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设计》考试复习重点
和谐的字体
是控制版面整体效果不可缺少的因素。文字相同、相近的风格,相同、相近的大小,相同、相近的粗细,在版面中都具有完整、清新、淡雅、稳定的视觉效果。
字号
字号是表示字体大小的术语。计算机字体的大小采用号数制、点数制。点也称磅(pt),每一点相当于0.35mm,
版面上用的文字大小差异大,视觉冲击力强。
辅助式更多地应用于书籍插图以及样本、宣传册等之中。
提图式
提图式图形通常情况下在版面中少而精,面积虽小但与主题文告内涵呼应,增加版面的艺术效果。
这种图形形式主要应用于文学作品、贺卡、请柬等之中。
版面设计应用
书籍版面设计
书籍版面设计包括图书、期刊、杂志、画册等。
书籍设计始终以信息传递、知识传播为设计的诉求中心及最终目的。
文字是构筑信息的基本元素,至今仍然在书籍形态中占主导地位,但它不是唯一的要素。
书籍形态的整体构成是以文字、图像、图表、符号、色彩等一切可调动的视觉形象的捕捉和运筹来传达书籍内容的核心的。
书的正文内页版面与书的外观是一个设计整体的两部分,均不容忽视。
书籍封面设计
书的封面是版面设计的重点,它能反映出书的内涵与风格。
另一种分割是看不到分割线,由形象的组织排列自然形成的块面,或者由不同的色彩关系组成的色面积,这一形式使得画面疏密有致、大小穿插,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突出了整体韵味。
3.5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一种规则的组织,结构严谨,庄重大方。版面构成元素的各部位与版面的中轴线或对角线处于等距离状态,形态互相对折,构成秩序井然的画面,能够从视觉上取得稳定庄重的效果。对称有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或对角对称这三种。
用图形形式进行信息传播最易引起人的注目,图形由于它的视觉形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准确性及其它特有的诸多心理刺激作用,构成了大众传播中最具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渗透力的信息传导形式。成为与观众心灵直接沟通的感应语言形式。
图形创意
寓意性
寓意性图形以其特有的想象,意形转化,用形象来构建视觉语言,用独特的视觉语言以一种暗示和象征性的手法构成独特的图形语言。
用细小的文字构成版面,给人以精密、典雅之感。
字距与行距
不同的字距、行距会给人视觉与心理上带来不同的牵引力。
一般的规律是,行距要大于字距,行距大都为正文字号的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
文字编排的形式
左右均齐
文字可横排也可竖排,一般横排居多。横排从左到右的宽充要整齐,竖排从上到下的长度要整齐,使人感到规律、条理、大方、美观。
图形是视觉语言中的形象简语,
抽象性
抽象图形是以符号、色块、点、线、面以及点线面形态的组合构成的图形。
抽象图形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含蓄、神秘的视觉感。
具象性
具象图形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可以是摄影图片、写实绘画,也可以是装饰绘画造型。具象图形以一种单纯、鲜明的特征来呈现所要表述的内容,具有通俗性与直观的视觉效果。
版面设计图片编排
图片在版面设计中是以形象方式被瞬间接受和评价的。
图片以其庄重、精美、细腻的形式使版面的视觉效果更加集中稳定。
图片以单纯的块面格局与文字形成强弱对比,让人充分感觉到比例之美,从而更能突出版面的表现力。
图片的编排形式
块面式
最常见、最基本的图片形式。它能完整地传达主题,富有直接性和亲和性。构成后的版面庄重、大方,具有静态之美。
倾斜方向:充满速度、滑行、运动之感。
3.3空白
在版面设计中巧妙恰当地设计空白,对衬托主题、高效率地传达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3.4比例与分割
自古以来,公认最美的比例为黄金分割比率关系。它的比率是1:1.618,呈现矩形。
分割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种是有形的分割,能够清楚地看到直线或曲线的分割,它通过美的比例在面积、位置、方向、疏密上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分割。
版面设计构思与创意
4.1形式与内容
图片、图形艺术对情感的抒发是来源于造型形象,而文稿表述是靠读者阅读产生联想形象,所以联想形象不可能代替视觉形象。
局部与整体
整体指版面的全局。整体由局部组成,但并非各个局部的拼凑和简单相加。
信息性、审美性、趣味性
以传播信息为最终目的,是信息时代对版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信息性、审美性、趣味性,已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创意的热点,
退底式
将图片所需部分沿边裁剪下来,去掉背景的图片形式。此形式富有自由、灵活、突出形象的视觉效果。
跨页式
将图片从一页延伸到展开的另一页,将两页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扩展了人的视线,使画面呈现出舒展大气的感觉。
烘托式
以大块面的底色或具有统一效果的背景图片形式,来烘托主题形象,增加主题气氛,使画面更加突出。
