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共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提炼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勾画阅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知人论世】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等。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
问题二: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请写在下列横线上。
提示:中心句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体现文段主要内容。
一般出现在文段开头起统领作用,或者出现在中间起过渡作用,或者出现在结尾起总结作用。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2.合作讨论,理清思路。
要求:小组合作尝试完成下面的结构提纲表。
【品读课文,局部研习】
1.精读、美读第三自然段。
问题一:你读过哪些书?请在横线处写出。
问题二:小组交流,你读过的书当中哪本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问题三:仿照课文句式把下列的语句填写完整。
从学得;从学得。
2.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①仔细阅读课文第四段,思考问题。
问题一:好书和不好的书有什么区别?它们对人有何影响呢?
(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归纳)
问题二:根据上面的划分标准,你认为你看过的书当中哪些书是好书,哪些书是不好的书?
②名言警句积累
【课后作业】
1.上网查找一些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
2.收集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并回忆一篇或一部曾经使自己有所感触或有所收获的作品,在组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