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2012 第10期总第260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0T o tal N o.260包头市城市功能定位研究石利高1,李 鑫2(1.包头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中心;2.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 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转型对区域城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极大,通过对包头市的城市功能的研究,以期为城市和谐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包头;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290(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0—0005—02 包头市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临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接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西接巴彦淖尔市,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109°15′12″~111°26′25″,北纬40°14′56″~42°43′49″。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城市,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是连接华北、西北的重要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是环渤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辐射、转移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
其功能定位和发展转型对区域城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1 包头市城市功能的脉络演变1.1 历史轨迹据史料记载,包头在春秋战国时代是赵国中郡九原县的所在地,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为临活城(今麻池乡西北),唐朝时期为中受降城(今哈业胡同车站一带),均为当时的军事重镇。
由于封建战乱,城镇几经兴衰。
1730年后,在今东河一带开始形成居民点。
因水运条件便利,商贸日益发达,城镇规模不断扩大,1809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
1923年,平绥铁路(今京包线)通车至包头,使包头成为水路货运集散地。
后1926年改镇为县, 1938年改县为市。
1949年9月19日,包头解放。
1950年成立人民政府属绥远省辖市,下辖一二三区。
1953年蒙绥合并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下辖一二区和回民区,并新建制新市区、郊区。
1953年,国家决定在包头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一电厂和二电厂等重大项目。
1954年开始编制新市区规划,1955年中央批准。
1956年,正式建制东河区、昆都仑区和青山区三个市区。
1958年,固阳县和白云矿区划归包头。
1960年,取消郊区建制,乌拉特前旗划归包头。
1963年,固阳县和乌特拉前旗划出,同时恢复郊区建制。
1971年,固阳县和土默特右旗划归包头。
1996年,达茂旗由乌盟划归包头。
如今,包头市现辖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和九原区四个市区,石拐和白云鄂博两个工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和达茂联合旗三个农牧业旗县。
2 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1955年:分两个区,包头新区:以冶金、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东河区:以地方工业为主,商贸发达的交通中心市区。
1985年:以冶金、机械、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90年:以冶金、机械为主的,具有稀土、能源、重化工发展优势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996年:是以冶金、稀土、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
2008年:包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京津呼包银经济带中重要的中心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
3 区域定位3.1 与蒙古的关系定位:中国与蒙古国协作发展的重要前沿城市包头市境内满都拉口岸的开放,使得包头市与蒙古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
未来随着满都拉口岸由季节性口岸转向常年开通性口岸,这一地区将成为包头与蒙古国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集散的场所,将成为我国北方发展对外经济的重要基地。
而包头也可以利用这个口岸的开放,发展成为我国联系欧洲大陆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联系,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辐射蒙古地区,逐渐培育成为国际性城市,成为中国与蒙古国协作发展的重要前沿城市和通过蒙古联系欧洲大陆的重要节点城市。
包头与蒙古国协作发展的重点是:包头要充分利用蒙古国的资源,包括铁矿、煤矿等资源。
因此包头应积极推进白云铁矿至满都拉口岸的铁路建设,加快两地的方便联系。
而包头同时也应加快提升城市服务职能,包括商贸、娱乐等服务职能,以便为与蒙古国相邻地区提供更好的服务,真正成为中国沿边地区经济中心城市。
3.2 北方地区:承接华北辐射西北地区的中枢城市,“京津呼包银”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包头处在华北与西北的交接地区,是连接我国内地与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京津呼包银经济带的重要核心城市。
京津呼包银经济带是沟通环渤海经济区与大西北地区的重要纽带,该经济带的建・5・收稿日期:2012-02-20作者简介:石利高,现就职于包头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李鑫,注册规划师,现就职于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第260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设将有力推动和支撑以京津为龙头的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包头在这一地区承担着中枢城市的功能,由下图可以看出,包头城市的客运总量和货运总量在全国的地位都很高,远远高于呼和浩特和西北地区的其他中心城市,因此作为中枢城市,包头应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承接东部京津地区的辐射,辐射广大的西北地区,成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和示范地带,真正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3.3 我国中西部地区包头GDP总量与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相比较低,仅高于西宁和银川;人均GDP相对较高,仅次于广州和武汉;GDP增长率最高。
