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住民加拿大的历史可追逆至二万七千年前的冰川期结束的时候。
育空地区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已有人类通过因为冰川退缩而显露出来的陆桥,从亚洲迁徙到此地。
这些人是否就是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或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作出判断。
但是对因纽特人语言的研究指出,他们的语言是古代亚洲语的一种,学术界称之为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在卑诗省的的史基纳河谷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至少已经在那里连续居住了五千年。
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长期靠采集、农耕或渔猎为生。
二、加拿大的发现写于十三世纪的北欧传奇声称,"红人"艾力克于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左右到达格陵兰,他的儿子在纽芬壮大的北端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定居点。
显然,斯堪的纳维亚的怀金人曾经多次横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随后欧洲的渔民也曾偶尔漂流到此地。
但是,有正式文献记载的发现则到十五世纪末才开始。
一四九四年,英国的探险家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到达了纽芬兰岛。
他发现,这里有些地方鱼群竟稠密到足以降低他的船速的地步。
一五三四年,法国人杰克。
卡第艾(Jacques Cartier)到达了对罗伦斯湾。
他发现此地盛产珍贵的毛皮。
十六世纪上半期,法国航海家多次到达加拿大东海岸,他们把这一带称?quot;新法兰西"。
直到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船长一七七六至一七七九年的航行探险之后,基督教世界才得知在洛基山脉以西还有大片土地存在。
从一七九二至一七九四年,乔志.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在测绘西北海岸线时,以蒙特利乐为基地的西北毛皮公司也在对加拿大西北的内陆进行勘察。
一七九三年,亚历山大.麦肯锡(Alexander Mackenzie)横穿了整个大陆。
一八O八年,西门。
弗雷泽(Simon Fletcher)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洛基山,发现弗雷泽河,并顺流通到达太平洋的岸边。
一七九八至一八O二年,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花了四年时间,从头到尾勘测了哥伦比亚河。
一、财富的诱惑约翰.卡波特、杰克.卡第艾和一六O三年来到加拿大的法国探险家山缪尔。
迪尚普兰,以及这些人的追随时者前往加拿大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财富,结果也确实不虚此行。
欧洲人终于发现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
加拿大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皇家港(1605年建立)及魁北克(1608年建立)完全是为了毛皮交易而设置的。
约四百年前建成的魁北市是现在北美洲唯一的一座四周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
当时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是海狸皮,因为这种毛皮最适合十七世纪的加工程序。
法国人建立的新法兰西殖民地,初期便完全依赖毛皮交易公司。
毛皮交易为印第安土著带来了许多他们前未所有的东西。
其中有日用品,有钢刀、铁斧及火枪等武器,而且还有比武器危害性更大的朗姆酒和白兰地。
土著居民与殖民者之间经常发生流血冲突。
英、法殖民者间的利益之争也不断加剧。
双方都和印第安部落结盟,并与盟友联合起来打击对方,争夺地盘。
为便于收购毛皮,法国人在内陆建立了好些据点。
英国人则把殖民点设置在沿海地区,以便充分利用海军力量。
二、英法冲突从一六八九年起英法两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争夺北美控制权的武装冲突。
一七一O年诺.斯高莎半岛落入英军之手;法军则重新占领了皇家岛(如今的布列敦角)。
法国人在那里修筑路易堡,来防御从对劳伦斯水道而来的英军,并以它为新生法兰西与西印度之间的贸易枢纽。
路易堡在一七四五年被英军攻占,但到一七四八年双为法军所收复。
英国人随后建筑了哈利法克斯城与之抗衡。
一七五五年七月法军在杜奎斯要塞前打几了英国将领布拉多克的军队。
消息传来,诺瓦.斯高莎的英国人总督查尔斯地劳伦斯害怕本地阿卡迪亚法裔居民乘机作乱,竟将这一万人强行遣送到路易斯安纳。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确立了世界头号殖民强国的地位。
在北美洲,杰弗雷.阿姆赫斯特将军率部于一七五八年再次从法军手中夺取了路易堡。
第二年,另一个英国将军詹姆士.沃尔夫在魁北克的城外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占领了魁北克城。
一七六O年蒙特利尔也落入英军之手。
至此英国实际上已完全控制了新法兰西。
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约使得新法兰西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当时是南至墨西哥湾,北达哈得孙湾。
英国的胜利意味着大约六万法裔加拿大人(包括一千五百名从路易斯安纳倒流回来的阿卡迪亚人)必须适应与原来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
幸亏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国的统治总的说来还相当温和。
英国统治者采用英国刑法,但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保留原来通行的法国民法。
一七七四年魁北克法令正式规定两套法律同时有效。
一七七六年美国独立,保皇派不分贵贱纷纷逃离新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前来加拿大安家。
这些新来的人与原来的居民在宗教、法律和社会制度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两者之间产生了如何互相适应,究竟以谁为主的严重问题。
一七九一年这个问题获得部分的解决。
殖民地政府将原有的魁北克省分成上、下加拿大两个部分,即如今的安大略及魁北克省。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议会。
原来的诺瓦.斯高莎省也逐渐划分成几个部分:一七六九年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英国直辖殖民地;一七八四年纽布朗斯威克省创立;纽芬兰原来只是个渔业基地,直至一八三二年才有了自己的省政府。
当时加拿大的西部和北部是哈得孙湾公司(成立于一六七O年)的特许地,其地盘包括注入洽得孙海湾报有河流的流域。