版面的黑、白、灰关系在取得整体和谐的意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影响人的情感。强烈的黑、白、灰对比关系有它的优势,使人感到明快、饱满、视觉兴奋,但它也会使人感到不安、刺激和视觉疲劳。统一的色调会给人一种柔和、淡雅、含蓄之美,但同时也有轻微不足的感觉,因此误导视觉兴趣减弱。过分统一而缺少对比关系,就缺少活力,显得呆板、平淡。黑、白、灰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对比之下会千变万化,所产生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心理感应也同样是千变万化。如何使画面呈现和谐之美,只有在对比中求得统一,在统一中求得变化,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调和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艺术美的境界。版面强调形态与色彩变化的秩序感,将形态的诸因素与色彩的诸因素,在服从内容的前提下依照一定秩序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自由编排
自由编排能够打破所有的条条框框,使版面更加活泼、新颖。动静结合,但要注意避免杂乱无章的感觉,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变化与对比中还要有统一,以保持版面的完整性。
标题编排
标题有大标题、小标题。一篇文章的题目为大标题,每一章节的标题为小标题。标题在版面中起着画龙点睛、引人注目的作用。标题的位置、大小、字体、形状、方向等的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版面的艺术风格,设计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标题不一定按照一般视觉导向来编排,有时也可不受一般顺序的约束,可以居中、横向、竖向、倾斜、置边等排列。
重叠式
将图片与图片根据画面所需将边缘或部分重叠起来,又不失原有图片的审美性。这种形式自由多变,重叠的部位可根据设计灵活而定,使画面更显活跃和时代气息。
图片的位置
图片的位置直接关系到版面的构图。在版面中,上下、左右以及对角线的四角是视觉焦点,在这些点上恰到好处地安排图片,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图片的面积
3.6.2重复
相同的形象在版面中重复出现,它可以加强人们对某一形象的认识,加强视觉冲击力,在构筑完整统一的版面上有其独特的效果。
规则的重复是指重复形的排列是按照完全相同的格式进行的,它呈现出严谨、平稳、静态之美。
不规则重复则是不依据任何格式的制约,自由排列,有灵活、多变的动态之美(图3-6-5)。
重复的基本形大而少,其视觉效果醒目、强烈,
图片面积的大小关系到版面视觉效果和情感的传达。
图片大引人注目,感染力强。但大图片的选用要根据内容所需而定。从属的小图片有时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片的数量
版面上图片多能够活跃画面,
图片少会更加突出图片的分量,有精致与庄重之感。
版面设计图形编排
图形与图片相比更具有灵活、多变、自由的特点。
图形是最易识别面的编排主要分为主题式、辅助式和提图式。
主题式
主题式图形在版面中不仅面积占有主要的位置,而且也是完整和独立的主题思想传递的主体造型形象。
这种形式广泛应用于招贴广告、期刊封面、商品包装等。
辅助式
辅助式图形在版面中配合主题文字穿插于文稿之中,情节性强,益于渲染版面气氛,使主题思想得到有效传达。
这种排列方式能使视线集中,有优雅、端庄的感觉。
图文穿插
图文穿插的手法在现代设计中运用非常广泛,特别是产品样本、宣传册、文学作品等。这一形式给人以亲切、生动、平和的感觉。
首字强调
一篇文章的开头,或一段文章的起头,为了视觉上引起读者的注意,从心理上有一个新鲜的感觉,往往在第一个字上做些变化,比如第一个字放大尺寸或变换颜色、变换字体、达到醒目的效果,给读者留下印象。
点在自由排列时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活泼,且具有抒情性。
线与点、面相比,线是更活跃、更富有个性和易于变化的元素。
面在版面设计中常常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应用十分广泛,视觉效果最为显著。
版面设计的黑、白、灰是指在版面中不同明度的色彩与版面之间的基调关系。
通常情况下,白色是敏锐的,其次是黑色,最迟钝的是灰色,也就是说亮色是版面的近景,暗色是版面的中景,灰色是版面的远景。
设计是将有限的空间转化到心理上所希望的空间。
利用组合、分割、重叠及点线面的运动等方法,扩展空间效应。设计构图就是空间处理。
第3章版面设计形式法则
重点:
版面形式法则原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逻辑思维,按照心理规律并利用形态构成去创造。
各个单项的形式法则通常情况下既对立又统一地共存于一个版面之中。
3.1位置
版面设计文字编排
文字
文字部分往往是版面设计的核心,也是版面中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
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个性,选择切合主题内容的字体更有助于版面信息的传达。
字体的对比
字体的对比能产生强列的视觉效果,更引人注目。其中有字体的大小对比、粗细对比、疏密对比、虚实对比(空字、实字对比)、不同风格字体的对比等。
空间,是各种事物活动的“环境”。
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在版面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往往是并驾齐驱的,具象的形和抽象的形并不是孤立的,
具象的美在设计中易于把握和接受,
抽象的美由形态转化到精神功能,
抽象思维有两种作用,一是冷静、理智地认识事物才可能有创新,
二是情感意念的传达,并为版面设计带来了无限创意的空间。
最佳的版面设计应该通过阅读最省力原则,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版面设计构图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