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晶硅薄膜课件

多晶硅薄膜课件

• 注意:在600oC以上沉积时,硅中的氢很容易外扩散,导 致硅薄膜中的悬挂键增多,因此,高温工艺制备的多晶硅 薄膜常还需要第二次低温处理。这样只含有多晶硅晶粒, 没有非晶硅相,而且相对尺寸较大,约大小100nm.
• 在低温制备的多晶硅薄膜中,含有一定量的非晶硅,而且 晶粒的尺寸较小,约为20-30nm左右,通常又称为微晶硅。
第 十章 多晶硅薄膜
• 多晶硅薄膜材料:指在玻璃、陶瓷、廉价硅等低成本衬底 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多晶硅 薄膜。
• 根据多晶硅晶粒的大小,部分多晶硅薄膜又可称为微晶硅 薄膜(uc-Si,其晶粒大小在10-30nm纳米硅(nc-Si,其晶 粒在10nm左右)薄膜。
• 多晶硅薄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晶粒较大,完全由多晶 硅颗粒组成;另一类是由部分晶化、晶粒细小的多晶硅镶 嵌在非晶硅中组成。
左右。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5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3 多晶硅薄膜的晶界和缺陷
• 多晶硅薄膜的中的晶界可以引入势垒,引起能带的弯曲。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6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0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1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直接制备多晶硅薄膜时,可以分为高温 工艺(衬底温度高于600oC)和低温工艺(衬底温度低于 600oC),这主要由衬底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决定。
气相条件下分解,然后在加热(300-1200oC)的衬底上沉 积多晶硅薄膜。
• 根据化学气相沉积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9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4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3 多晶硅薄膜的晶界和缺陷
• 多晶硅薄膜的缺陷包括晶界、位错、点缺陷等。 • 由于多晶硅薄膜由大小不同的晶粒组成,因此晶界的面积
较大,是多晶硅的主要缺陷。 • 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冷却速速率快,晶粒内含有大量的位
错等微缺陷。 • 在实验室中,多晶硅薄膜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也仅在13%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2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 一般认为,利用高温工艺可以使硅原子很好的结晶,通常 衬底温度越高,多晶硅薄膜的质量越好。
• 但是,高温对衬底材料提出了高的要求: • 1)要求衬底材料有高的玻璃化温度; • 2)要求衬底材料在高温时与硅材料有好的晶格匹配; • 3)要求衬底材料相对高纯,在高温时不能向多晶硅薄膜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
第 十章 多晶硅薄膜
• 多晶硅薄膜主要有两种制备途径: 1)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在一定的衬底材料上直接制
备; 2)首先制备非晶硅薄膜,然后通过固相晶化、激光晶化和
快速热处理晶化等技术,将非晶硅薄膜晶化成多晶硅薄膜。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2
第 十章 多晶硅薄膜
•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 10.2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多晶硅薄膜 • 10.3 非晶硅晶化制备多晶硅薄膜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3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 10.1.1 多晶硅薄膜的特点 • 10.1.2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 10.1.3 多晶硅薄膜的晶界和缺陷 • 10.1.4多晶硅薄膜的杂质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5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1 多晶硅薄膜的特点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6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 真空蒸发、溅射、电化学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液相外延 和分子束外延等。
• 液相外延 •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迁移率仅次于晶体硅;应用在高效率的薄膜太阳电池。 • 缺点 • 生长速率慢;生产速率效低,不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 利用SiH4、SiH2Cl2 、 SiHCl3等和H2的混合气体,在各种
•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多晶硅薄膜主要有两个途径: • 1)是与制备非晶硅薄膜一样,利用加热、等离子体、光
辐射等能源,通过硅烷或其它气体的分解,在不同的衬底 上一步工艺直接沉积多晶硅薄膜; • 2)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首先制备非晶硅薄膜,然后 利用其亚稳的特性,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技术,将非晶硅晶 化成多晶硅薄膜。
扩散杂质。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13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 为了防止在高温工艺中杂质自衬底向硅薄膜中扩散,目前 一般采用“缓冲层”技术。
• 高温工艺制备多晶硅薄膜的生长速率很高。一般认为,随 着衬底温度的升高,沉积速率增加。
• 薄膜的厚度一般为20-50um.需要衬底材料。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7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 液相外延: 将衬底浸入低溶点的硅的金属合金熔体中,通 过降低温度使硅在合金中处于过饱和状态,然后作为第二 相析出在衬底上,形成多晶硅薄膜。
• 优点 • 晶体质量好;缺陷少;晶界的复合能力低;少数载流子的
15.04.2020
多晶硅薄膜
4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1 多晶硅薄膜的特点
• 1)晶粒尺寸一般为几百纳米到几十微米 • 2)具有晶体硅的性质 • 3)具有非晶硅薄膜的低成本、制备简单和可以大面积制
备的优点 • 4)大晶粒的多晶硅薄膜具有与单晶硅相似的高迁移率,
可以做成大面积、具有快响应的场效应薄膜晶体管、传感 器等光电器件,在大阵列液晶显示领域也广泛应用。 • 5)对长波长光线具有高敏性,而且对可见光有很高的吸 收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