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一年级数学环保教案

[小学教育]一年级数学环保教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4、通过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重 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难 点:看一幅图列两个算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一天,美丽的智慧仙子来到山坡上看见一群小朋友来栽树,原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
提问: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根据什么来算,(生活经验)
三、巩固深化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 (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4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2
学生说出图意。
探究5,1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根小棒,再加上1根,合起来是6根。 从右向左看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5+1=6 ,1+5=6)
2、小结?刚才各组讨论的想法都很好,现在我们己经知道了5个小朋友去劳动栽树,后来又 来了一个小朋友,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添几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在计算时
3、学习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小学教育]一年级数学环保教案
题 目:小 学 英 语 环 保 教 案
————— 得数是6、7的加法
作 者: 高 立 梅 单 位: 胡 寨 镇 贾 阁 小 学
日 期: 20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月2日
小学数学一年级环保教案
贾阁小学 高立梅 课 题: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得出得数是6、7以内的计算方法。
第二题? 独立思考,用连线的方法把它完成。
第三题? 开火车形式把它完成。
第四题? 分小组活动,巩固已学的加法,体会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第五题? 巩固得数是6的加法,看谁最能干,说的算式最多 四、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一课,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讲解,渗透环保意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来栽树呢,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根据实际问题想到不同的算式,并理解 5+1=6 ,1+5=6这两个算式都是把1个小朋友和5个小朋友合起来。 (用加法)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
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4,3,3+4
师:4,3,? 3+4=? 该怎样计算呢,
3、想想做做
第一题? 让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由看着算式算出得数来引导学生讨论每组算式的得数为什么相同, 体会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6、7的加法
5+1=6 1+5=6
4+3=7 3+4=7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在植树节小朋友植树这一实际情境,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6、7以内 加法的计算
2、利用小棒,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