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

(最新)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

万象国际3号楼工程









编制人:王知明审核人:潘强生批准人周东
遵义县万象广场片区棚户区改造3号楼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2013年6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施工计划 (4)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4)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
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7)
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8)
施工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深度2-7m左右。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基础施工时应使地下水位低于其基坑底标高不小于1.0~2.0m。

现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位上表面标高-1.0 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开挖深度内上部为石灰岩,下部为透水性较好的破碎石灰岩,根据基础图纸推算,需降水至基础顶-8m处,才能满促本深基坑工程正常施工的需要。

本深基坑工程情况特殊。

采用大口径管井井点降水法,进行本深基坑工程施工地下降水,地下水经沉淀池沉淀过滤后直接排入下水道管网。

二、编制依据:
本专项施工方案按照施工图纸、标准、规范参照规范性文件并结
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本分项工程施工、材料、验收规范和标准的参考依据如下: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遵义县公共卫生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基础工程施工手册》
8、《遵义县公共卫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1、管井降水为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之前的关键工序,降水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基础结构工程的施工。

2、根据工程总体工期及深基坑工程的进度安排,结合表层土质坚硬等实际情况,拟用30天完成基坑四周管井施工。

(二)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降水井、回灌井、观测井用成孔用回转钻机成孔。

1、成井工艺:成孔,成井,洗井与试抽,降水。

2、成孔:用500型的钻探设备打孔。

3、成井:成井后用清水置换泥浆,掏去底部沉渣,然后下井管填滤料。

成井质量是降水方案成败的关键,施工前项目部要制定统一的成井质量标准,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把关。

4、滤料:按设计本管井采用4#加工砂做为滤料,填充滤料时,要保证充盈系数≥1。

滤料填充后,采用粘土封口。

5、洗井:井管埋设好后,用泥浆泵抽水洗井。

洗井是成井工艺中重要的道工序,是管井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洗井采用活塞一水泵相结合方法,反复进行,直到满足洗井前后两次涌水量差值﹤10%,
水中含砂量﹤0.5%方,平均单井洗井达6h。

待抽出的水由混变清后,再换潜水泵。

6、试抽:坚持单井验收签证,没有技术负责人签证,机组不得移新井位。

验收时特别应满足抽水﹥4h,基本稳定出水量﹥150m3/d,井内沉渣﹤0.1m。

降水
抽水泵采用口径50㎜,抽水量15~30 m3/h的潜水泵。

1、水泵安装在距井底0.5 m深度,以后随着降水的进展逐渐调整泵的安装深度,降水后期可用部分井降水。

2、水泵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阀,以便控制抽水量,抽水泵安装漏电保护器。

3、基坑周围安装集水管,集水管安装分管,分管上安装阀门,和水泵用蛇皮管连接。

集水管通向地下排水井。

4、降水抽水应连续进行,避免抽抽停停,由集水管分管阀门控制抽水量,使降水井内水位保持稳定。

5、回灌与降水同步进行,回灌用降水抽出的清水,回灌井要安装阀门,以控制灌水量。

6、降水设专人负责,每天记录水位变化高度和出水量情况,并随时注意调整水泵安放高度。

7、降水井施工前,先在基坑四角各打1口井,进行试抽水,根据试抽水结果,再调整后续井参数。

8、降水在基坑开挖前5天开始。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封井技术措施
1、降水完毕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封堵井孔,避免承压水沿井孔及井壁上涌。

2、±0.000以下全部工序(含后浇带)施工完毕后,采取“以砂还砂,以土还土”的原则,封堵井孔。

(三)监测监控
1、降水前及降水过程中应对周围邻近的边坡支护结构、道路及建筑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

2、观测水准点,应设在降水范围之外,并不少于2个。

3、降水初期和开挖初期应每天观测一次,如有异常情况时,增加观测次数,当沉降和水平位移趋于稳定时,2~4天观测一次。

4、加强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理。

(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持证作业,挂牌负责,定机定人操作。

2、所有进场机械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

3、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照明,主要通道不留盲点。

六、劳动力计划:
(一)施工人员配备
健全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是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工程实行项目管理,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责。

1、施工管理网络图
管理网络图
2、劳动力进场计划
加强组织管理,根据工程需要实行例会制度。

施工班组由具有
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组成,劳动力合理调配,确保各阶段施工人员极时到位。

作业层施工人员安排16人分两个钻井作业组进行作业。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一)降水设计原则
为了避免周围设施和地面的沉降,降水井采用小深度、井间距10m,深度在15~16.0m之间。

(1)砂管井井点布置计算:
①砂管井埋设深度H :H≥H1+h+I·L
H1—井点埋设面至坑底的距离-0.30-(-8.5)=8.2m。

h—基坑中心处的坑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取1.0m。

I—水力坡度取1/10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取L=55m
H≥8.2+1.0+1/10×55=14.7 m
本工程管井深入度12m四周砂管井眼数确定为8眼(其中4眼为观测井),每个降水井下的滤管长度为8m/眼(为考虑井底面砂沉结,本工程采用滤管长度为9m/眼)。

井点布置避开道路及施工出入口,见平布置图。

观测井/降水井/回灌井
(二)降水井设计
(1)
、降水井
管井深16m ,成孔直径φ500,井管φ360。

0~5 m 、为实壁管,5~14 m 为格栅式滤管,井管顶应高出地面20㎝左右。

井管
管井大样
底部第一节管下口在下管前用混凝土堵孔,防止下端地下水从底口进入井内。

底部管周围全部用红胶泥球填实,以防井管周围水渗入管内。

格栅管外包两层100目尼龙网,网外包棕皮。

井孔回填采用2~5 ㎜豆石。

降水深度应控制在基坑底标高下1.0~2.0m。

如基坑中间增设降水井,其位置注意不应和桩位冲突,如和桩位
冲突时,作适当调整。

(2)、回灌井
为防止周边建筑物发生沉降,在基坑支护(止水帷幕)外侧,降水井点与被保护建筑物之间设置回灌井,再沿回灌井布置一条砂沟,将降水井抽出的水,适时、适量排入砂沟,再经砂井回灌到地下。

回灌井间距与降水井间距基本相同,井深8 m,成孔直径φ500,井管采用φ360格栅管,顶部2 m采用实壁管,井管高出地表20㎝。

格栅管外包40目尼龙网两层,外填2~5㎜豆石滤料。

回灌井与降水井间距一般为5-7m左右,平行设置。

(3)、观测井
坑四周布置观测井4个,观测井深度及做法同降水井, 井深15M。

遵义县万象广场片区棚户区改造3#楼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3年6月3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