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13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13. 施工组织设计13.1施工条件13.1.1工程条件××水电站位于××上游茶陵县湖口镇××村,距青年电站大坝约10km,是××干流茶陵段梯级开发方案的第三个梯级电站。

坝址右岸有茶陵至石井公路,左岸有简易公路,交通方便。

该电站为一径流式水电站,初拟正常蓄水位135m,电站装机容量5MW。

电站枢纽工程由大坝、引水明渠、厂房、开关站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库区附属设施包括防洪大堤、电排站及涵闸、撇洪渠等。

溢流坝段设2孔,60m长的橡胶袋,堰顶高程130.1m,坝顶高程137.0m,最大坝高10.5m。

枢纽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表13.1─1注:本表未包括库区防洪堤、撇洪渠、泵站等工程量。

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砂砾石与土料。

砂石料场主要分布在垄下至××(沿河)14公里的河段内,主要有垄下、垄家里、小汾、谷母、湖口、大芫、××等七个天然砂石料场。

总储量100多万m3,其中砂料约30万m3,砾石料约70万m3(见表)。

但砂、砾石质量较差,尤其砾石中的粗颗粒较多。

××与大芫两料场距干线公路较远(约2~3KM),其余料场均在干线公路附近,运输较为方便。

土料场位于坝址左岸××村,距坝址约1.5KM,属Ⅱ级阶地的冲积堆积。

土料为阶地上部的含砾粘土,含砾率10%~20%,厚5m左右。

储量大于15万m3,有简易公路通往坝址。

粘土的最优含水量23%~25%,渗透系数K=5×10﹣6CM/S,内摩擦角150~180,凝聚力20~30Kpa,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块石料场位于右坝肩上游100m的公路边,岩性为灰绿色中~厚层浅变质砂岩夹砂质板岩,表层强风化深1~3m,岩层产状:N350W.NE<52~600,弱风化岩石质量较好,储量丰富,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开采、运输方便。

主要宗外购材料主要有水泥、钢材、木材和油料,本工程水泥用量约10000t,由株洲市金星水泥厂供应,运距50km,钢筋、钢材由茶陵县金属公司购买,运距50km,木材在施工现场附近料场购买,平均运距30km。

施工用电主要由地方电网供应,接线点不详,施工用水可直接从一期围堰上游河中抽取。

本河段内无过木要求,施工期间不考虑通航。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计划于2004年8月底开工,总工期24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6个月。

13.1.2自然条件××坝址位于××中游,控制流域面积1990km2,本流域洪水主要发生在4~8月,根据龙家山水文站,五里牌水文站,坑口水文站建站以来至1998年四十几年实测资料统计,年最大洪水发生在2月~11月,以4~8月较为集中。

其中坑口站出现在6月~8月机会较多,占全部的66.7%,6月最甚,占全部的33.3%。

水干流龙家山站年最大洪水发生在4~7月机会较多,占全部的79.1%,其中5月、6月二个月最为集中,占全部的48.8%。

五里牌站洪水发生在5~8月机会较多,占全部的70%,以6月最甚,占25%,详见表13.1-2。

洪水历时一般为1~3天,单、复峰出现频次相近。

本流域洪水均为暴雨所形成,其中多为气旋引起的暴雨洪水,7~8月亦有台风所产生的暴雨洪水。

各站年最大洪水各月出现机率表表13.1-2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表13.1-3××推荐坝线Z~Q成果表13.2施工导流13.2.1施工导流方式1).施工导流方式本工程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根据枢纽布置型式,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大坝采用分期导流方式,由于厂房位于坝下约330m 处,厂房单独填筑围堰导流。

本工程施工分两期进行,由于电站厂房布置在左岸,故大坝一期施工先围左岸,便于厂房引水渠施工,能尽早发挥工程效益,二期围剩下的溢流坝和重力坝段,厂房临水面填筑一道围堰,在厂房发电前拆除。