可见,包头经济发展水平在中西部中心城市中并不弱,有承担中心城市的能力。
包头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公共绿地、人均公共绿地与各中心城市相比,处于较领先的水平。
包头的客货运量相比武汉、重庆、成都、广州等特大城市运量偏少,但也不是处于很弱的地位,相比周边城市仍具优势。
而同时,包头的实际利用外资相对也较少,但中西部地区城市普遍不是很强。
包头成为中心城市在推动要素流动,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包头在各中心城市中二产比重占最高,而三产比重最低。
差距较大,三产比重的偏低不利于包头城市服务职能的提升,也不利于城市解决就业,吸引人才。
这制约了包头中心城市能力的发挥。
包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其他中心城市明显偏弱,商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反映城市的对外辐射能力,可见包头要成为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其商业和金融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在各中心城市中,包头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最少,且比许多中心城市少很多,可见包头要成为中心城市需加强城市人才高地建设。
在各中心城市中,包头实有道路面积相对偏低,但人均铺装面积在中心城市中相对较高。
包头的社会服务设施相比其他中心城市较差,特别是人均公共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严重偏低,在医院床位和人均拥有公共汽电车方面也偏少。
可见,包头要成为中心城市应加强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目前仍达不到要求。
由分析可知,虽然包头在城市服务、人才建设等方面与其他中心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都使包头具备成为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条件,特别是服务中西部北部的广大地区。
通过对包头与周边城市的断裂点(成是辐射范围)分析,可以看出包头在周边地区属强中心城市,其断裂点影响距离比周边的城市都长较多。
其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使其有能力承担起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但需要扩大城市的辐射能力。
3.4 内蒙古自治区域内城市地位: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从各项经济指标分析可以看出,包头在内蒙古自治区是第一经济大市,并且其增长的势头也十分明显,包头是内蒙古的经济中心。
但是过于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使包头虽然经济总量很高,但它对内蒙古其他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因此,未来包头在保持自身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的提高,通过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城市服务水平的提升等来提升包头经济中心的地位。
真正发挥内蒙古经济中心的作用,特别是对蒙西地区,是包头最直接的辐射腹地,要充分发挥包头对蒙西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等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包头的经济发展水平无疑在周边城市是最为突出的,同时呼市和鄂尔多斯的发展水平也处于领先的位置。
3.5 与周边城市:国家能源基地包头所处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与周边的鄂尔多斯、准格尔、榆林、延安、大同、朔州等城市共同组成了我国21世纪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
该地区的煤炭储量占到全国的1/3多,其中神府—东胜煤田是黄河中游侏罗纪特大型煤天,探明储量2236亿t,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而包头南部的陕北地区及鄂尔多斯市目前能源开发也日益加强,陕北地区预测石油储量15~16亿t,探明石油储量9亿t,占全国第5位,榆林市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
随着国家对晋陕蒙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这一地区的发展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而包头一方面可以凭借区位优势,就近享受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供应,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这一地区虽然能源丰富,但目前城市规模普遍偏小,除呼和浩特外,榆林、朔州、鄂尔多斯等城市都是仅有几十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包头作为这一地区的特大城市,能充分发挥优势,承担起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
3.6 呼包鄂城市群中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城市“点”之间的竞争,而是由各个城市“点”组成的城市群的竞争。
对包头而言也不例外,包头要真正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与周边城市联合形成城市群共同参与国内外城市的竞争与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中心城市的作用,呼包鄂城市群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呼包鄂城市群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群,它的发展不仅对三个城市的影响深远,而且也影响了其广大的西北腹地。
包头作为呼包鄂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应积极推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努力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提高资源及能源、土地的配置使用效率,形成整合效应。
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来说,今后发展的策略应该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提高城市之间产业的关联度,合理分工城市职能,形成优势互补、密切协作、互有分工、错位发展的城市共同体。
并构筑以呼和浩特城区、包头城区、鄂尔多斯城区为主体,以萨拉齐、察素齐、托克托、薛家湾、阿勒腾席热、树林召、毕克齐、美岱召等边缘城镇为传导的城镇群体网络,带动内蒙古经济区的共同繁荣。
在强调差异化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共同建设区域性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共同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
通过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文化建设,优化城乡投资环境与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下转第9页)・6・ 张宇超・包头稀土产业布局与稀土高新区规划分析2012年第10期土铝合金和270万kW自备电厂的联合工厂,第一期工程年产25万t稀土铝合金生产线已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