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播放背景音乐)师:好了,同学们咱们又见面了,俗话说得好呀,一回生,二回熟,我们就应该算是――生:朋友师:那我这个大朋友就跟大家打打招呼吧!小朋友们,你们好!生:老师好!师:不对,怎么叫老师好呢?我再来一遍,小朋友们,你们好!生:朋友好!师:唉,这回就对了!师:昨天短短的交流,同学对我这个大朋友有什么样的了解?生:我觉得从郑老师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看到了郑老师的智慧!我觉得她这节课一定能讲得很好,她这节课是最棒的!师:谢谢你!你能抓住老师的神态一下了解我这个朋友的一个方面。
还有吗?生:我觉得老师虽然没有淑女般的动作,但是她的动作很大方,如果再夸张一点就能当喜剧演员了。
师:唉哟,真好!你能从一个动作了解我这个朋友,还有吗?生:郑老师,您的言谈举止,我好喜欢!师:十分感谢,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认可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有谁想说说我这个大朋友?生:第一次看见您,我觉得您很文静,特别是戴着眼镜,好有智慧……师:你这样夸我,让我好幸福呀!好的,经过短短几分钟的聊天,我们像朋友一样。
今天,我们就敞开自己的心扉,像好朋友似的聊天。
我看谁最自然。
刚才,你们从我的外貌、动作、神态甚至是语言对我这个大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通过这节课,你们会对我有更深的了解。
二、谈话导入(铃声响起)今天这节课,我还带来了一位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生:想。
(出示配乐画面,教师画外音)师: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生:我觉得他非常勇敢。
生:我觉得他非常机智。
师: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
师:一起来和他打打招呼吧。
(板书课题)17、少年闰土师:齐读课题。
(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课题)三、整体感知师:昨天,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现在,你们读一读课文,(出示:整体感知:请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生:课文先写了看瓜刺猹的闰土。
师:也就是回忆。
接着写了什么?生:接着写了作者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
师:那就是我和闰土的第一次见面。
就叫初次相识。
然后又写了什么?生:然后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里捕鸟,到海边拾贝壳,晚上看西瓜刺猹和在海边看跳鱼儿这几件事。
师:也就是写了我和闰土相处的过程。
最后又写了什么?生:我和闰土的离别师:离别师:课文正是按这四个部分写的(出示:课文先写了回忆,接着写了相识,然后写了相处,最后写了离别----这四个词语用红色字体呈现)。
在这四部分当中,哪部分在文章中写得是最详细的?生:相处。
师:在相处这一部分中,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能以小标题的形式给大家说一说吗?(出示加小标题的方法:1、段意概括法2、摘出重点词句法)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并出示1、雪地捕鸟2、海边拾贝3、看瓜刺猹4、看跳鱼儿师:你们概括能力好强大噢,不过还得谢谢我这个大朋友哟,因为有法可依嘛!(再次出示加小标题的方法)四、细读感悟师:我开玩笑,咱们言归正传,同学们都是读书的小能手,文中有意思的事找得非常准确!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么?听过么?像这样没有经历过的,没有经历过的事就叫做-------生:希奇的事。
师: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去做的话,你最想做什么事?请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最想做的事)师:刚才我听着这四件希奇事都有人想做,但刚才呼声最多的是看瓜刺猹,我就遂了你们的心愿,请看大屏幕,我把看瓜刺猹的对话带来了,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对话,并拿出笔,边读边做好批注。
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师:小朋友们读书太投入了,那么请思考一个问题:看瓜刺猹的对话中哪里最有意思呢?生: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读完这句话,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想,到了那里就可以大饱一顿了。
师:随便吃瓜非常少见,非常希奇是吗?你能读读这句话吗?把这种希奇的感觉读出来。
生:走路的人师:这样吧,我是少爷,你就是闰土,你回答我的问题。
管贼吗?生:不是。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
师:好,还有谁读出哪里非常有意思?生:我觉得看瓜刺猹这部分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猹是什么动物,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像刺猬?有点像老鼠,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在想,这种动物偷瓜的样子一定很好玩。
一定特别逗人。
师:猹是什么东西我真的不知道,鲁迅先生说,猹是他生造出来的。
听你一讲,还真有意思。
还有没有?生:我从闰土具体捕猹感觉很有意思。
我读到后面这一部分觉得猹好像和闰土玩捉迷藏一样。
师:你们有这种感受吗。
那咱们就一块来体会体会她刚才说的这个捉迷藏的感觉。
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们看哪,看见了什么?(出示看瓜刺猹图片)生:我看到了,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好似一幅画一样,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师:多美的月夜呀,你们再看,又看见了什么?生:我看见了一个英勇的少年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师:还看见了什么呢?生:我看到了沙地上铺满了碧绿的西瓜师:这么美的月夜,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正在刺猹,猹来了,他怎么办?生: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尽力地刺去。
师:你时时还不忘闰土的外貌呢。
