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芦花鞋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芦花鞋》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作者介绍】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
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
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
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人物评价
曹文轩是一位有所追求的作家,他刻意追求给儿童文学以更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努力使自己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具有更丰富的审美内涵。
曹文轩对提高作品内容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尝试无疑是值得重视的。
(郑开慧评)
曹文轩一直坚守着“追随永恒”的美学承诺,反对咀嚼庸常的创作现实,通过自己的作品象证着人性智慧的高贵永恒。
曹文轩的小说以其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
他追求艺术感染的震撼效果,追求文学的永恒魅力,同时也汲取了西方古典儿童文学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悲剧精神,因而使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
(王泉根评)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搓()祈()屑()
差()折()稍()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路人一()芦花鞋一()污迹
一()雪屑一()叹息一()刺骨的寒冷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编织成鞋()。
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个片段写了()。
3.用“”画出鞋的制作过程的句子。
4.用“先……然后……再……”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本文是一篇感人的故事,写到了家庭的温暖。
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到亲人的温暖?写一写,和大家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
一、搓(搓衣服)祈(乞求)屑(不屑)
差(出差)折(折合)稍(稍微)
二、一(行)路人一(双)芦花鞋一(丝)污迹
一(蓬蓬)雪屑一(声)叹息一(股)刺骨的寒冷
三、1.:,,。
2.芦花鞋的制作工序。
3.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
那鞋很厚实,像
暖和和的鸟窝。
4.我先用针穿了线,然后找出碎布,最后把碎布缝在一起形成布口袋。
四、示例: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去承包田摘了点蔬菜,不知咋整的回来后就开始高烧。
妈妈急忙给我吃了药,然后,又给我用白酒搓,可就在她把我的衣服掀起的一刹那,妈妈嗷了一声。
原来,我的身上起了一些米粒大小的红点子。
妈妈吓坏了,立即叫上爸爸打车把我拉到了市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说我得的是紫斑症,是由于花粉或者食物过敏引起的,虽然不是太严重,也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就这样我成了小病号。
那段时间,爸爸因为要看管家里养的貉子,照顾我的责任就落在了妈妈一个人的身上。
当时,医生每天要给我挂三遍吊针,一挂就是三个来小时。
早上、中午这两次针,因病房里有人,大家互相照顾,还好打发,可晚上要打到11点多,真是熬坏了妈妈。
我每次梦中醒来,都看到妈妈坐着冰冷的板凳,趴在我的床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输液管……那一刻,我的心好酸,都是我,让妈妈的面容日渐憔悴;都是我,让妈妈的双眼布满血丝。
我哭着说:“妈,对不起!”
可妈妈却笑了,她摸着我的小脸儿说:“傻孩子,咋还和妈妈客气呢?你有病,妈妈照顾你是应该的。
只要你快快好起来,妈妈就高兴了。
”
一个多月的治疗,我的病终于好了,妈妈却瘦了一大圈。
可她却风趣地说:“没想到我
竟然减肥了!”看着妈妈久违的笑容,我的心里满是感激。
20*芦花鞋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并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教学重点】
拟定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青铜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介绍作者,了解《青铜葵花》。
本书是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力作。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
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
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下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
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
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二、走进文本,初步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的初读情况。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引导学生逐段默读课文,概括段意及小标题。
小组读,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兄妹采芦花,做芦花鞋。
第二部分:青铜坚持雪天卖鞋。
第三部分:青铜雪天卖鞋很顺利。
第四部分:青铜赤脚回家心里美。
(3)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法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巩固前面学到的小标题概括法。
同时,也利用拟定小标题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再次默读课文,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
小组交流:
1.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蓬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
点拨:抓住青铜的动作体会他的勤劳。
2.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点拨:抓住“天天、几十双”体会青铜的勤劳、能干。
3.对面屋子里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
”青铜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
点拨:抓住“坚持”引导学生体会青铜这个贫寒少年背后坚韧不拔的精神。
4.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点拨:从他的做法感受青铜的淳朴善良。
5.那人跑到青铜跟前,说:“我看到他们买的芦花鞋了,心里妤喜欢,你还有卖的吗?”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
那人失望地一摊手,并叹息了一声。
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点拨:引导学生理解“遗憾”,从青铜的心理活动和动作中感受青铜的淳朴善良。
6.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点拨:引导学生从青铜的动作中感受青铜的淳朴善良,他宁肯自己挨冻,也不忍让别人心存遗憾。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提示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以课文内容为依据,使自己的感受有理有据,培养学生细读文本、认真思考的学习能力。
四、课堂小结:青铜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推荐阅读。
课后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设计意图:
推荐阅读,让学生感受阅读之旅的快乐。
【板书设计】
20*芦花鞋
(1)兄妹采芦花,做芦花鞋
(2)青铜坚持雪天卖鞋
(3)青铜雪天卖鞋很顺利
(4)青铜赤脚回家心里美
勤劳能干、坚韧不拔、淳朴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