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教材》编写的些许看法通用技术 地质版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教材》编写的些许看法通用技术 地质版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教材》编写的些许看法通用技术地质版关键词:教材内容不足看法处理思考内容提要:通用技术课的教学可以选用多种版本的教材,各种版本的教材各有其特点,也各有优点与不足。

细心的去阅读教材,对比的看教材,对我们的教学还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发挥所使用版本的优点,克服所使用教材的不足,也是我们作为一个通用技术老师所必须具有的意识。

本文对地质版教材的编写进行了粗糙的研究,并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进行思考,将地质版教材中能感受到的某些不足,采用跳跃式的方式进行叙述,简要作出相应的说明,及对教学中的处理过程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我们整个市所有学校所用的“通用技术课”教材是地质出版社的教材。

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对地质出版社的教材,笔者还是有一些看法,现将教学中得到的一些粗糙的认识进行阐述,并分为《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两部分叙述。

一、对《技术与设计1》中教材内容的探讨1、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太多,课时分配上还是有些问题。

2、书中的图片有的不太清楚,如课本第45页下面的“问题思考”表中的第二个图,好象是电视机,又好象是微波炉,还有就是本节第49页中的“问题思考”表中的第三个图与第四个图,不知是什么东西,在我教的十六个班近一千学生中,没有一个能确切说出这是什么东西的。

也许是与学生的知识面有关,但也与书本中的图片不太清晰有关。

课文第101页的图4-23有些看不清,设计得好一些就好。

在第98页出现的凿子也应给出图样,另外刨子规格不全,城市学生不太清楚。

3、教材在某些地方的文字叙述可以更加准确与精练,某些地方的语言还是有可商榷的地方,如有的地方可以少一个字更圆润。

如第9页第四行“综合以上的分析”。

中间可以去掉一个“的”字。

第124页倒数第七行的“试验方法步骤”,可以在中间加个顿号,即“试验方法、步骤”觉得更好。

第122页第二个自然段:“材料的强度是许多工程技术设计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进行承载能力计算的基础也是材料强度”,后一个材料后加上一个“的”字是不是好一些?4、三视图的练习应该设计得合理一些,因为三视图对高中学生来说,难度不能太大。

第76页上的三视图练习第2小题的⑴⑵小题太难,多数学生不会做,特别是农村学校里的学生感觉很难,应该画出其实物图,降低其难度。

第70页图3-13的尺寸没有设计好,这个地方不是考察学生的对尺寸的精度,而是考察学生对标注尺寸的知识结构,所以其图的尺寸最好是整数就行。

另外,在尺寸标注中一直没有说明标注的单位,到底是有没有标准,教材应该说明一下。

5、教材中列举例子时,尽量不用法国和日本的例子,因为这两个国家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太深,而地质版教材在某些地方所列例子好象有些不太合适。

同样,在我们的教学中,应用的例子也应尽量选用我们国家的例子,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特别是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笔者认为教材应该用较多的篇幅来介绍其内容。

其他版本用较多的篇幅来讲述“人机关系”,而地质版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第(四)“人机工程学”涉及的内容过少,只用不到一个单页(而且其中还包括七个图片)的篇幅,简单作了介绍,而在书中有几处却点到了“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如第二节《设计的基本原则》中的第一个“试一试”中的表中,列出了违反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的例子。

我认为应该至少用一节书来安排。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就要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补充,并可以就教室中学生所有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来进行例举说明。

如学生用的笔的大小,学生坐的凳子的高矮,学生喝水用的瓶子的大小等来说明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

7、教材中的专利申请方法与实际专利申请方法有些出入。

主要是“专利申请文件”与现有专利申请文件有些出入。

学生更多的是《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分为“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笔者给学生申请的近10个专利都是这样,与教材所述略有不同,如能与实际的相一致就更有指导意义。

8、整体编排应该还要合理一些,因为有时一节书的内定一节课上不完,有的作为一节课量又少了些,最好是将内容充实,编排成一节课一节的课本内容。

整体地讲,章节的处理还是有些不太合理。

如何来调节一节课程的内容,还是可以值得仔细商榷的。

9、要考虑到教学实际,不能以一学期的数学或语文等课的周数来计算通用技术课的课时,因为一个通用技术教师往往要教多个班级,往往一节课的教学跨度是一个星期,因学校各种活动在某一天举行而耽误的课很难补上。

二、对《技术与设计2》中教材内容的探讨1、课本作为学生阅读与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更是会考的依据。

因此教材的编写,就应该规范、严格。

笔者认为正文的内容是学生教与学中必须重视的内容,而阅读材料的内容相对的要轻一些,它是让有能力的学生拓展知识的一种途径。

而地质版通用技术课的课文某些该是正文的内容,却把它放在阅读材料内,如第一章第二节中“一、单杠的结构分析”,下面的“拉伸、压缩与弯曲”应该是正文的内容,可教材却作为阅读材料的内容了,地质版教材的其他地方也有多个这样类似的现象。

