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xx县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综述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原则 (2)三、规划范围 (2)四、规划期限 (2)五、规划依据 (2)第二章现状分析 (5)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5)二、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 (6)三、商贸服务业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10)第三章发展环境与条件分析 (14)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4)二、政策环境分析 (15)三、区域发展环境 (15)四、发展条件分析 (17)五、结论 (19)第四章国内商贸服务业先进城市经营业态分析 (20)一、国家“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重点业态 (20)二、成都市服务业发展重点业态 (20)三、合肥市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2)四、襄阳市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2)五、泸溪县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3)六、小结 (23)第五章总体思路及目标 (24)一、指导思想 (24)二、发展目标与定位 (24)三、发展思路与推进战略 (25)四、空间布局 (26)第六章商贸服务业主流业态规划建议 (28)一、批发与零售 (28)二、住宿与餐饮 (28)三、居民服务业 (29)四、金融及商务服务业 (30)五、休闲娱乐业 (31)六、电子商务 (32)七、健康与养老服务 (33)八、农村服务业 (33)九、现代物流业 (34)第七章城市商贸服务业网点规划及布局 (35)一、大中型商业网点建设 (35)二、专业市场发展建设 (43)三、社区商业、农贸市场等建设 (45)四、住宿及酒店业 (47)第八章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及主要任务 (48)一、发展思路 (48)二、总体目标 (48)三、重点任务 (48)四、乡镇商贸服务业规划 (50)第九章重点建设项目 (53)第十章规划保障措施 (60)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协调机制 (60)二、落实规划布局,优化整合资源 (60)三、集聚重点项目,推动项目招商 (60)四、加强主体培育,提升流通组织化程度 (60)五、强化综合监管,营造良好环境 (60)六、配套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61)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61)第一章规划综述一、规划背景商贸服务业是指与企业商务贸易活动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以及物流业、典当业、拍卖业和部分娱乐业等其他服务业。
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作用明显,对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有利于巩固提升市场发展优势,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制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宏观调整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经济向内需消费、投资及出口全面拉动,经济将逐步迈入“服务化”时代。
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以消费为主的需求结构和以三产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过去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会在消费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自主创新驱动下“恢复式”发展,使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
十八大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引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国家十三五规划意见要求,将服务业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安排意见》、《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为深入实施多点多级支持发展战略,夯实商务发展跨越的底部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四川省商务厅提出《关于加快县域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上述一系列指导文件的出台,对xx 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提供了强有力地政策支撑。
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服务业发展,在项目实施、资金扶持、加快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全县商贸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张,便民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对xx县税收、就业、城乡居民增收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大。
但同时,也存在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商贸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等问题。
为充分适应x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规范商贸服务业建设,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商业网点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xx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xx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重点做好全县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引领服务业发展。
二、规划原则(一)前瞻谋划,适度超前。
充分考虑县域总体规划和政策环境因素变化特点,坚持以发展为主线的方针,尤其要考虑到信息技术进步对商贸业的影响,以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化理念,比照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规划,打造全县商贸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随着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条件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商贸服务业规划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及时调整商业网点的业态结构和规模结构,优化商业网点特别是大中型商业网点的布局。
(三)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xx县商贸服务业规划,必须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要求,重点做好县城核心商业中心、片区商圈、社区商业网点、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农贸市场、物流基地等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同时做好主要乡镇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以打造县域商贸流通服务亮点。
(四)整体协同,相得益彰。
商贸服务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必须在《xx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遵循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确定县域商业发展规模、布局和结构,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规划范围xx县域所辖15镇3乡全部行政范围,核心区域为县城xx镇。
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年—2025年,其中,近期规划为2015年—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1年—2025年。
五、规划依据(一)主要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4.《国家零售业态分类标准》(GB/T18106-2004);5.《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6.《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SB/T10455-2008);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9.《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10.《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2〕47号);11.《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12.《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13.《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290号);14.《关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08年);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16.《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2〕71号);17.《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委发〔2014〕10号);18.《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加快县域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商综〔2014〕10号);19.《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宜府发〔2008〕9号);20.《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三个示范县”的意见》(江委发〔2013〕10号)。
(二)相关规划。
1.《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2.《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发改地区〔2011〕1124号);3.《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4.《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商贸发〔2011〕67号);5.《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川办发〔2011〕87号);6.《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7.《宜宾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8.《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宜府函〔2011〕77号);9.《宜宾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20年)》;10.《宜宾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规划(2013—2020年)》;11.《四川省宜宾市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3.《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国家其它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与政策性文件等。
第二章现状分析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xx县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域东部、四川盆地南缘,是宜宾东大门,市域东部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县城东达泸州市区水路56公里、陆路61公里,西至宜宾市区水路67公里、陆路(经长宁)约80公里,北距自贡市108公里,处在宜宾、泸州和自贡三市的技术经济强辐射圈内。
全县幅员面积888平方公里。
总人口56.08万人,辖15镇3乡、282个行政村、14个农村社区、2032个村民小组、28个社区(包括县城及各乡镇)、121个居民小组。
县城xx镇位于县境中部,滨临长江,城区跨长江、淯江分组团发展,现状用地总面积8.59平方公里,县城现状建成区周边可供发展的用地主要有小坝片区以及江北新城。
依托良好的区位以及交通优势,随着宜宾市产业外迁的推动、新一轮城市总规的实施以及xx积极融入沿江经济带的发展,xx县坚持“东进--西拓、南延--北跨”的空间发展战略,必将成为宜宾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物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