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偶联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酶偶联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LABORATORYSCIENCES1998年 第6期 No.6 November 科技期刊酶偶联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金化民 张茨 陈葳 陈谦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酶偶联法。

方法 血清与底物马尿酸双甘肽(Hip-Gly-Gly)混合温育30分钟,生成马尿酸(Hip)与双甘肽(Gly-Gly),再加入L-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GGCN)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催化GGCN与Gly-Gly偶联,产生的3-羧基-4-硝基苯胺于410 nm波长测定其吸收度。

结果 当底物pH8.0,GGCN1.0 mmol/L,GGT 6.7 kU/L时,ACE活性与吸收度值有良好线性。

55份健康人血清ACE(±s)289±83 U/L,CV:批内4.6%;批间4.8%。

10份肉样瘤患者血清ACE(±s)748±34.9 U/L,批内CV3.9%,回收率96%~103%。

结论 酶偶联法测定ACE活性具有操作简便、迅速、重复性好,适用于手工操作或自动化分析,可用于诊断早期肺损伤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关键词】 酶偶联法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活性Determination of serum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by enzyme coupling spectrophotometry Jin huamin Zhang Ci, Chen Wei, et 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 Hubei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430060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to measure ACE activity using the coupled reaction which is catalyzed by 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 Methods GGT was added as catalyts after the mixture of serum and substrate hippurylglycyl-glycine had been incubated for 30 minutes at 37℃, it participated from as receptor substratefor a γ-glutamyl group transfered from a donor substrate, L-γ-glutamyl-3-carboxy-4-nitroanilide was measured at 410 nm. Results The ACE activity and absorptance was linearly related when pH was 8.0, GGCN was 1.0 mmol/L, and GGT was 6.7 U/L. The mean value (±s) of serum ACE in 55 normal and 10 sarcoid specimens was 289±83 U/L, and 748±34.9 U/L respectively, and the within-run and between-run CV was 4.6% and 4.8% respectively. The later within-run CV was 3.9%, 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96%~103%. Conclusion ECS is a simple, quick, and reliable method, and it can be use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the infection of HIV and the damage of the lung. 【Key words 】 Enzyme coupling spectrophotometry 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tivity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EC为3.4∶15.1),又名激肽酶Ⅱ,按系统命名法为肽酰二肽水解酶,属于羧基外肽酶。

它的生理功能是催化血管紧张素Ⅰ(ATⅠ)水解成为血管紧张素Ⅱ(ATⅡ),释放出组-亮二肽;也可水解缓激肽,释放出苯丙-精二肽。

ACE是一种血管内膜细胞核膜糖蛋白,在体内分布很广,几乎遍布人体各个脏器,归纳起来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两类。

血管内ACE主要分布在肺血管床;血管外ACE主要分布在肾近曲小管和小肠绒毛的刷状缘。

在某些疾病,一些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可产生大量的ACE并释放入血,引起血清ACE活性升高,在临床上具有诊断意义。

国外已将ACE测定列为结节病上皮样肉芽肿,高雪病的诊断和预后估计的常规项目[1]。

血清ACE活性变化在诊断急性肺损伤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方面已受到极大重视。

相继建立了荧光光度法、放射性同位素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ACE水解基质马尿酸-组氨酰-亮氨酸或马尿酸双甘肽(Hip-Gly-Gly),产生马尿酸(Hip)和组氨酰亮氨酸或双甘肽(Gly-Gly),然而这些方法有的要用有机溶剂提取[2],有的需要衍化或去除血清蛋白,还有的需要特殊设备或接触放射性试剂[3],因而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Groff等[4]报告一种由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作指示酶的酶偶联法测定血清ACE,认为是目前测定ACE的理想方法。

该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既可用于手工操作,又可用于自动化分析。

我们根据国内条件作了一些改进和探讨,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剂 1.HEPES缓冲液(50 mmol/L):取HEPES(Sigma产品)1.191 g加双蒸水100 ml溶解,用于配制GGT、GGCN和基质缓冲液。

