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与影响及对策(迅融贷)互联网金融正以迅猛的态势,以抢入口,抢流量,抢客户为切入点,以更快速,更便捷,更省心为服务模式,以产品新,门槛低,收益高为卖点向传统的金融业发起强烈的挑战。
这些挑战突出表现在,第三方支付方兴未艾,移动支付异军突起,网络借贷风声水起,众筹融资日浙气盛。
这些挑战,无疑会对传统金融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竞争势态已无可争议地表明,2013年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年”必将刻进历史。
有识之士已充分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崭新的互联网生态正在形成,互联网生态必将深刻影响中国的金融体系。
传统金融业不得不对此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慎重研究,积极面对,调整转型,投身变革,加快创新,迎接挑战。
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些思考性探讨,以期引起传统金融业对该问题的重视。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业态,比之于传统金融业它创造了一种新兴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可能出现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作用都被削弱,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实现。
大大减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更加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运作,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有学者预测,互联网金融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它将在未来20年成为主流。
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其高度重视,加以研究。
(一)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梳理互联网金融短暂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的表现。
首先,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正在改变用户实现支付的入口,从而冲击银行传统的汇款业务。
其次,以阿里贷款为代表的网络贷款模式,正冲击着银行传统的贷款模式。
再次,以某平台为代表的P2P模式正在绕开银行实行个人存贷款直接匹配,成为未来互联网直接融资的雏形。
最后,在中间业务方面,快钱等已介入基金和保险平台代销业务。
而在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和天猫平台也在销售基金和保险等金融产品。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表现出全面介入的趋势,具体表现为:1、在发展速度上,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已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自从2003年10月淘宝的支付宝的上线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新时代,不到10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迅速,特别是今年以来发展提速。
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筹备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6月13日推出余额宝,到6月30日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累计用于消费的金额12.04亿元,截至8月底,其资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客户数已超过400万户。
真可谓风声水起,势不可挡。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金融业务的积极的参与者。
2、在经营模式上,融合渗透,正成为强力的推动者互联网金融以全新的模式杀入金融领域。
以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开创新的蓝海。
金融的本质是用间接融资或直接融资的模式提供信用风险解决方案。
其核心功能是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投资服务和组织支付体系以及提供保险保障等。
间接融资模式条件下,银行建立了一整套成本高昂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使得自身具备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势能力,并以此优势获得利差收益。
直接融资模式条件下,由众多的专业性相对有限的投资者分散承担信用风险,虽然交易成本下降,但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也随之也下降。
长远地看,由于银行专业能力的优化同样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直接融资日渐替代间接融资变为主流已成为不争的发展趋势。
而互联网金融借入极为低廉的交易成本和有效的大数据的分析以及双边平台作用的空前提升优势,开创共生和竞合的新模式,推动金融业向前发展。
3、在竞争态势上,转型暗战,全面升级,即成为黑色的搅局者互联网金融通常由电商企业纵深开发新的产品线而来,由起初只有单一的支付中介功能向支付功能之外的金融功能挺进。
受益于支付宝庞大的8亿用户及便捷通畅的资金通道,阿里顺势开发出余额宝。
仅推出19天就创造了近70亿的营业额,将合作伙伴某基金推上了中国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基金宝座。
搅局之势日益彰显。
4、在创新方式上,发挥优势,拓展新域,将成为注目的颠覆者从目前的发展分析看,互联网金融替代和颠覆传统金融将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是现金业务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票据、借记卡、信用卡等支付工具的推出就一直在替代现金交易。
而未来随着互联网支付的进一步普及和移动支付的推广,现金在交易中的角色和作用将被进一步边缘化。
二是大数据将深度改造目前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源于互联网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它的业务优势表现在,大数据分析方法下获得的足够多的客户数量以及开发出的门槛相对低的受这些网络客户欢迎的产品,加之以快捷便利的服务方式。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有其全新的特点1、服务方式虚拟化传统的金融服务的渠道在于实体网点,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渠道则在于虚拟网络。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所有的服务均不需要跑银行,其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
这更顺应了当下生活节奏步伐加快的需要,省去了过去到银行叫号排队等候的麻烦。
服务方式的虚拟化,让金融服务变得随时随地,便利快捷高效。
2、产品创新个性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的需要度身定制适合自身特点的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产品。