三、英美冲突在一八一二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英美战争中,美军一度进攻加拿大,但未获胜。
两国海军也几次交锋,都没有决定性的胜负。
最后双方于一八一四年十二月签订协约,同意放弃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并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划定加美边境线。
但直到一八一五年一月八日英军在新奥尔良败北,战争才终于真正结束。
这声战争加强了美国人的民族意识,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
因此美国人认为他们是胜利者。
尽管英军、加拿大民兵及印第安武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加拿大未失掉一寸土地,而且直到加拿大发生一八三七至一八三八年的叛乱之前,和约使得加、美双方能基本上相安无事,因此加拿大人也满有理由自我祝贺。
倒霉的只是英国。
英国军队在战争中出了大力,但到头来英国人还是情愿忘掉这声战争。
【联邦的兴起】一、一八三O年代的动乱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政治、经济问题丛生。
下加拿大议会中法裔议员占多数,但议会的执行委员会却被英裔所把持。
路易。
巴皮诺为首的法裔一直企图要夺过执委会的大权。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耕作不当,土地贫化,下加拿大小麦减产,出现了农业危机。
一八三七年,整个北美地区民生了贸易危机,使得下加拿大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化。
当年十一月,深具号召力的巴皮诺率众暴动,但造反者的军事力量远远比不上正规英军以及相当凶猛粗野的民兵。
同年上加拿大地区也发生了规模较小的叛乱。
新闻记者及议员威谦.麦肯齐大力宣传美总统安德鲁。
杰克孙的民主思想,反对英国的统治,并发动了多伦多的暴动。
这两场叛乱都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巴皮诺和麦肯齐在指令性之后都有逃到美国。
后者在美国的支持下还继续制造了一些边境事件。
一八三八年,达勒姆伯爵就任加拿大总督,受命调查研究加拿大的叛乱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此人思想开放,精明能干,但独断专行,到任才半年就被解职。
然而他在一八三九年提交的达勒姆报告书却改变了英国政府治理这殖民地的方式。
他建议使法裔加拿大人与英裔同化,为此应该合并上、下加拿大。
根据这个建议,原来的上、下加拿大两个殖民地一八四O年变成了新的加拿大省。
达勒姆更有深远影响的建议是,殖民地行政当局应该对民选的议会负责,而不受命于英国指派的总督。
当时的伦敦保守党政府认为这样的制度根本就行不通。
后来保守党下台,而且诺瓦.斯高莎省和加拿大省有罗伯特.包德温、路易.拉封丹等人鼓动的民众骚乱,英国政府才于一八四八年在加拿大采用达勒姆建议的制度。
后来英国其他的北美洲殖民地--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及纽布郎斯威克省--也在一八八五年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同样的政治问题。
二、统一的过程(一)促成改革的压力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两个主要城市之间修起了铁路。
这条铁路后来又东联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港,南接美国的芝加哥市。
其他的一些铁路也在这些年里开始通车。
便利的交通打破了各个地区互相隔绝的状态,不仅改变了农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铁路大大促进了英属北美洲的革新,使加拿大的社会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为六十年代加拿大的联合统一运动打下了基础。
外来因素也起了促进加拿大统一的作用。
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美、加关系变得紧张。
一八六一年十一月,美国战舰圣杰西诺号拦截了英国货轮特伦特号,并拘捕船上的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
英国为此极为愤慨,声称主权遭受侵犯,因而对美宣战。
第二年美国政府承认拦截英国船只是非法行动,还释放了那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
这一事件使加拿大更加感觉到美国的威胁。
另一方面,大英帝国本身也处于对殖民地幻灭阶段。
这一切使英属北美洲的许多人深切地意识必须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
加拿大内部促进联合的势力主要来自西加拿大(即原来的上加拿大)。
这里的人对一八四O年上、下加拿大合并时所定的条件越来越不满。
这时候西加拿大的人口已经是东加拿大(即原来的下加拿大)人强烈要求他们的议员数目应该和人口成比例。
(二)最早的联邦保守党尽可能地抵制这一变革要求。
但到了一八六四年情势已十分明显:除非进行改革,否则不管是哪个党执政,都无法维持下去。
于是保守党和改革党在当年的六月结成同盟,确定了要组成英属北美洲联邦的目标。
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殖民地与加拿大省之间相隔着广阔的森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缅因高地,相互之间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
而且这几个殖民地不仅历史背景相异,兴趣也不一致。
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的想法与大陆大有差距。
但是诺瓦.斯高莎和纽布郎斯威克却与爱德华王子岛结成联邦有兴趣。
一八六四年十月,各方的代表提出的成立英属北美联邦的建议竟然取代了会议原来的议题。
英国政府热烈赞成这一想法。
五个殖民地的议会亦各自就这一建议进行了表决。
加拿大省在一八六五年三月通过了提案。
但是纽布朗斯威克、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都有拒绝成立加拿大联邦。
诺瓦.斯高莎则决定,只有纽丰郎斯威克也加入的情况下才加入联邦。
纽布朗斯克在一八六六改变了立场。
这既因为受到英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也因为面临外来的军事威胁--这一年的四月和六月,美国的爱尔兰的人反英秘密会社芬尼亚兄弟会两次袭击了这块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也同意加入联邦。
一八六九年初英国国会通过英属北美法令,让加拿大省、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组成一个名为加拿大自治领的联邦。
一八六七年七月一日法令正式生效。
从此七月一日成了加拿大的国庆日。
新联邦把原来的加拿大省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加上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一共有四个省份。
联邦政府有权否决省政府的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