2.GGT贮存液(20 kU/L):取HEPES缓冲液5 ml加入GGT(批号Lot 112H9620)100 U,混匀后分装小瓶-20℃存放。

3.GGT应用液(6.7 kU/L):将上述贮存液用二倍量的HEPES稀释配制。

4.GGCN(1.0 mmol/L):取L-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GGCN,Sigma产品,批号Lot73HO7290)20 mg加入50 mmol/L HEPES 60 ml,混匀溶解后4℃保存。

5.基质缓冲液:HEPES 1.191 g,NaCl 1.755 g,Na2SO4 5.68 g用双蒸水溶解后,以NaOH调pH到8.0,再补充双蒸水到100 ml,置4℃备用。

6.基质液:由Hip-Gly-Gly(Sigma产品,批号Lot 88F5805)89.5 mg加基质缓冲液10 ml溶解混合而成。

此液各试剂终浓度为HEPES 50 mmol/L,NaCl 30 mmol/L,Na2SO4 400 mmol/L,Hip-Gly-Gly 30 mmol/L。

7.双甘肽标准液(10 mmol/L):称取甘氨酰甘氨酸(Gly-Gly, Sigma产品)52.9 mg加双蒸水溶解,定溶至100 ml。

此液双甘肽浓度为40 mmol/L,应用液由1份贮存液和3份双蒸水混合而成。

二、测定方法 1.原理:血清中的ACE作用于底物马尿酸双甘肽,生成马尿酸和双甘肽,再由加入的GGT催化L-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GGCN)与双甘肽偶联,生成3-羧基-4-硝基苯胺,在41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ACE活性与生成物量呈正比。

偶联反应如下:马尿酸双甘肽ACE马尿酸+双甘肽双甘肽+GGCNGGTγ-谷氨酰双甘肽+3-羧基-4-硝基苯胺 2.测定方法:取4只小试管,分别标明测定管(T)、标准管(S)、血清空白管(SB)、试剂空白管(RB)。

按附表操作。

附表 测定操作步骤加入物加入量(μl)T S SB RB血清 10- 10-ACE基质液100---基质缓冲液-100100100HEPES液--- 10双甘肽标准液-10--混合,37℃30分钟GGCN(1.0 mmol/L)850850850850混合,37℃ 10分钟GGT应用液50505050 以双蒸水调零点,410 nm比色,记录各管2分钟吸收度ΔA,按下式计算: 单位定义:血清与底物在37℃条件下每升血清每分钟释放1 μmol/L双甘肽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ACE单位。

结果 1.GGCN浓度选择:本反应体系中GGCN既是测定酶ACE的受体,又是指示酶GGT的供体。

我们比较了0.5、1.0、1.5 mmol/L的GGCN与吸光度A的关系(图1)。

结果以1.0 mmol/L的GGCN最理想,在此浓度下GGCN与吸光度保持良好线性。

图1 GGCN浓度选择 2.GGT对测定的影响:本反应利用GGT将双甘肽与GGCN偶联,生成黄色的3-羧基-4-硝基苯胺,GGT加入量对测定有一定的影响,高GGT浓度会导致底物过度消耗,吸光度偏离线性,低浓度GGT又使吸光度偏低,灵敏度不高(图2)。

我们采用每次加入0.335UGGT,能获得理想吸光度与线性,在此浓度下,酶基质液的空白吸光度<0.1A。

图2 GGT浓度对测定的影响 3.线性:取不同量10 mmol/L双甘肽标准液按操作方法测定,记录2分钟的ΔA,图3表示反应速率与双甘肽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当ACE在1 500 U/L以下时,本法具有良好线性,即使高ACE活性的样本,不用稀释也可获得理想的结果。

图3 双甘肽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 4.精密度试验:我们测定了10份正常人和10份肉样瘤患者血清ACE活性,每份标本平行测定3次,取均值。

批内正常人(±s)308±16.8 U/L,CV4.6%;肉样瘤(±s)748±34.9 U/L,CV3.9%;批间CV是用一份正常人血清每日测定一次,连续10天来计算,结果(±s)323±20.4 U/L,CV4.8%。

5.回收试验:采用ACE活性302 U/L和627 U/L各一份血清分别加入10 mmol/L双甘肽标准液,重复测定3次,回收率96%~1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