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凹版印刷技术资料

凹版印刷技术资料


2)滴注粘合材料
3)固化 4)接缝处理 5)曝光 6)显影
7)修版
二、雕刻凹版
一)电子雕刻凹版工艺 1、电子雕刻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
扫描头
雕刻头
扫描滚筒上放置原稿,滚筒 作周向转动,扫描头横向移动, 扫描原稿上的光信号将其转变 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计算机处 理后控制雕刻头,雕刻头上的 雕针或雕刻刀在版滚筒上雕刻。
雕刻机,凹印大电 机等印制有价证券。
发展历程3
1911年,国人沈君逢吉赴日研习凹版,尽得其老师日本专家细贝为太郎之真
传。
1917年,[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采用照相凹版法印刷欧战画报。 1923年,[商务印书馆]聘德技师海尼卡(E.Heinicker)传习照相凹版法,
并于次年购入烟草公司之凹版设备。
三)电子束雕刻凹版工艺
1976年德国赫尔公司推出了电子束雕刻机。 1、电子束雕刻机的结构
外观
电子束枪的结构
2、工作原理:将被雕刻的滚筒装入真空室,抽真空,当滚筒达 到工作转速后,电子束枪根据存储的数字式图文信息,通过光 学控制系统扫射滚筒表面,使镀铜表面高速熔融和蒸发,产生 不同直经和深度的易受墨的网穴。 四)镀铬
凹版印刷技术
第三节 凹版印刷作业 一、凹版印刷机 1、卫星式
压印滚筒 版滚筒

2、机组式
凹版印刷机
现代凹版印刷机的特点:
1、高速化
2、多色化 3、自动化程度高:预调整系统、自动送机构、版滚筒自 动替、换清洗装置、电子轴驱动、高速接纸 4、联机化
5、宽幅
6、水性化
套准控制装置
节能干燥装置
印版替换装置
扫描滚筒
版滚筒
二)激光雕刻凹版工艺
扫滚筒表面,滚筒以1000r/min的速度旋转.
聚焦透镜
1、激光电子雕刻机基本结构: CO2激光以75mm/min的速度横
凹版滚筒
激光调制器 激光发生器 光导纤维
2、工作原理:扫描图文信息获得的电信号控制调制器,根据图 像信号调节CO2激光器激光的通过强度,使雕刻 的每一个网穴的能量随图像明暗的变化而不同, 则雕刻出深度各异的网穴。
雕刻凹版用电镀法(ElectroPlating)复制凹铜版。
1879年,捷克人克利齐(Clich)发明撒粉法制作凹版。 1888年,国人王肇宏赴日习雕刻凹版返国,著[铜刻小记]一书。 1891年,英国Autotype社发表照相凹版用的炭素胶纸(CarbonTissue)。 1895年,英人凯林齐(Klimch)发明轮转凹印法。 1905年,[商务印书馆]聘日技师授雕刻凹版术。 1908年,北平之[财政部印铸局]聘美技师海区(L.J.Hatch)指导,用万能
2、凹印滚筒的制作
1)间接制版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 碳素纸敏化处理 DIP图文处理 连续调阳图片 铜滚筒制备 碳素纸晒网线 碳素纸晒阳图 碳素纸转移 显影 涂防腐漆 腐蚀 镀铬
工艺过程
碳素纸:在纸基或片基上涂布胶层,但不处理无感光特性. 碳素纸的敏化:将碳素纸浸入2.5%-3%的重铬酸钾溶液中,浸 泡3-4min. 晒网线:用白网屏在碳素纸上晒网格,经腐蚀后在滚筒表面形 成支撑刮墨刀的网墙. 晒阳图:将连续调的阳图与碳素纸密合抽真空曝光,在碳素纸 表面形成图文潜影. 过版:将经晒网线和晒阳图的碳素纸转移到凹版滚筒的表面的 过程。 填版:用保护剂(苯墨、虫胶漆)将不需要腐蚀的部分保护起来. 腐蚀:使FeCl3渗透胶层达到铜滚筒,使铜腐蚀下凹。 后加工:冲洗滚筒表面,将胶膜和保护剂用汽油清洗,再用酸清洗.
第三章 凹版印刷技术
一、凹版印刷工艺原理及其发展 1、概念 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ing):用凹版施印的一 种印刷方式。凹版(form of intaglio printing)指图 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
GB 9851.6-88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8年9月20日批准,1989年5月1日实施)
1983年,台北纸厂购入新式设备,自制钞券成功,并加水印及暗线,具高
度防伪功能。
二、凹版印刷特点
1、直接印刷方式,印品墨色厚实、色彩丰富; 2、采用网穴结构及深浅来表现层次,清晰明快、 反差适度、形象逼真、产品规格多样等优点; 3、凹版印刷具有速度快(可达300m/min以上); 4、印版耐印力高(可达300~400万印); 5、能在纸、铝箔、塑料软包装、厚纸纸容器、 液体纸器、商标等承印物上印刷。 6、具有防伪作用。
1935年,[中华书局]自德购轮转凹印机,从事钞券印制。 1940年,中信局成立印制处为四川省财政厅印刷局为重庆印刷厂,专印政 府有价证券。越四年,成立中央印制厂。 1964年,台北[大全彩艺工业公司]开始以凹版印制各种包装材料。 1971年,中央印制厂万华厂研究改用干印法成功,次年,添购世界最新凹 印设备,增建安康新厂,跃为世界一流水平。
发展历程2
1513年,德人格雷福(W.Graf)发明腐蚀式凹版。 1826年,法人尼布斯(J.N.Niepce)发明照相凹版法(Photogravure)。 1837年,美人柏金斯(J.Penkings)发明钢版过版法(Trans-ferring) 以复制钢凹版。 1838年,俄人雅科必(Jacobi)与英人士本塞(T.Spencer)同时发表由
凹版印刷的发展及特点
一、发展历程
1460年,意大利人菲尼格拉(M.Finiguerra)发明 雕刻金属凹版印刷法。现有的凹版印刷Intaglio一字, 原是意大利文“雕刻”之意。按菲尼格拉氏为意大利金 饰雕刻技师,常为顾客凹刻金属版,然后在凹纹处涂以 色泽,用为装饰。一日,因秉烛加班夜刻,蜡烛油误滴 落于所刻之金属版上,次晨见版上蜡膜,揭起,则凹纹 处所涂色料竟移附蜡膜上,成凸起之花纹,鲜艳异常。 菲氏有所悟,遂改涂彩色油墨于雕刻版上,擦去平面无 凹纹部份油墨,以纸覆版面重压之,竟得精美印刷品, 于是发明雕刻凹版印刷(IntaglioPrinting Pro-cess)。
凹版印刷作业
一、准备 1、机外准备 2、机台准备:油墨的调配及上墨、印版的安装、刮墨刀的 安装、上料等 3、调试:压力调节、干燥温度调节、速度调节、套印准确 的调节、张力的调节等。 4、印刷 5、印后的处理 卸料打包做标识记录、清洗版、辊机构。
2)直接蚀刻工艺(直接晒版工艺)

