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与控制

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与控制

C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与控制第三章C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目前存在的风险3.1 C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情况3.1.1近三年业务情况C银行广东省分行在2008年专门在省分行成立了中小企业客户部,中小企业客户部从原来的公司业务部分离出来,这也体现了C银行广东省分行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也是从市场上看到了商机,决心把中小企业业务放在了战略位置上。

经过几年的业务发展,中小业务整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以近三年信贷余额为例,C银行广东省分行在2009年小企业信贷余额为183.66亿元,2010年信贷余额为298.05亿元,2011年信贷余额为456.52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58.47 亿元,增长率达153%,比2009年增长了272.86亿元,比2009年增长率达249%。

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实行的是分期还款的方式,所以每年均有大量的还款额,如果不考虑还款因素,光考虑投放的话,以2011年为例,单小企业投放就几乎和当年的信贷余额持平,投放额达426亿元。

从小企业户数角度,C银行广东省分行2009年为2906户,2010年为4483 户,2011年为6271户,其中2010年比2009年增加1577户,增长率达154%,2011年比2010年增加1788户,增长率达140%。

可以说,近几年来,C银行的小企业信贷余额增长率都在150%以上,户数增长率也都在140%以上,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以2011年为例,在有信贷余额的18个大行业分类中,各行业的信贷余额分别为:制造业219.2亿,批发零售业153.1亿,建筑业28.7亿,其他行业中超过了4亿元的行业分别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2亿,交通运输7.8亿,住宿和餐饮业5.7亿,农、林、牧、渔业4.1亿,而剩下低于4亿元的11个行业余额总共为23.7亿。

可以看到,排在前三大行业的信贷余额已接近总余额90%。

在所有行业中,信贷余额占比最高的是制造业,一则制造业的融资需求相对比较旺盛,二则制造业属实体经济,经营情况相对容易考察,而且大部分融资企业都有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固定资产,符合银行融资的抵押担保要求,能够满足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

三则也一定程度体现了C银行政策上对实体经济的倾斜。

但这类行业企业如果从事的是存代工企业又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优势,就较容易给市场冲刷掉。

信贷余额位于其次的是批发零售业,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流通领域行业,这些行业主要是进行国内外贸易、流通渠道的搭建、销售等,这些行业的资金周转与贸易结算方式、贸易流转速度、产品品牌影响力以及交易对手的实力和诚信密切相关。

目前的批发零售业已逐步大量延伸到了专业市场领域,呈集群化发展势头。

这些专业市场客户的最大特点就是交易频繁,现金流较为充足,相对较符合银行短期贷款门槛。

但在批发零售业中也仍不乏有单一贸易公司,由于企业自身依托的是中间商交易,又没有形成像专业市场客户的基地效应,因此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及两头交易对手的影响。

3.1.2评级结构情况在C银行,小企业评级划分为10个级别,分别为aaa、aa+、aa、aa-、a+、a、a-、b、c、D。

小企业信用评级流程包括初始评级(R1)、系统评级(R2)和最终评级(R3)三个阶段。

首先根据财务风险、账户行为和定性评价结果,系统计算出客户最终评级分值和违约概率(PD),并对应主标尺得到初始评级(R1);其次录入特例调整事项,并以此为依据对初始评级(R1)进行调整,确定系统评级(R2);最后客户评价人员提出客户等级建议及理由,报评级审核人员确认或有权审人审定,确定最终评级(R3)。

在C银行基本除了办理“速贷通”和低风险业务无需评级外,办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均需按照其基本情况及财务报表通过评级流程三阶段对企业进行评级。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无论aaa还是aa级,客户数占比从2009年开始近三年基本都在逐年上升,其中aaa 的客户数近三年增长势头要大于aa级客户,aaa级客户从2009年的8.63%跃升到2011年的22.88%,已接近2011年aa级客户的24.48%水平,同时aaa级客户和aa级客户合计占比已接近中小企业信贷客户数的一半。

证明C银行近几年在业务发展的同时,还是加强了业务引导,特别是在客户准入门槛上引入了评级的因素,对客户经理的客户筛选提出了相对更高要求,但同时也不排除客户经理主观上为了信贷便利而对评级实行上调。

3.1.3 C银行目前的主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品种C银行目前较为常用的有三大业务品种,分别是速贷通,成长之路,联保联贷。

1.“速贷通”业务,是指建设银行为满足小企业客户快捷、便利的融资需求,对财务信息不充分的借款人不进行信用评级和一般额度授信,在分析、预测企业第一还款来源可靠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提供足额有效的抵(质)担保而办理的信贷业务。

“速贷通”业务只适用于小企业客户,但对已纳入集团客户授信的小企业客户不得办理新的“速贷通”业务,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不允许办理“速贷通”业务。

“速贷通”业务的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且不超过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的30%。