2、专业术语,是指特定领域对一些特定事物的统一业内称谓。

但无论通用技术课也好,物理课也好,还是其他工科教学也好,受力分析应该是一样的,受力分析的符号相对统一就更好一些,而地质版课文的述语与其他科目有点不统一。

如技术与设计2中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构件受外力作用时,要发生形状与大小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变形”,"变形"一词,物理中一般说成是"形变",如果能与物理学的名称能统一起来,学生更容易接受。

还有单杠的立柱,教材说成“主柱”也有点不符合语言习惯,另外其他版本说成是“杠体”,如果能让全国的教材统一名称就更好。

如力的符号最好能与物理中的符号“F”相统一,地质版教材中用于表示力的符号有些地方是用“P”来表示的,有些地方是用“F”来表示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如果能统一写法,这样对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对教材的理解就容易一些,没有必要去设置障碍让学生重新去记忆这些符号,而能用熟悉的符号与熟悉的“力”的分析去理解教材,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3、图片与图例在教材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图片与图例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源泉,它既是一种内容丰富的直观教具,也是通用技术学科所拥有的一种特殊语言。

通用技术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据课文内容,编排了大量教学图片与图例。

这些图片和图例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和,相得益彰,这对培养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理解通用技术的某些含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质版教材中的少许图例是值得修改的。

有些看不懂,所给提示太少。

如“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27页的“图1-44桁架桥示意图”,相应的说明太少,有些看不出其意图。

这样的图例还有如第19页“图1-34”等多处,均有这样的不详之处。

还有就是图例与文字叙述有些出入,如第33页“图1-53壁挂式简易衣帽架”就是这样。

第34页“图1-54秋千设计参考图”画得不太科学,立体视觉效果不是很好,甚至于有些视觉上的错误。

4、“流程”是通用技术课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如何将此知识点用合适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流程的涵义及其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如果能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质版教材中在“第一节了解流程”中引用的两个例子是“【实例2-1】马铃薯的播种流程”和“【实例2-2】冲印照片的工作流程”,第一个实例可能还说得过去,对农村学生可能还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对于第二个实例,就有些遥远了。

因为随着照片冲印技术的发展,冲印黑白照片早已在市场里消失了,现实中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其原料等东西普通市场上已不存在了。

所以,这样的实例并不适合现在的教学。

在我们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选用适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如做饭做菜烧水、服装生产流程等学生常见的实例,或是带学生到当地工厂了解某一工件制作流程,或是学生自己列举实例,来作为教学例子。

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要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会这样的流程操作,而是要学生理解流程的涵义。

所以,笔者认为教材编写中所选的实例应该是简单易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更合理一些。

而作为通用技术教师,也可以参考其他版本中的流程实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依据当地学生实际,用最能使学生理解的实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5、同样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是专业人员,工业上的某些流程并不适合学生来学习。

如“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分析”中的两个实例,一个是“【实例2-1】洗衣机是怎样把脏衣物洗干净的?——洗衣机工作流程分析”,一个是“【实例2-2】奶粉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奶粉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前、后两个实例各用了近四页的篇幅进行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面,相对所有普通高中生来说,是大大地超过了学生现有知识与该流程目标教学的要求的。

因此,教材如何选用实例,如何用贴近学生生活与经历的实例,如何让全体高中生能较快地理解流程的概念与涵义,并如何把流程的知识技能掌握,是值得教材编写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6、如何处理课文中的某些内容:如讲单杠的受力发生形变,教学中如能用单杠的比赛视频,特别是那些慢镜头,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单杠的受力变形,比用更多的语言效果要好得多。

这当然是教材不能达到的手段,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却要常用,并把我国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展示给学生,如神六、神七的发射,当教师的应该及时关注,在讲“技术需要综合知识”时,把“嫦娥一号”发射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其效果是语言无法达到的。

三、地质版《通用技术教材》理论与实际有些脱节地质版通用技术教材的必修1与必修2中,都没有相应的习题供学习练习。

象文化科目都要在课文后设置不同类型的练习,以便让学生将知识在练习中加深、理解与掌握,可以说任何知识的习题都能起到知识巩固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

从近几年通用技术的考查题目来看,将通用技术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还是要有一定的练习过程才能达到目的。

所以,我认为地质版通用技术教材的编写,还是应该将相应的练习加上去的。

四、针对教材的不足,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并补充内容由于教材编写者也是第一次编写这样的内容,难免有考虑不周到之处,另外,教材编写者的知识面也并不见得非常全面,加上我国通用技术教材在这套教材编写之前,是个空白,可以参考的书籍少之又少,国外的教材可能又不是很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教材编写不足之处完全可以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