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为历年简答题★为历年论述题1、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P:11~121)有助于我们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的观念,指导高等教育时间,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3)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2、中世纪大学的局限与意义P:20局限性:1)浓厚的宗教性质;2)组织和纪律上松散性;3)教学上的繁琐性。

贡献:1)中世纪大学是历史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独立形态高教机构,为西方近代高教的发展开辟了源头,提供了框架;2)孕育了近现代高教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要素,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培育了近现代大学的独立品格。

3)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经验,为近现代高教中一系列教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P:24提出两条最基本原则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学术自由的原则。

洪堡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另外还强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极好材料。

4、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44~50作用内容: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教发展方向;2)阶级关系规定高教发展的利益追求;3)政治任务影响高教的发展重点;4)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教发展的主要环节;5)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高教机会的扩展;6)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作用性质:直接制约、间接性和交织融合。

5、◆◆◆★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52~56(一般关系和特殊关系)高教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

(一般关系)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规模;2)经济制约高教发展决策;3)经济制约高教结构的完善程度;4)经济促进高教终身体系的形成。

特殊关系:1)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高教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高教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教发展进程、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计划的调控。

6、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P :58~611)促进了新的高教职能的产生,拓宽了高教发展空间;2)改变了高教专业设置,极大地丰富了高教内容;3)改革了高教的层次结构;4)促使高校强化科学研究;5)强化了高等院校于产业的联系;6)提升了高教的社会地位,为高教的发展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

7、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作用P :65~671)基础教育质量制约高等教育质量;2)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

8、高等教育的政治价值P :68~71(一)促进社会政治延续1)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2)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二)推进社会政治生活1)高教通过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水平而使管理趋于科学化;2)高教可以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从而增加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三)促进个体政治化社会。

9、◆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P :71~731)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33%归因于教育,贝克尔)2)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10、◆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P:74~76高教在构成文化本体与传递、深化文化方面有特殊价值。

(一)大学亚文化;(二)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改造和创新方面。

11、◆★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知识改变命运”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何种价值?为什么?)高教的个人价值即高教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2)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3)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4)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12、◆为什么说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P:79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最古老的职能。

2)中世纪大学的文法神医都是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而设立的。

3)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一直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4)高等学校培养着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各层次专门人才。

13、◆怎样理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一职能?P:811)高校服务社会的对象是全面而广泛的;2)高校服务社会的组织形式呈多样化热点;(教师个人、院校、高校之间、高校企业间开展的社会服务)3)高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也是高校自身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

14、◆◆高等学校的职能P :79~82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②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既是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③为社会服务是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付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15、◆◆高等学校教育对象身心的特殊性P:861)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2)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丰富的知识面;3)具有较好的品德修养;4)具有较为远大的理想;5)面对的压力较大;6)心理成熟度还不够高。

16、◆高等教育目标的作用(意义)P:89①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②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③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

17、◆◆★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内涵P:901)社会本位认为教育的目的应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别无目的。

2)个人本位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生来就有生长和发展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其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3)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从本质上看,个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

4)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其实质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同时,反过来说……。

18、◆高等教育目标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P:91~931)心与身的关系,即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2)德与才的关系,即道德品质与才智的关系(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关系);3)品德素质内部的社会性品德与个性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4)才智素质内部的知识、智力、能力的相互关系。

19、◆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征P :1141)高校课程专业性;2)高校课程探究性;3)高校课程前沿性。

20、◆◆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的具体内容P :114~117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1、高等学校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120~1211)科学性;2)量力性;3)满足性;4)过程性;5)经济性原则。

22、★教学过程一般规律(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过程一般规律的理解。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

23、◆怎样理解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P:125~1261)教学过程中的对象不同,它是以他人或前人已发现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对象,主要是书本知识;2)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不同,教学认识活动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再发现过程);3)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过程是有时限的,学生在认识内容和路线上的确定性,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可控过程。

24、◆怎样理解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P:126~127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配合,共同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是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结合的活动;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不仅体现在认识方面的交流和分享,还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25、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P :128~1301)专业性:高校教学是以专业为基本教育单位进行的;2)独立性:师生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3)创造性:高校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事科研研究有所创造的过程;4)实践性:高校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26、★★★★★★★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①结合任教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②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应遵守哪些原则?联系专业实际详细论述其中2条或3条原则;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述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④“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是高校教学中必须贯彻的重要教学原则,请结合所任教学科或所学专业对该原则加以论述。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四)理论联系实际(五)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六)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七)博与专相结合(八)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用过程教育代替结论教育;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环境;把研究列为考核学业重要指标)以上八条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必须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简答、论述)(一)1)科学性是指教学给予学生的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反映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要符合青年的特点;2)思想性是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基本要求是:3)确保教学的方向性与科学性;2)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3)充分发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4)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独立思考的品质。

2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 :134 ~135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正确理论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教材,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形成对职业和专业的正确见解和信念,反映了知行合一规律。

28、◆◆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P :141(一)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对象;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二)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

29、◆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P :143~1441)教学活动小规模化;2)教学活动短学程化;3)教学场所多样化。

30、◆◆◆◆◆备课及其基本要求P :144备课是教师为教学做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平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一堂好课需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气氛活跃。

31、问答法(或讨论法)及其具体要求P :150~152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巩固一支获取新知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问题须表达清楚、准确,简明扼要;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讨论法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