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江苏各市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
2015江苏各市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
(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ABC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过线段AB上一点P,作PM∥x轴,交抛物线于点M,点M在第一象限,点N(0,1),当点M的横坐标为何值时,MN+3MP的长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2015年江苏南京8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且DC=DE.
(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将线段DG与线段BE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2.(2015年江苏连云港14分)如图,已知一条直线过点(0,4),且与抛物线 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横的坐标.
7.(2015年江苏泰州12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cm,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动点,且AE=BF=CG=DH.
(1)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2)判断直线EG是否经过一个定点,并说明理由;
(3)求四边形EFGH面积的最小值.
8.(2015年江苏泰州14分)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像与 轴、 轴分别相交于点A、B,点P在该函数图像上,P到 轴、 轴的距离分别为 、 .
(1)∠ABC的度数为▲°;
(2)求P点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与原点O不重合),使得以Q、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相似,且线段P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2015年江苏苏州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cm,AB=bcm(a>b>4),半径为2cm的⊙O在矩形内且与AB、AD均相切.现有动点P从A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B→C→D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到达D点时停止移动;⊙O在矩形内部沿AD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O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与⊙O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
6.(2015年江苏徐州3分)用一个圆心角为90°,半径为4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
7.(2015年江苏盐城3分)设△ABC的面积为1,如图①将边BC、AC分别2等份, 、 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 ;如图②将边BC、AC分别3等份, 、 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 ;……,依此类推,则 可表示为▲.(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 为正整数)
12.(2015年江苏宿迁3分)当x=m或x=n(m≠n)时,代数式 的值相等,则x=m+n时,代数式 的值为▲.
13.(2015年江苏镇江2分)如图,△ABC和△DBC是两个具有公共边的全等三角形,AB=AC=3cm,BC=2cm,将△DBC沿射线BC平移一定的距离得到△D1B1C1,连接AC1,BD1.如果四边形ABD1C1是矩形,那么平移的距离为▲cm.
江苏省13市201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1.(2015年江苏连云港3分)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1.(2015年江苏连云港12分)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 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
(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
10.(2015年江苏淮安3分)将连续正整数按如下规律排列:
第1列
第2 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1行
1
2
3
4
第2行
8
7
6
5
第3行
9
10
11
12
第4行
16
15
14
13
第5行
17
18
19
20
………
若正整数565位于第 行,第 列,则 =▲.
11.(2015年江苏南通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都在﹣1和0之间(不包括﹣1和0),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2015年江苏连云港3分)如图,在△ABC中,∠BAC=60°,∠ABC=90°,直线l1∥l2∥l3,l1与l2之间距离是1,l2与l3之间距离是2,且l1,l2,l3分别经过点A,B,C,则边AC的长为▲.
2.(2015年江苏南京2分)如图,过原点O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y1,y2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分别交于点A、B,且A为OB的中点,若函数 ,则y2与x的函数表达式是▲.
(1)求点C的坐标;
(2)设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D.
①若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且△ACD的面积等于3,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②若CD=AC,且△ACD的面积等于10,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0.(2015年江苏无锡10分)如图,C为∠AOB的边OA上一点,OC=6,N为边OB上异于点O的一动点,P是线段05上一点,过点P分别作PQ∥OA交OB于点Q,PM∥OB交OA于点M.
(1)若∠AOB=60º,OM=4,OQ=1,求证:05⊥OB;
(2)当点N在边OB上运动时,四边形OMPQ始终保持为菱形;
①问: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求出其取值范围;如果不变,请说明理由;
②设菱形OMPQ的面积为S1,△NOC的面积为S2,求 的取值范围.
11.(2015年江苏徐州8分)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居民家庭每月用水量划分为三个阶梯,一、二、三级阶梯用水的单价之比等于1︰1.5︰2.下图折线表示实行阶梯水价后每月水费y(元)与用水量xm³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线 段AB表示第二级阶梯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A. B. C. D.
8.(2015年江苏扬州3分)已知x=2是不等式 的解,且x=1不是这个不等式的解,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2015年江苏常州2分)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是【】
A. cm2B.8cm2C. cm2D.16cm2
10.(2015年江苏淮安3分)如图,l1∥l2∥l3,直线a、b与l1、l2、l3分别相交于点A、B、C和点D、E、F,若 ,DE=4,则EF的长是【】
A. B. C. D.
11.(2015年江苏南通3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弦AD平分∠BAC,交BC于点E,AB=6,AD=5,则AE的长为【】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
5.(2015年江苏无锡3分)如图,Rt△ABC中,∠ACB=90º,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
A. B. C. D.
8.(2015年江苏扬州3分)如图,已知△ABC的三边长为 ,且 ,若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 将 △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设图中的小三角形①、②、③的面积分别为 ,则 的大小关系是▲(用“<”号连接).
9.(2015年江苏常州2分)如图,在⊙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B=3,AD=5,∠BAD=60°,点C为弧BD的中点,则AC的长是▲.
(1)如图①,点P从A→B→C→D,全程共移动了▲c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①,已知点P从A点出发,移动2s到达B点,继续移动3s,到达BC的中点.若点P与⊙O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s时间内圆心O移动的距离;
(3)如图②,已知a=20,b=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到达⊙O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1在矩形对角线BD上),DP与⊙O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
6.(2015年江苏徐州3分)若函数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
A. B. C. D.
7.(2015年江苏盐城3分)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CEFG,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E→F→G→B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B时停止(不含点A和点B),则△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A. B. C. D.
3.(2015年江苏苏州3分)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B=2km,从A测得船C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测得船C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离海岸线l的距离(即CD的长)为【】
A. kmB. kmC. kmD. km
4.(2015年江苏泰州3分)如图,△ 中,AB=AC ,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 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
A.2.5B.2.8C.3D.3.2
12.(2015年江苏宿迁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3,0),点P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若△PAB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
A. 2个B.4个C. 5个D. 6个
13.(2015年江苏镇江3分)如图,坐标原点O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顶点A的坐标为(1,t),AB∥x轴,矩形 与矩形ABCD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点A′,B′分别是点A,B的对应点, .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m,n是实数)无解,在以m,n为坐标(记为(m,n))的所有的点中,若有且只有一个点落在矩形 的边上,则 的值等于【】
(1)求证:∠A=∠AEB.
(2)连接OE,交CD于点F,OE⊥CD.求证:△ABE是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