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 文综 Word版含答案

【2015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 文综 Word版含答案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I卷注意: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2.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A.秸秆——燃烧——能源 C.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B.秸秆——原料——造纸 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图2为我国某地区1985年和2000年城市、交通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城市数量增多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增多 D.城市人口比重提高4.影响该地区西部交通线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形崎岖 B.暴雨频发 C.冻土广布 D.矿产稀少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

图3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左图)和消费(右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1980年至2005年我国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6.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图4为欧洲南部波河流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5中,能正确表示波河年径流量变化的是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8.波河流域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平原面积小 B.热量条件差 C.雨热不同期 D.土壤贫瘠图6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山地的走向是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南北走向10.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A.由南向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D.由东向西减少图7为东北亚地区≥10℃积温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图中M、N两地≥10℃积温不同的原因是A.M地海拔低,气温高,≥10℃积温大于N地B.M地夏季多阴雨天气,气温低,≥10℃积温小于N地C.N地受沿岸暖流影响大,气温高,≥10℃积温大于M地D.N地气候海洋性强,夏季气温较低,≥10℃积温小于M地12.当M地北京时间19时30分日落时,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A.0°,7.5°E B.23.5°N,7.5°EC.0°,30°E D.23.5°N,30°E第II卷注意:本卷共2题,共52分。

13.(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地形、矿产(图8)和交通、人口密度(单位:人/km2)(图9)图。

材料二衡阳与同纬度东部沿海城市福州1月气温(单位:℃)比较表。

(表1)材料三灰霾(又称霾)是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除与污染物的排放有关外,还与大气运动、降水等天气现象有关。

图10为长沙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的季节变化图。

(1)据材料一,描述湖南省人口分布特点。

(6分)(2)据材料一、二,与福州相比,说出衡阳1月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3)据材料一,分析湖南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8分)(4)据材料三,简述一年中长沙夏半年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天气原因。

(8分)14.(22分)下面三图分别是中亚部分地区地形图(图11)、水资源分布图(图12)和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率是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图(图13),读图回答问题。

(1)与我国松花江比较,说出锡尔河在水量、含沙量和径流年际变化方面的差异。

(6分)(2)简述该地区水资源与耕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组合状况,并分析形成的自然原因。

(10分)(3)阿尔河、锡尔河流域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地,你认为该地区能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试简述理由。

(6分)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统治者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这实际上就是A.俸禄制的雏形B.租调制的雏形C.均田制的雏形D.迁都洛阳的先声2.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D.地方自治的市镇3.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4.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5.根据图1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6.图2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

它意在讽刺“蒋政权”A.背叛国民革命,背信弃义B.围剿工农红军,手足相残C.实行消极抗战,国土沦丧D.坚持独裁内战,自取灭亡7.2014年以前,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度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

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C.《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D.香港回归交接仪式8.以下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

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9.1982年,浙江义乌宣布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并宣布“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一两年间,这个不通铁路、没有工厂、资源匮乏的小城,迅速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小商品专业市场。

这反映出①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权力下放的原则②基层干部群众的改革创新精神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意向④义乌已成为全国贸易网络的核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梭伦改革把解决“六一汉”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有益于①维护平民的公民身份②削弱小农经济③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④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12.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B.建立民族教会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D.清除神学束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52分。

13.(30分)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

据材料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

(4分)材料二两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使“今骧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千年土地八百主”,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

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

于是,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

按照宗法制度,在祠堂祭祀中应当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

但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

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所以引起了当时卫道之士的批评。

(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原因,(6分)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宗法家族制度发生的变化。

(2分)材料三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3)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

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违背了这一原则?(4分)应怎样修改,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4分)材料四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修谱、续谱之风在各地悄悄兴起。

近二十年尤其是2000年后的近十年中,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

新修族谱中,妇女也可填名入谱,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入谱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娃子嗣的“名分”、因族产祀田归属争得你死我活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