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古代汉语》作业_1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词诠B.经传释词C.说文解字D.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答案:D2.“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句中“流”的意思是。
A.水流动B.流浪C.传布D.流派答案:D3.下列属于论辩文的是()。
A.《庄子天下》B.《淮南子要略》C.《史记太史公自序》D.《过秦论》答案:D4.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D.坟:土堆-坟墓答案:D5.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不发生转移的是()。
A.走B.宫C.狱D.货答案:B6.《诗经》中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中的“昧旦”所指的时间是()。
A.天黑B.上午C.下午D.天刚亮7.下列句子中的“置”,当“放下,搁下”讲的是()。
A.置之亡地而后存B.平原君乃置酒C.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D.十里一骑飞尘灰8.本义为“圈养牛马的栅栏”的词是()。
A.间B.圈C.栏D.闲9.“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中的“俭”意为()。
A.节俭B.不丰足C.俭省D.不放纵10.在“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中,“壮”的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谓语B.形容词活用为动词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1.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属于谦敬语的是。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B.少卿足下C.仆非敢如此也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答案:ACD2.居丧衣服制度分为五个等级,就是通常所说的“五服”,包括()。
A.斩衰B.齐衰C.大功D.小功E.缌麻3.下列句子中的“可”,当形容词“可以,能行”讲的是()。
A.午也可B.赤也可C.公曰:不可D.岁曰:未可4.下列句中的“鲜”当“新鲜”讲的是。
A.芳草鲜美B.鱼腊鲜兽皆如初C.根色鲜泽D.衣服常鲜于我5.下列属于双声连绵词的是()。
A.林立B.匍匐C.憔悴D.踌躇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睡”的古义是打盹。
2.秦伯说,与郑人盟。
中的通假字是“说”。
3.汉代诸侯王的封域称为“国”。
4.“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
5.“戛戛乎其难哉”,句中的“戛戛”表示心情愉悦的样子。
6.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7.?传状类是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是记述死者的事迹。
传指传记,状指行状。
8.“心非权衡,势必轻重”属于四四对。
9.“令闻令忘”中的“闻”是听见的意思。
10.“有能抗君之命”句中的“抗”表示的意思是上书直陈。
18春《古代汉语》作业_2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史记》中用来记载帝王的事迹和社会上的重大变化的是()。
A.本纪B.表C.书D.世家2.下列句子中的“戒”,当“警戒,防备”讲的是()。
A.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色B.党在薛也,予有戒心C.七日戒D.君子有三戒3.下列句子中的“玩”,当“习惯而不留心,放松警惕”讲的是()。
A.玩人丧德,玩物丧志B.若夫白玉,先王之玩也C.寇不可玩D.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4.骈体文在用词方面讲究。
A.骈偶B.四六C.平仄D.用典5.下列骈体文,属于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的是。
A.故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B.若择源於泾渭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C.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D.蝉吟鹤唳,水响猿啼6.下列句子中的“画”,当“划分界限”讲的是()。
A.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B.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C.宋元君将画图D.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7.“昔者,孔子没”句中“没”的意思是()。
A.沉入水中B.死去C.没有D.没收8.“奔驰”的“驰”的本义是()。
A.向往B.奔向C.马跑的快D.传播9.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中的“豆”指的是()。
A.植物B.豆子C.盛肉羹的器具10.管夷吾字仲,字与名的关系是()。
A.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B.是同义词C.是反义词D.以排行为字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1.下列各字的释义,属于本义的是()。
A.极:尽头B.荐:兽所食的草C.舍:宾馆D.袭:乘人不备而进攻E.访:探望2.下列作品属于韩愈的是。
A.《答李翊书》B.《原道》C.《论佛骨表》D.《原性》3.秦代皇帝之下设立的中枢机构有。
A.丞相府B.中书省C.太尉府D.御史大夫寺4.下列属于音译词的是()。
A.丈夫B.单于C.可汗D.葡萄5.下列句子中的“玩”,当“玩弄”讲的是()。
A.玩人丧德,玩物丧志B.若夫白玉,先王之玩也C.寇不可玩D.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诏令类士臣下给皇帝的书信。
诏令和奏议都是书信,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叫诏令,皇帝给臣下的书信叫奏议。
2.姚鼐《古文辞类纂》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
3.“延”有“引进、迎接”之意,如“宣王使谒者延入”。
4.《喜雨亭记》是王安石于嘉佑六年(1061)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所作。
