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上墙制度

医院上墙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3份)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注射室工作制度(1份)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

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员热情、体贴。

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

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

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室工作制度(3份)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

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3.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毒、限、剧药,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6.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更换一次(器械消毒液),头皮针、静脉导管酒精浸泡液经常保持七十五度。

7.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随手清理、清点,每日同供应室对换。

8.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

手术室工作制度(1分)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2.进手术室见习、参观,二人以内的需经科室负责人和手术室护士长同意;三人以上的需报医务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

参观或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走及出入。

3.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和蒸气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

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作有菌手术。

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之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5.手术室在夜间及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6.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

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7.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

8.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

9.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病人要穿医院衣服进入手术室。

供应室工作制度(1份)1.供应室负责全院无菌物品的供应,本室工作人员熟悉有关的消毒及灭菌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供应的灭菌器材及敷料绝对无菌。

进入物品存放间时应更换工作衣、专用鞋。

2.熟悉掌握所供应的各种器械的性能、洗涤、消毒、包装、灭菌方法,严格执行本室所制定的各种规程。

3.熟悉掌握本室各种机器的操作,做好保养、保管工作。

4.消毒员要通过有关部门的技能培训,具备上岗证。

5.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保证消毒物品质量。

遇特殊任务确保无菌物品及有关物品的供应。

6.加强质量管理,每月抽查各种工作质量,无菌物品的灭菌效果、热原及洗涤质量,每月用生物指示剂检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

包装间和收物间每天应空气消毒一次,记录存档。

7.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室存放,灭菌物品与购回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分柜存放。

8.严格把好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关,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并做好购回物品的记录。

9.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等无害化处理工作。

10.各种无菌包应标签明确,有消毒指示胶带、日期及工作人员代码。

11.保证下收下送工作,必须保证各类物品器械包的准确、供应、统计、登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12.爱护物品,做好各类物品、器械的管理、清领报销工作。

13.供应室人员发出灭菌包时,应与接送人员共同清点数量及检查包外指示卡是否合格,并在记录本上签名确认。

三查七对制度(份4)注射(治疗)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三查内容: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

配伍禁忌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发药一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含性别),对年龄;二查:药品, 对药名,对规格,对数量,对标签;三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四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手术查对制度(1份)1、六查十二对: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应及时登记,并查对科室、姓名、部位和标本名称,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清点纱布、纱垫、棉球、器械、缝针和线轴数目是否与手术前相符。

人工流产室工作制度(1份)一、人工流产室工作人员,应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流产室必须穿戴工作衣、鞋、帽和口罩,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二、人流室的药品、器械和物品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消毒用品要有明显标志,使用后的器械要用时检查清理,不得与消毒物品混放。

三、使用电动吸引器,必须先度测负压,吸刮时,负压不得超过400mmHG。

四、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做到稳、准、轻、细及无菌操作,遇有疑难或意外时,立即停止操作,请示上级医师。

术后要仔细对刮出的胚胎组织是否与妊娠月份相符合,并及时检查清是器械,处理污物。

五、普通人流患者者术后需观察半小时,无痛人流患者需观察4小时无异常方可离开。

六、人流室应每周彻底清理消毒一次。

外科洗手流程(1份)↓↓↓《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要求(1份)1.《出生医学证明》由正页、副页和存根三部分组成,所有项目要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

2.《出生医学证明》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打印或用钢笔(蓝黑墨水)、碳素笔一次填写,外籍人士的部分信息可使用英文。

3.签发机构审验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后,根据《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出生医学证明》上的“身份证号”栏目按照居民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等有效身份证件的号码填写;新生儿父母“年龄”栏目按照新生儿出生时其父母的年龄填写。

(1)若领证人不是新生儿母亲,还需要提供新生儿母亲签字的委托书以及领证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2)对于未提供新生儿父亲信息的,新生儿母亲须提供书面声明,签发机构可在《出生医学证明》上父亲信息的相应栏目处填写“∕”(3)对于新生儿母亲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与住院分娩登记的产妇姓名等相关信息不一致的,领证人需要提供户口登记机关的相关证明,必要时需提供法定签定机构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

4.《出生医学证明》正页、副页和存根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盖印要使用红色印泥,清晰端正,不得涂抹,不得盖其他印章或骑缝章。

签发机构加盖印泥前须认真核实《出生医学证明》上的信息,严禁在空白《出生医学证明》上盖章。

心肺复苏流程(3份)洗胃液选择表(1分)狂犬预苗。

(1分)七步洗手法(20份)待产室工作制度(1份)一、孕妇住院待产,工作人员应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管理强化教育。

二、对无母乳喂养禁忌者,不允许婴儿奶粉、奶瓶、奶嘴入院。

三、待产过程中鼓励产妇吃高营养食物补充足够水分,增加体力待产。

四、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待产妇,宣传有关临产时的卫生知识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严密观察产程,并详细记录,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五、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时要测血压,听胎心,并作好记录。

六、保持室内卫生,定期消毒,有传染病的产妇应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分娩室工作制度(1份)1.分娩室每日二十四小时应有人值班。

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分娩室。

2.分娩室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3.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必须穿戴分娩室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

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

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5.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并做记录。

6.分娩室应保持清洁,定期搞好卫生和消毒,定期做细菌培养。

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

7.接产后,接产人员应及时,准确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出生等记录。

8.产妇在产后留分娩室观察一小时,无特殊情况送回病房。

新生儿处理完毕,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全身检查,测验脚印、手圈、点眼等,送婴儿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