一改传统金融千人一面的制式产品的缰化模式。
产品创新的个性化使金融产品的营销变得精准,更为客户所欢迎。
3、经营环境公开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由于网络的开放和直接,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以及相关条件的制约。
由于客户和经营者的互动,使各类产品及消费该产品需要满足的条件公开透明。
客户无需专业人士的咨询指导,自己就可以加以选择。
经营环境的公开化,给客户提供了更多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促进了业务规模扩大。
4、管理运行透明化传统金融带来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正在于此。
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所有的产品和服务的说明和解释都依赖于银行专业人员。
合同协议的条款若没有专业人士的解答让人很难明白。
二是传统金融内部上下级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管理的体制不是市场的而是行政的。
业务的审批高度集中,审批的人不了解客户,凭上报材料审批,往往因信息不对称而碍事。
5、速度效率便捷化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高效率。
互联网金融让客户随时随地随心享受金融服务的心愿得已实现。
微博、微信、易信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线上、线下的概念更加模糊,随时在线成为现实。
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都成为上网终端,使得随地上网成为可能。
依据开放式平台、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决定了网络环境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使得享受服务变的省心高效便捷。
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影响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向传统金融发起了挑战。
这种挑战和竞争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长期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会发生鲶鱼效应。
促进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共同向前发展。
这种挑战和影响包括改变改变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进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创建适合新模式下的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及方法等。
具体表现在:1、中介角色受到弱化互联网金融会加重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意义之所在。
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使传统金融中银行中介地位的角色受到弱化。
大量的传统的金融机构职能不断分化甚至消失。
绕开银行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会变的普及。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融通双方不再需要银行或交易所等中介机构撮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去中介化作用明显。
2、经营模式受到挑战传统金融模式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利用实体网点,通过客户经理的营销,辐射服务半经内的客户。
通过柜员来经办,以此开展业务活动。
所以传统金融模式宣称渠道为王。
二是信息搜集和处理方式比较原始,一般人工搜集后,采用录入的方式进入封闭的内部系统。
但互联网金融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利用互联网搭建网络金融平台,客户自行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只需自己动动手指便可办理业务。
在信息搜集处理方面,互联网金融将庞大分散的信息资源以及数据,利用“云计算”原理,将不对称、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实现数据处理的开放性、标准化、结构化,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3、收入来源受到冲击传统的金融模式下,银行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要是以其专业的技术、复杂的知识和冗繁的流程向客户提供服务获得。
利差仍然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而由于金融业相对垄断,市场价格未全面放开,从而获得政策优势和行政保护。
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基本上是外延粗放型的。
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发生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不同其价值诉求发生根本转变,随着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和普及化,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差收入将减少,非利息收入的在收入中的比重会明显提高。
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收入的来源受到严重冲击。
4、客户基础受到动摇客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的基础。
但由于受2/8法则的支配,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服务了20%的客户,却赚了80%的钱。
为数众多80%的客户的为银行贡献做着却享受着低端服务。
而一旦他们发生动摇,对银行的冲击不可低估。
据悉。
截止2013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5.9亿,其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网民占4.64亿,各类手机银行客户总规模也超过2亿。
数据还显示,到2013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网民数为2.71亿人,与2012年底相比上半年网民增加2889万人。
而互联网金融正是发现这一契机,对传统金融模式下被忽略的客户发起精准营销,这直接导致传统银行的客户基础受到动摇。
5、管理方式受到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对传统金融管理方式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挑战传统的银行僵化而复杂的内部流程。
二是颠覆传统银行对物理网点的高度依赖。
正是这种集约僵硬的管理体制和与之相匹配管理方式阻碍着业务发展。
更不为互联网金融所不容。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效率,如阿里信贷,其淘宝商户贷款流程仅包括:3分钟网上申请,没有人工审批,1秒贷款到帐。
既不用去跑银行,又没有复杂繁琐的审批环节。
三、传统金融业的对应之策在互联网金融发展风声水起的今天,传统金融业不应消极等待,坐以待比毙。
而应积极主动应对,认真思考。
弄清其发展趋势特点,比较各自优劣,调整经营模式,改善管理方式,分析共生和竞合的生态,争取跨界竞争的主动,达到双赢共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