尽力刺过去以后,猹呢?生:猹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师:同学们看到了有意思的情景是多么得有意思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体会一下那份有意思的有意思。
(出示看瓜刺猹的对话)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好奇呀!生:管贼吗?师:十分好奇!生:管贼吗?师:如果声音这么大,猹可得给吓跑了呀!猹是特别警觉的动物。
“月亮地下――”生: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额,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它不咬人吗?师:担心哪,孩子――生:它不咬人吗?师:非常担心――生: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师:快刺啊,快刺啊生: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师:它向你怎么来?生:奔师:这个奔,说明它非常的――生:快。
师:对呀,我们再来一下。
生: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师:读下去生: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师:太滑了,请再读----师:闰土和”我”这对好朋友,我把他们请到了现场,你们看谁是闰土和”我”呢?生:我觉得那个戴黑帽子的是闰土,戴红帽子的是作者。
(众说纷纷)师:你们的观察力让我为之折服,下面就请你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这幅图,并结合本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描写方法来描绘出这幅画面(出示小练笔要求)。
拿出练习本和笔尽请地书写吧!(此处强调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脚平放;一尺一拳又一寸)师:请用正确的坐姿告诉我你已经写完了。
你来给大家读读好吗?师: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的文笔很精彩;你真是个小作家……师:你们刚才能够很好地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展现出了闰土和“我”的人物特点,闰土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说,我是全神贯注地听师:有动作有表情,你们前后位或同位就这样练一练看瓜刺猹的对话(巡视,并提示学生要加上动作、表情、神态等)师:我看你们刚才真的像闰土那样绘声绘色地说,有的同学也像文中的“我”一样聚精会神地听。
请你推荐一位同学来和你分角色朗读。
生:我推荐……。
师:你是作闰土还是做少爷?生:我想做少爷。
师:我看你这身形模样还真像个少爷,那你的同桌就是闰土。
还别说,还是一个女闰土呢!可以看着屏幕。
闰土绘声绘色地开始说了――师:好,还真像模像样,有没有来和他们PK的?师:你们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呀!师:多么迷人的月夜呀,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
(配乐,学生读。
)师: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除了文中讲到的这四件希奇的事,其实还有很多没有写进文章之中。
作者听了闰土的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同学们一起看看第十六自然段(出示带有文字和四角天空的图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生:我读出了作者闰土的喜爱,以及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印在了作者的心里。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闰土充满了羡慕,他觉得他往常的朋友都像他一样,只看到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并不像闰土那样生活那么丰富多彩。
师:你们读出了这么多的感受,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生: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若学生说不出,师就说:我有不理解的地方,请你们帮我解答,引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师:我们一起看哪,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在什么地方干些什么呢?请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文字(出示),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并填空: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生:我正坐在暖暖的火炉旁背着一首首古诗。
师:当闰土在海边拾贝的时候――生:我正在墙角捉蟋蟀呢。
师:当闰土在看瓜刺猹的时候,我――生:我在书桌旁认真地读书。
师:当闰土去看跳鱼的时候,我――生:我正在看树上高高的鸟儿飞着。
师:难道一个少爷还不如一个农村的少年吗?生:我觉得作者就像井底的青蛙一样,仰望着天空,没有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确实是饱读诗书,而且深深感受书中的精华,但是我的生活是狭窄的、单调的。
而没有闰土那么丰富,作者是想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
师:孩子,你读懂了我的心,也读懂了作者的心哪。
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生:读“四角的天空”一段师:闰土这个新朋友心中有着――生: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师: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的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久久挥之不去。
(音乐起)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出示第一自然段)生读师:了不起,就让这位不凡的朋友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
五、作业:文中虽说两人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又见面了,闰土怎样了呢?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故乡》下课。
板书设计:17、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详略得当,主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