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课《陈情表》·导学案

第7课《陈情表》·导学案

河南郸城一高高二学案编写:张建民校对:语文组第7课陈情表【晨读】美丽的感动(白云)感动就像一朵花,只要喜欢,就会闻到它的芬芳。

有一种感动,仿佛瀑布向崖底匆匆奔涌,黄钟大吕般响亮的脚步裹挟着勇猛的热风,刮走了犹豫,给你力量去追逐成功。

有一种感动,如溪流在山谷蜿蜒,当所有的人都像蝴蝶离你而去,它们淌过你心灵的索道不改初衷。

有一种感动很华丽,那是用金子镀亮了你的岁月;有一种感动很平凡,那是生命暗淡时拂过内心的一缕春风。

生活太多难以排解的无奈和缺憾,不要拒绝感动,不要辜负感动,相信没有永远阴沉的天空。

历史在前进,但每个人都在重新开始。

删去缺乏感动的记忆,一生就变得高潮迭起,意蕴无穷;春季播撒的不再是伴着泪水的谷种,秋天收割的也不再仅仅是梦中的风景。

美丽的感动,请怀着对生活的敬意去读懂。

【预习】【基础梳理】一、字音辨识闵.凶()愍.臣()祚.薄()茕茕.()床蓐.()陨.首()逋.慢()拔擢.()优渥.()二、通假举要1.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三、一词多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听臣微志,庶刘侥幸()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感秋》)()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行拂乱其所为(《孟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既无叔伯,终鲜兄弟()芳草鲜美(《桃花源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四、词类活用1.臣少多疾病..()2.臣少仕.伪朝()3.历职.郎署()4.谨拜表.以闻()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7.则刘病日.笃()8.内.无应门五尺之僮()9.具以表闻.()1.见2.志3.行4.鲜10.夙遭闵凶..()11.猥以微贱..()12.则刘病日笃.()1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五、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3.臣之辛苦..。

古义:今义:辛劳苦累。

六、文言句式1.今臣亡国贱俘。

()译文: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3.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译文:【相关知识】1.作者名片西晋文学家——李密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文学家,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东。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

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2.背景资料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

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

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

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

晋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

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

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

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

3.文体知识表表,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①。

臣下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四岁那年,舅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让她改嫁。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①“夙遭闵凶”在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作者遭遇了哪些“闵凶”?提示:总写作者悲惨的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从小丧父又体弱多病,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下小的时候经常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险衅: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苦伶仃,一直到成人自立。

灾难祸患。

指命运坎坷。

夙:早。

这里指幼年时。

闵凶:忧患。

背:背弃。

指死亡。

舅夺母志:指由于舅父的意志侵既无叔伯,夺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

成立:长大成人。

既没有叔叔伯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也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孤单没依靠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未曾废离。

③祚:福泽。

儿息:儿子。

期功强近之亲: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指比较亲近的亲戚。

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应门五尺之僮:指照管客来开门等事的小童。

茕茕孑立:生活孤单无靠。

吊:安慰。

婴:纠缠。

蓐:通“褥”,褥子。

废离:废养而远离。

层解: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为下文“愿乞终养”做铺垫。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些时候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④臣以供养无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没有人主,辞不赴命。

清化:清明照顾我祖母,郡的地方长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

的政治教化。

太守:官。

察:考察。

这里是推举的意思。

孝廉:当时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

刺史:州的地方长官。

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诏书特一种科目,由州推举,与后来经考试的秀才不同。

朝廷又特地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我洗马。

⑤猥以微贱,当侍为太子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担任服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遭遇,为下文“故不能废远”埋下伏笔。

作者遭受的“闵凶”有四个方面:①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②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③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④;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②作者在叙写“闵凶”时有哪些角度?提示:两个方面。

纵的方面写父死母嫁,祖母躬亲抚养,自己孤苦伶仃等;横的方面写家庭外没有近亲,内没有仆僮,强调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处境。

③文中哪些语句词语直接写其凄苦?作用是什么?提示: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④作者两次被举荐体现了他怎样的情况?提示:德才兼备。

太守推举作者为“孝廉”,这是褒德;刺史荐拔作者为“秀才”,这是称才。

⑤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表示征召的词语有哪些?提示: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以表闻,辞不就职。

拜:授官。

郎中:官名。

苦衷在奏表中上告,并推辞不去就职。

晋时各部有郎中。

寻:不久。

除:任命官职。

洗马:官名。

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

猥:辱。

谦词。

东宫:太子居诏书切峻,住的地方。

这里指太子。

陨首:丧命。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臣逋慢。

⑥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责备我有意推脱,怠慢上命。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驰⑧,则刘病日⑦笃;欲苟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要姑且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

我现在进退维谷,处境狼狈。

⑨切峻:急切严厉。

逋慢:回避怠慢。

州司:十分尴尬。

州官。

日笃:日益沉重。

苟顺:姑且迁就。

层解: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⑩,凡在故老,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有德的旧臣,犹蒙矜育,况臣孤苦⑪,特为尤甚。

且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就是仕途通达,并不想自命清高。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盘桓,有所希冀。

伏惟: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常用的敬语。

故老:遗老。

矜育:怜惜抚育。

伪朝:指蜀汉。

历职郎署:指曾在蜀汉官署中担任过郎官职务。

矜:矜持爱惜。

宠命:恩命。

但以刘日薄指拜郎中、洗马等官职。

优渥:优厚。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她的余生。

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废远。

⑫区区:形容感情恳切。

乌鸟私情:⑥哪些词语刻画了武帝的恼怒之情?提示:“切”、“峻”、“责”、“逋”,“慢”。

⑦“日”体现了怎样的情况?提示:准确表现了作者苦情日深而且祖母已为时不久的家庭情况。

⑧“奔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欲赴任就职,以尽忠报国的焦急心情。

⑨作者是如何写自己处境狼狈的?提示: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的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⑩作者为何提到朝廷“以孝治天下”的问题?提示: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⑪“孤独”一词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孤苦”一词承接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⑫本段从哪几个角度展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相传乌鸦能反哺,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之情。

层解: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臣下我今年44岁了,祖母今年96岁了,我在陛下面前尽忠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