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古代汉语(一)》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下列句子中的“哀”字含有“悲伤”义项的是()。
A.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B. 哀鳏寡C. 如有其情,则哀矜而勿喜D.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答案:A2.“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问其病”中的“病”指()。
A. 一般的生病B. 疾病C. 重病答案:C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是”属于()。
A. 否定副词B. 指示代词C. 疑问代词D. 人称代词答案:B4.下列句子中的“攻”,有“攻击,攻打”之意的是()。
A.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B. 无攻人之恶C.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D.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答案:C5.对“毁乡校,何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何能毁掉乡校B. 把乡校毁了,怎么样C. 为什么要毁掉乡校答案:B6.“将以为楚国妖祥乎”中的“将”表示的意思是()。
A. 将来B. 还是C. 将要D. 没实际意义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莫”是“暮”的古字B. “既”是副词,既然。
C. “冠”是个名词。
D. “风”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8.下列不属于“殊”的义项的是()。
A. 死B. 断绝C. 分开D. 稀疏9.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10.关于“六书”中“转注”和“假借”的陈述,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都是造字法B. 都是用字法C. 既是造字法,又是用字法D. 既不是造字法,又不是用字法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善”的意项有。
A. 美好B. 有道德C. 有本领D. 做得对。
答案:ABCD2.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D.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3.《春秋三传》指的是()。
A. 《左传》B. 《公羊传》C. 《谷梁传》D. 《春秋》4.下列句子中的“知”字,含有“知道,了解,懂得”义项的是()。
A. 人不知而不愠B. 居则曰:“不吾知也”C. 失其所兴,不知D. 草木有生而无知5.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C.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D. 救小未必能存,而敌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2.“尔”在古代汉语里是第一人称代词。
3.“无乃尔是过与”中的“过”是动词,表示“责备”的意思。
4.“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
6.“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7.“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8.“三进及溜”中的“及”是到的意思。
9.“天柱折,地维绝”的“维”字表示的意思是维系。
10.“荘公寤生”中“寤”的通假字是“毋”。
18春《古代汉语(一)》作业_2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一箪食,一瓢饮”句中“饮”的词性是()。
A. 如名词B. 动词C. 动词意动用法D. 名词2.“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3.“哀鳏寡”中的“鳏”指的是()。
A. 年少丧父B. 年老无子C. 壮年无夫D. 老年无妻4.下列对“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个“之”的用法相同,都是介词B. 有复杂宾语的现象C. “于”是引进比较对象的连词D. “窃”是私下里的意思,敬词5.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不发生转移的是()。
A. 弟B. 走C. 狱D. 货6.“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句中“见”的意思是()。
A. 看见B. 拜见C. 出现D. 被7.下列句子,属于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的是()。
A.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B. 是以远至迩安C.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D. 君何患焉8.“及庄公即位”的“即”正确的理解是()。
A. 登上君主的位置B. 在酒席座上C. 靠近自己的位置D. 走向自己的位置9.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A. 耻和辱B. 恭和敬C. 杀和弑D. 饥和饿10.《论语》是记载下列哪位名人的言行()。
A. 孟子B. 韩非子及其弟子C. 孔子及其弟子D. 墨家学派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指出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 反——返B. 归——馈C. 塗——途D. 知——智2.下列句子中,“若”属人称代词的是()。
A. 吾语若B. 君子哉若人C. 若弗与,则请除之D.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3.此二世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此句中活用的词有哪些?()。
A. 弗B. 朝C. 王D. 子4.下列句子中的“苟”,有“如果”之意的是()。
A. 苟无岁,何以有民B. 苟无民,何以有君C.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D. 一丝不苟5.下列属疑问句的是()。
A. 其谁曰不然B. 孰为夫子C. 子见夫子乎D. 是谁之过与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指示代词“者”表示提顿语气。
2.“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3.甲骨文是在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被发现的4.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是”。
5.古代的“江”和“河”都是专有名词,分别指长江和黄河。
6.《说文解字》的部首是根据文字学原则,而不是检字法原则。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此句中的“是”是一个系动词。
8.“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中的“实”没有实在的意义,不用翻译。
9.《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10.“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的正确翻译是: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称为君主?18春《古代汉语(一)》作业_3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王道之始也”中的“之”属于()。
A. 介词B. 人称代词C. 指示代词D. 疑问代词2.于是梁王虚上位。
此句中的“虚”字的用法是什么?()。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3.下列汉字,属于指事字的是()A. 羊B. 武C. 上D. 清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夺”的意思是()。
A. 夺取B. 赢得C. 收获D. 耽误5.借字与本字的声韵都相同而构成的通假叫做()。
A. 双声通假B. 同音通假C. 叠韵通假D. 声韵相邻通假6.“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所下的含义。
A. 会意B. 形声C. 假借D. 转注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动用法的是?()。
A. 晋灵公不君B. 求也退,故进之C. 由也兼人,故退之D. 焉用亡郑以陪邻?8.下列句子中的“行”,当动词“走路”讲的是()。
A. 遵彼微行B.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C. 奉读书,五行并下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 君子者隆礼尊贤而王B. 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C. 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D.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10.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B.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C.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D.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下列句子中有疑问代词的是()。
A.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B. 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C. 百万之众折于外D. 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2.下列句子中的“非”字,用来否定主语和谓语关系的是()。
A.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 非我也,兵也C.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D. 管仲非仁者与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此句中活用的词有?()。
A. 饭B. 曲C. 枕D. 肱4.下列句子出自《论语》的是。
A. 三人行,必有我师B. 温故而知新C. 学而时习之D. 苛政猛于虎5.下列各句,有名词用如意动的是()。
A.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 毋友不如己者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
此句中的“介”通“芥”。
2.“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甚”字是“过分”的意思3.《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其所记录的都是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4.否定句中担当否定词的只有否定副词不等。
5.郑伯克段于鄢的“克”是“战胜”的意思。
6.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句中的”之“的作用是取消“北方畏昭奚恤”的独立性。
7.吾请为君责而归之的“归”是意动用法。
8.“乏”的意思只有一个,指疲倦。
9.“天柱折,地维绝”的“维”字表示的意思是维系10.“果诚何如”中的“果”和“诚”是反义词,“果”表示“是”,“诚”表示“不是”。
18春《古代汉语(一)》作业_4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孟尝君曰:“客何好?”中的“客何好”的意思是()。
A. 你还好吗B. 他爱好什么C. 客人们都好吗D. 客人们有什么爱好吗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此句中活用的词是什么?()。
A. 拊B. 爱C. 子3.《苛政猛于虎》选自?()。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庄子》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中的“夫人”正确的解释是()。
A. 已婚女子B. 那个人C. 未婚女子D. 这个人5.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景影B. 益溢C. 采彩D. 泪淚6.“封书谢孟尝君曰”句中“书”的意思是()。
A. 写字B. 信C. 尚书的专称D. 书写7.下列四组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是()。
A. 果取林磊B. 苗字即戒C. 多析秉瓜D. 寒爨北巢8.我国第一部探求词源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词典《释名》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