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包鸾中学思想品德学科七(上)年级课题新学校,新同学第 1 单元(章) 1 课(节) 1 课时德育寄语有很多良友,胜于很多财富。
——莎士比亚
学习目标
1,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新学校和新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培养主人翁意识;
2,提高交往能力,能够在新的集体中建立新的友谊;
3,和谐共处,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相
关
知
识
链
接
(或学法指导)
1915年秋,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为了多结交志同道合的青年,向长沙各学校发出一则《征友启事》。
毛泽东征得的朋友都是“好学有远志,持身谨严而意志坚毅”的青年。
他们用“以天下为己任”来相互勉励,一起研究学问、探索救国之道,后来成为共同献身于革命事业的亲密战友。
学生
自主
学习内容1,自主学习教材P2~P6的相关内容;
2,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填一填:课本P4页“我遇到的新鲜事”;P6页“我和同学有哪些相同之处”;
合
作
探究
内容1,毛泽东征朋友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
2,开展“新环境,新感觉”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进入新学校、新环境,有负面情绪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帮助呢?
重
难
点知
识记录什么是初中生适应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教育措施是什么?
适应障碍是指当体内环境的变化非常强烈或变化的持续时间太长时,人对环境的适应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反应。
一般来说,引起适应障碍的原因大致有两类:一种是急性突发事件,如各种天灾人祸;另一种是慢性持久的精神刺激,如长期家庭关系不和睦、人际关系不良、学习成绩低下等。
⑴初中生容易患适应障碍的原因:
①小学到初中生活的巨大变化是患适应障碍的直接原因;
②初中生在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也部分影响着其对新环境的适应;
③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导致其容易患适应障碍的根本原因;
④外界刺激多元化,而初中生辨别能力差,也是导致其适应障碍的部分原因;
⑤初中阶段开始出现的家庭关系“代沟”,是学生遇到适应障碍时无法得到及时
解决的主要原因。
⑵对初中生适应障碍的教育措施:
①从小培养自我意识;
②让学生学会真诚、学会欣赏;
③从小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强的意志;
当堂检测1,在新的集体里,我们会有许多不认识的新同学。
面对新面孔,我应该()
A.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结交更多的新朋友
B.只要学习好,别人就会主动和我交朋友
C.只和小学同学交往,这样才能建立起长久的友谊
D.万事不求人,有没有朋友无所谓
2,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会有许多不适应,我们如何看待新集体?下列想法正确的是()
A.新集体是个大家庭,同学间彼此关心,努力融入新集体
B.进入中学,学业负担越来越重,我们应该只把学习抓好
C.集体与个人没有多大的关系
D.只需努力发挥个人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