因此“速贷通”一般适用于小额的中小企业贷款,并且重点关键在于看其是否拥有足额有效的抵(质)担保。

该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的殊荣,之后还连续两年被《亚洲银行家》杂志评为“最佳中小企业银行产品”、“最佳小企业服务产品”。

2.成长之路。

该产品则是对于信息较充分、信用记录较好、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成长型小企业,在进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并经授信后办理的信贷业务。

在实际操作中,“成长之路”是作为“速贷通”的重要补充,比如超过2000万贷款额,或者担保公司的评级较低不允许办理“速贷通”的贷款担保,又或者“速贷通”的办理期限已超过3年的中小企业融资一般都在无法办理“速贷通”的情况下选择“成长之路”的方式办理。

3.联贷联保。

主要是指若干借款人自愿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贷款额度,向银行联合申请贷款,每个借款人均对其他所有借款人因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产生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银行籍此发放的一定额度贷款的业务。

每个借款人均对其他借款人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产生的全部债务连带保证责任。

一般会结合联合体成员的资信状况,要求借款人按贷款额度一定比例的自由资金存入银行指定的保证金账户作为质押。

对于联合体中的小型企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须对联合体贷款总额度承担个人连带保证责任;对联合体中的中型企业,贷款行可根据企业风险状况要求提供个人连带保证责任。

该产品由于无需任何的抵押物,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信用类的产品,因此这一类产品对于客户经理的客户群体选择和客户的资信及实力调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1.4 C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情况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实行了贷款风险的分类管理。

按贷款风险的不同特征把贷款划分为五类,为正确识别并有效防范我国银行风险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贷款风险分类是指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能获得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的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在比较各国分类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明确规定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将贷款按风险程度划分为五类,即正常级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

后三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

由上表可以看到,近几年里,2010年的不良贷款余额最少,为2.9亿元,2011年不良额比2010年略增长了4000多万,但在2012年10月份不良额突飞猛进增长到了6.9亿;从不良率看,2009年到2011年明显呈下降的趋势,这也是得益于中小企业贷款份额越做越大,通过做大了分母稀释了分子的占比,虽然2011年比2010年不良额有所增长,但不良率则不升反降了。

但在2012年10月,不良率却是有了明显抬头的态势,从2011年底的0.74% 一路飙升到了1.36%,并且还继续有向上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从2011年开始,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也影响到国内企业,实体经济明显有下滑态势,部分实力不是特别强的企业容易受到上下游的拖累,最后资金链开始断裂从而形成违约。

同时,部分担保公司也受此经济环境影响,再加上华鼎事件发酵之效应,担保公司代偿能力也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占用客户资金的担保公司资金链产生断裂,使银行的不良额出现冒涨的趋势。

3.2来自企业的风险3.2.1财务核算不规范引发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出于其各项成本的考虑,尤其是税务上的考虑,往往在财务核算上不按规范来办,大量的企业公私不分,公司的账款喜欢从私人账户上走账。

据统计,C银行广州B支行180户的小企业贷款户中,其主要结算通过私人账户走账的比例高达80%。

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基本都是根据老板的个人意愿作账,导致出现了有的企业会计基本不设帐,平常就是只有出货和收款的凭据,回款则自动对出货进行钩销;有的虽然设账,但账目不健全甚至建账混乱,非但不依据会计法则进行核算,甚者还对原始凭证擅自进行篡改;有的企业对收入进行选择性入账,明收明入,暗收则不入。

有的企业将收入长期挂在“应收账款”项下,以此减少收入的核算;而那种销售收入尽量少入账,销售成本则多入账,以达到偷逃国家税款的目的在中小企业群中可谓比比皆是。

中小企业的报表普遍都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也经不起会计师事务所的正规审计,因此单凭报表银行难以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准确的判断。

银行对企业的了解也多只是从与企业法人代表的交流中得到的。

中小企业一方面经营透明度较低,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而另一方面自身往往都有规模小,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经营方式过于灵活,经营状况不稳定等特点的先天不足,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会陷入一种对企业自身信用缺乏深入有效辨别的局面。

3.2.2经营的个人中心化引发的道德风险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基本主要依赖于企业法人的个人素质,因此较大程度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如果一些中小企业的法人代表、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就会出现一些虚假注资,让财务人员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

还有就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信用较差,有的从贷款伊始就根本存有逃废债务的想法,压根不想还款;有的则是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贷款时,股东集体逃走,C银行在2012年就出现过某联保体贷款逾期不偿还的个案,由于该联保体成员经营出现困难,于是集体跑路逃废债,涉及金额近2000万元。

有的则是在经营过程中违反合同的约定,存在刻意偷税漏税等现象,这些都属于中小企业贷款中的道德风险,这样给贷款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3.2.3私自改变贷款用途引发的监管风险银行贷款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审核管理就是贷款的用途,用途的背后连带了许多的信息,包括了贷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及额度期限设置是否合适等等,因此银行贷款必须依照用途进行使用,银监会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就是重点针对了贷款用途,防止贷款挪作他用而制定的规章,银行在贷款发放时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