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说明类文本阅读认识说明文:1、按对象分类:(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物,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特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2)事理说明文(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2、结构类型:(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3、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4、语言特点:准确、简洁、科学1、了解说明文的各种常考题型2、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燕子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它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大约是麻雀飞行速度的2至3倍,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
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
还有,燕子身体轻盈,平均重量为43.5克,堪称轻量级的飞行员。
③燕子老是在飞,这是因为它的四个趾全朝前,无法在平坦的地面上直立。
因此,它们要在飞翔中解决许多问题,如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饮水等,就连给自己的孩子喂饭,有时也是扑棱着翅膀悬在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它们高超的飞行本领真是令人惊叹!④燕子是捕虫能手。
一对燕子夫妇每天捕8000多只虫。
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称得上人类的朋友。
1.短文是从两方面介绍燕子的,第①至③自然段介绍燕子____ ,第④自然段介绍燕子____ 。
(2分)答案:飞行本领高超捕虫本领强解析:总结概括全文2.在下面几句话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不符合的画“×”。
(4分)①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
( )②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仅仅因为它身体轻盈。
( )③燕子可以在飞行中吞食猎物、饮水等,还能悬在空中给孩子喂饭。
( )④燕子大量地捕食害虫,是人类的朋友。
( )答案:√×√√解析:结合文章内容,抓准一些限制词。
3.第①自然段的表达顺序是( )(1分)[A]先总述后分述[B]先分述后总述[C]先写原因后写结果[D]按地点变化叙述答案:[A]解析:结合文章内容判断4.燕子“老是在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答案:它的四个趾全朝前,无法在平坦的地面上直立解析:找准内容位置结合文章上下文去找。
5.在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 和____ 的说明方法。
(2分)答案:列数字作比较解析:对说明方法的考察6.在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1分)[A]突出中心[B]引出下文[C]总结全段[D]前后呼应答案:[B]解析:结合文章体会划线句子的作用。
昆虫的“鼻子”——触角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蝴蝶的触角像两个;白蚁的触角像一串;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1、本文说明的对象。
题目中“鼻子”上引号表示答案:昆虫的“鼻子”——触角特殊含义解析:考察说明对象的判断及引号的作用2、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A、小麦穗B、小鼓槌C、小胡子D、小小的羽毛E、念珠答案:C B E A D解析:考察量词的搭配3、第⑦段“因此爱到启迪”中“此”指代;“启迪”具体表现为答案:昆虫触角具有各种功能模拟触角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解析: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指代意义无公害塑料目前,为了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
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
科学家预言,它将在下个世纪风靡全球。
①在新兴的无公害塑料家族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塑料。
②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
③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
④他们计划用土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
⑤德国哥丁根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最近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
⑥这类聚酯可制成物型生物塑料。
⑦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⑧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
⑨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正在用农林作物的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农用薄膜。
⑩这种农用薄膜不仅抗拉强度大,而且降低了成本。
除了生物自毁塑料外,科学家还研制成功化学自毁塑料和光学自毁塑料。
所谓化学自毁塑料是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制配方的溶液,使其与塑料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以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
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
这种塑料内含一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曝晒60天后,便成为泥尘。
1.“无公害塑料”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共10句,分别标记为①一⑩。
这10句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划分开。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第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自毁塑料”不同于其他两种自毁塑料的一点是( )A.可以自行分解B.不污染环境C.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D.以植物为主要制造原料5.文中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自行分解,或自毁2、1/23456789103、承上启下4、D5、分类别,举例子假如没有灰尘❶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❷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
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
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
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❸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❹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
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温漉漉的。
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
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❺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1、本文属于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2、本文第2、3、4段分别抓住灰尘的、、特征进行说明。
3、根据第④段内容,说说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会受到哪些不良的影响。
答案:1、事理逻辑2、大小、反射性、吸湿性3、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温漉漉的;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某些自然景色就不会存在。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线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66℃,用来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用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上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的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就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2﹑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一项是()。
A﹑空间顺序B﹑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3﹑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