5.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6.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7.“拔”和“擢”是同义词,“擢而拔之”也可以说成“拔而擢之”。
8.骈体文是秦代代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代。
9.“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中“皮”用的是本义。
10.《报任安书》的作者是杨恽。
18春《古代汉语》作业_3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善建者不拔”,句中“建”的意思是()。
A.竖立B.设立C.建立D.建筑2.“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句中“兴”的意思是。
A.兴起B.兴盛C.流行D.高兴3.“寡人好财”中的“财”指的是()。
A.财物B.货币C.钱D.贿赂4.“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中“声”的意思是()。
A.歌曲B.声音C.名誉D.乐歌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中的“夙”表示的意思是()。
A.早年B.一向C.早晨D.通“宿”6.古代马车的车厢叫()。
A.舆B.立乘C.辕D.厢7.“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句子。
A.《腾王阁序》B.《喜雨亭记》C.《谢灵运传论》D.《答李翊书》8.“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句中“坐”的意思是。
A.居留B.停留C.防守D.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9.“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句中“距”的通假字是()。
A.据B.矩C.拒D.巨10.下列句子中的“便”,有“善于讨好的”之意的是()。
A.或谓救之便B.友便辟,友善柔C.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D.人人自便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1.下列句子中,“孔”作“甚、很”讲的句子是()。
A.我朱孔阳B.孔道如夷C.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D.兄弟孔怀2.下列各句的“贬”,当“降职并外放”讲的是。
A.何以不氏,贬B.贬食省用C.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D.贬连州刺史3.“家”在古代的常用义有两个,分别是()。
A.家庭B.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C.天子的后宫D.诸侯统治的区域4.下列属于骈体文的是()。
A.《过秦论》B.《报任安书》C.《解嘲》D.《文心雕龙》5.下列句中的“产”,当“财产、产业”讲的是()。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B.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C.天下财产,何得不蹶D.陈良,楚产也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筷子古代叫筷子。
先秦时吃饭一般不用筷子,大约到了汉代代才普遍使用。
2.神所冯依,将在德矣中的通假字是“冯”。
3.《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4.“京城大叔”中的的“大”后来写作“太”。
5.古代汉语里的“诗”和现代有很大的区别,在古代,“诗”专指“诗经”。
6.古代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性指喜、怒、哀、乐、怨。
7.“而谋划干戈于邦内”中的“干”是冒犯、触犯的意思。
8.六部中,吏部是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
9.《吊屈原赋》作者是贾谊。
10.姚鼐《古文辞类纂》把文章分为论辨等十三类。
其中辞赋、颂赞、箴铭、碑志、哀祭这五类是有韵的文章。
18春《古代汉语》作业_4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将以为楚国妖祥乎”中的“将”表示的意思是()。
A.将来B.还是C.将要D.没实际意义2.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D.宋何罪之有3.“日食饮得无衰乎”中的“衰”指的是()。
A.衰老B.衰败C.减少D.衰落4.“国”的本义是()。
A.国家B.天子统治的地方C.诸侯统治的地方D.国都5.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D.坟:土堆-坟墓6.下列属于颂赞类文体的是()。
A.《岳阳楼记》B.《游褒禅山记》C.《泰山刻文》D.《子产不毁乡校颂》7.“意气勤勤恳恳”中“意气”的意思是。
A .情义 B.志趣 C.精神 D.志向8.对“天”的本义解释正项是()。
A.天帝 B.天下 C.天空 D .顶 9.“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句中“祖”的意思是()。
A.宗奉 B.祖宗 C.效法 D.祭祀 10.下列例句“道”字用其本义的是()。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C.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中无伪 D.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二题4分,共5,20分) 1.宋代的“二府”指的是。
A.丞相府 B.中书 C.太尉府 D.枢密院 2.下列句子中的“让”字,含有“退让”的意思的是()。
A .鲁仲连辞让者受 B .让C.当仁不让于师D.夷吾诉之。
公使让之 3.下列各字的释义,属于引申义的是()。
A.召:招致 B.谓:对 C.坊:河堤 D.举:推荐 4.下列句子中,“涕”指眼泪的是()。
A.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WORD格式可以任意编辑B.臧孙入哭,甚哀,多涕C.涕泗滂沱D.临表涕零5.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A.薪:砍柴B.奋:举起,扬起,振作C.权:权力,权衡D.信:言语真实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句中“老当益壮”出自《后汉书》。
3.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姚自己断句。
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有人认为这就是句读的“读”的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