同一控制下的 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 的企业合并 结果1: 结果 : 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结果2: 结果 : 控股合并 控 制
会 计 方 法
合并时的处理: 合并时的处理: 购买法、 购买法、权益结合法
长期 股权 投资
的处理: 投资 的处理: 本法、 本法、权益法 同控制、 同控制、 响、 响、 非控、 控、 非控、非 控、非 响
(二)按合并后主体的法律形式不同进行分类
(三)按设计行业的不同进行分类
11
(一)按合并双方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分类 按合并双方合并前、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注意: 注意:比较 两类合并的概念 两类合并的实质 两类合并的实施方式 两类合并的法律结果
12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费用 支付的合并费用] 支付的合并费用
25
确认与计量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中的关键问题
合并方合并日 如何确认与计量取得的净资产或股权 购买方购买日 支付的合并对价应如何计量? 支付的合并对价应如何计量? 两者如果有差异,应如何处理? 两者如果有差异,应如何处理?
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净资产] 取得的净资产] 贷:有关负债账户 贷: 现金 应付债券 股本等 现金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 现金
[取得股权] 取得股权]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费用 支付的合并费用] 支付的合并费用
应付债券 股本等 现金等
1.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 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 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 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例】
A(母公司) (母公司) 同一控制 B、C同为 的子公司 、 同为 同为A 非暂时性 A控制 、C在12个月以上 控制B、 在 个月以上 控制
15
2。两类合并的实质比较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的最终控制方没有发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 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 只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 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只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因 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A企业股东 后主体的 企业股东
股 东
同为合并
B企业股东 企业股东
吸收B企业 吸收 企业
A企业 合并后主体 企业
B企业 企业
29
(一)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特点 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 特点
合并的实质是权益之联合而非购买交易 合并中取得净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按账面价值确定 合并费用计入当期费用 不需要确认合并商誉 需要调整股东权益 合并当年净收益的计算
控股合并 合并方取得股权
企业合并的第二种分类方法
18
(二)按合并后主体的法律形式不同进行分类
吸收合并 企业合并 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合并 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比较…… 比较
19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比较 吸 收 合 并 创 立 合 并
1
+
2
=
+
3
=
+
=
母公司
+
子公司
控股合并
20
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
经济意义上:一个整体 经济意义上 一个整体 法律意义上:可能是一个法人主 法律意义上 可能是一个法人主 体,也可能是多个法人主体 交易:公允价值 交易 公允价值 重组事项:账面价值 重组事项 账面价值
10
二、企业合并的类型
(一)按合并双方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分类 按合并双方合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