工艺过程如下: 照 相 阴 图 D T P 加 网 阳 图 滚 筒 增 感 滚 筒 制 备 曝 染 色 显 影 修 电 解 腐 蚀 冲 镀

稿




3)凹版树脂制版工艺
凹印树脂版以0.3mm的蒲钢板为版基,感光胶涂层厚度为 0.2mm,制版时间大约30min. 工艺过程如下: 1)上版
度均匀性、再版重复性、文字清晰度均较差,一般仅用于普 通塑料软包装印刷。
一、直接腐蚀凹版的制作过程
1、版滚筒的制备 1)版滚筒的选材要好、加工要精细 凹印版滚筒有敞开式的空心版滚筒和封 闭式的实心版滚筒之分,版滚筒的长度和周 长是根据凹版印刷机和印刷品的尺寸来确定 加工的。 2)版滚筒的电镀要细、铜层要达标 版滚筒进行酸洗,用化学药剂腐蚀掉版 滚筒表面的锈蚀物氧化膜,分三次在版滚筒 依次电镀基础铜层(0.1mm)、保护铜层(11.5mm)、制版铜层(0.15-0.2mm),最后在表 面镀一层底镍。 镀铜溶液由硫酸铜、硫酸、添加剂等组 成,电镀液温度为20~35℃。铜层的质量标 准是:电镀的铜层厚度为100~120μ m。
第二节 凹印版的制取
目前凹版制版主要有 :直接腐蚀凹版、电子雕刻凹版、 激光雕刻凹版、电子束雕刻凹版等。 一、直接腐蚀凹版
直接腐蚀凹版,是在经重铬酸盐敏化过的碳素纸上,先
晒制凹印网格,再晒制连续调阳图,然后将碳素纸上的图像 转移到滚筒上,通过显影、填版、腐蚀而制得印版。直接腐
蚀凹版由于主要由人工直接控制,因此制版稳定性、实地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