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时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走之、竖心旁。

2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感受美景。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答案:①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

②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游泳稳又快(鹅)。

接下来这个可要听仔细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是什么?为什么是画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画》。

二看图说话
1 图:两个小朋友正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那高兴的样子可真让人羡慕,我们也去看看。

一分钟时间,请与你的同桌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 指名说。

(激励:谁能说的完整些?可以由远及近,把看到的都
说出来?谁能运用想象,说的更好些?)
3 点评:刚刚同学们说得好极了。

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图上有高山流水,远处有一棵棵挺拔的树木、一座座整
齐的房屋,近处还有美丽的鲜花和可爱的小鸟,美极了!
三识字
1 自由读一遍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我们请拼音朋友帮忙,读准字音。

2 初识生字。

很多同学已经读完一遍了,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的生字
宝宝需要大家认识,请你对照课文下面的生字栏,先看一遍,再从课文中找出这些生字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3 识字。

课件出示:远近还惊色听无声春人来
⑴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强调:yuan wu jin jing ting se sheng 的发音
⑵形。

学了这么多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①观察偏旁:“远”“近”,说说两个字的相同之处?
有共同的偏旁:走之。

例:还…
“惊”:左边竖心旁,右边北京的京,合在一起惊惊惊。

②编字谜:三人日下去春游——春
米上加横竖出头——来
③换一换:天——无入——人近——听
⑶意。

游戏:组词认字。

规则:选部分学生拿生字卡,教师和学生说词语,如果词中出现生字卡上的字,就高举过头读两遍。

四课中休息
五朗读古诗
1 师配乐范读。

2 指名读。

谁来试一试模仿老师读?(男同学听发音,女同学听像不像)
3 点评。

4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好多同学喜欢第一、二句,谁来告诉我喜欢的原因?
提示:很美。

读出喜欢的感觉、美的感觉。

6第三、四句同样很美,我想听一个同学先读、齐读。

提问:春天去了怎么花还在呢?人来了,小鸟却不理我们,这是为什么?——原来这是画!
7多种方式读:
① 指名分:一三、二四读,男女分读。

② 分组读:一二组读前两句,三四组读后两句。

③ 齐读。

④ 配乐读。

8背诵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11生字,学习了课文,你们快乐吗?
板书设计:
1 画
走之竖心旁
yuǎn sè jìn tīng wú shēng chūn hái rén lái jīng 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
《画》教学反思
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这堂教研课,初望向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我除了紧张还是紧张。

开学两个月了,每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我都有这样一种心情,我紧张着孩子们的状态,也紧张着自己的表现。

我深知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一堂课除了有教学任务,往往还要有对学生常规的关注与渗透,正所谓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才是一切好的开端。

每当站上讲台,透过这48双纯真的眼睛,我看到的不仅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更有着家长对孩子深情的叮嘱与殷切的希望。

新的学期无论是对学生、家长、学校还是我自己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和孩子们的成长一样,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着。

在上这堂课之前,我曾经抱着学习的心态从颜老师的课
上收获了很多,整个教案设计都是按照那节课大家集体探讨
总结的模式写成,所以正如大家对我的评价一样,整堂课的
流程很清晰:先从课文入手,找出生字进行学习,再朗读课文。

根据二会字的要求,我在识字中遵循音、形、意的模式,抓取重点难点的字音进行讲解,比如后鼻韵母与翘舌音,但
在具体操作中我还是没能摆脱求全的心理,以至于没能突出
重点,显得有些拖沓。

然后是讲解字形:你用什么方法记住
这些字呢?通过观察偏旁、编字谜、换一换的方式帮助学生
归类识记生字。

最后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组词巩固字形,了解
字义,将生字活用。

扫清了生字障碍,我就配上《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让学生做短暂的课中休息,意在将学生引入佳境,
通过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然而进入
后半节课时,剩下的时间不到10分钟,因此我的朗读指导
有些匆忙,记得当时我冒出了一个念头:将朗读指导留给下
节课吧!可是心里又有些拿不准,于是硬往下讲去,结果朗
读没能很好的按设计进行,显得有些凌乱。

我想我还需要不
断磨练随机应变的能力。

课后大家对我的课堂点评让我收获颇多,字里行间流露
着大家对我的关心与鼓励,我想我没有理由不去为之努力。

通过整理自己的记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日后指导进步:
首先,把学习的自主权放手留给孩子。

“自主”是大家对我
关注最多的,李飏校长就指出:孩子们找完生字后能不能由
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字呢?在讲字形时,让学生自主发现识记的方法会不会更好呢?的确,让孩子自主发现识字规律、总结识字方法,教师只做适
当点拨会更具启发性效果,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能让
学生自主的课堂孩子们一定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
习的兴趣。

颜老师的有句话让我非常有感触:“多让学生参与,课堂会更有意思”,有意思的课堂自然会成为孩子们每
天的期盼。

我想,要做到这一点我还得加强孩子的常规训练,让他们有倾听的习惯,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意识,我的师傅
彭老师曾告诉我:对孩子们多鼓励多表扬,及时抓住孩子们
的表现进行肯定,这样孩子们才会来神,于是听指挥就是水
到渠成的事了。

在这一点上我还要再下功夫。

其次是在教学环节的处理方面可以多下功夫钻研,,比
如识字教学中学生圈出生字与教师灯片出示生字显得有些脱节,又比如袁老师提到的识字环节拼读的广度与力度不够,
以至于到最后的朗读时出现发音不准的现象,再比如完成一
个环节的时候要稍作点拨收尾,使得各环节衔接得更紧密。

最后一个我认为需要注意的大问题是对课堂把握要更充
分些,这次将识字与朗读指导两手抓,显得有些飘了。

尽管
时间仓促的完成了朗读指导,大家还是悉心地给了我许多好
的建议,比如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文情感再做朗读指导。


李校长的话让我感触特别深刻,她说朗读训练应先做到读正
确然后再来培养感情,对于诗文的朗读可以渗透停顿、重音等,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早做准备。

说到这里时她建议我们能到高年级课堂中看看,设想你如何让你的学生具备这些能力。

这些话不禁让我陷入深思:一堂课中所包含的可能不仅仅是眼下的重点难点,更是对孩子长远的关注,从点滴渗透中将他们培养成为有自主能力的人,这让我对课堂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诸如此类的建议很多,例如多到外教的课堂感受一下,我会更放得开。

的确,在看照片的时候我也感叹自己的动作还有些拘谨,而语文正是讲究眉飞色舞,声情并茂的课堂,因此,这也是我需要虚心学习的地方。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伙伴们带给我的思考,一堂教研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都亟待我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出努力,我想有了大家的关心与鼓励,我和孩子们都会越来越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