2).导流标准及时段本工程永久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根据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导流建筑物为5级,其设计洪水标准为:土石围堰为10~5年一遇,混凝土围堰为5~3年一遇,大坝一、二期工程量较少,为加速施工进度,节省投资,土石围堰施工导流洪水标准取用五年一遇。

厂房施工工期较长,洪水时期是厂房施工的关键时期,且厂房围堰长度较短,提高一级防洪堤标准,而围堰增加的工程量不是很大,故厂房土石围堰施工导流洪水标准取用十年一遇。

本工程为闸坝工程,控制工程为厂房施工工期。

为尽早发挥工程效益,节省工程投资,厂房宜采用全年施工围堰(导流方案比较祥见下节所述),相应全年时段十年一遇标准的施工洪水流最为1979m3/s,大坝一、二期施工均可在两个枯水时段完成。

根据水文资料,4月~8月为汛期,9月~次年3月为枯水期,相应五年一遇枯水期洪水流量929m3/s。

3).导流方案按照选定的分期导流方式和导流标准,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施工导流方案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分析和比较,现分析如下:①厂房单独做全年围堰,大坝作枯水围堰与厂房、大坝做全年围堰比较。

厂房施工要经历两个枯水期和一个洪水期,厂房必须做全年围堰。

大坝一、二期土石方开挖和砼浇筑工程量较少,在两个枯水时段都分别能够完成,故大坝作枯水围堰,可以减少围堰工程量,缩短工期。

②大坝一期作浆砌石纵向围堰与一期作土石纵向围堰比较。

大坝一期作浆砌石纵向围堰,虽然增加一些河床泄流宽度,但在枯水期效果并不明显,且增加了一期围堰施工工期,对一期后续施工增加了困难,故选用一期作土石纵向围堰方案。

③大坝二期作过水围堰与作挡水围堰比较。

二期枯水围堰五年一遇洪水流量929m3/s,做过水围堰虽能减少围堰工程量,但围堰投资节省部分与过水后清理费用相当,而且推迟发电时间,增加了发电损失,故采用挡水围堰方案。

综上所述,并结合枢纽布置特点、施工强度平衡,减少临时工程量,降低二期截流难度和河床束窄度等因素,推荐导流方案为:厂房导流按全年十年一遇洪水标准1979m3/s设计,大坝一、二期导流按五年一遇枯水洪水标准929m3/s设计。

导流水力特性表表13.2-113.2.4导流建筑物设计13.2.4.1纵向围堰设计坝址地处河床较宽,一期、二期导流最大流速均小于4m/s,从施工进度考虑,一期纵向围堰采用土石围堰,迎水面堰脚进行防冲处理粘土心墙防渗。

二期纵向围堰坝身段利用大坝中间闸墩和导墙,在闸墩上游和导墙下游侧砌筑浆砌石围堰,与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相连,浆砌石围堰基础要清除覆盖层,在一期工期内完成施工。

13.2.4.2一、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及厂房围堰均采用土石混合围堰,粘土心墙防渗。

由于坝址砂卵石覆盖层最深约为0~4m,故土石围堰基础利用反铲位于戗堤上平行堰顶轴线挖除砂砾石回填粘土防渗。

各期围堰结构尺寸见表13.2-2,导流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见表13.2-3导流建筑物结构特性表表13.2-213.2.5导流建筑物施工13.2.5.1一期围堰施工1)一期围堰施工①一期上、下游横向围堰及纵向围堰一期上、下游横向围堰及纵向围堰均采用土石围堰,上游横向围堰225m,下游横向围堰180m,戗堤采用砂卵石开挖料预进占,合龙后利用反铲位于戗堤上平行堰顶轴线挖除砂砾石再填筑粘土防渗心墙。

堰壳石碴利用一期基坑开挖弃料,15t自卸汽车运输上堰,砂卵石填筑和粘土填筑均用“120”推土机平整,8t振动辗辗压。

一期纵向围堰也采用土石围堰,长度有240m,纵向围堰堰脚防冲,利用基坑开挖的较大块石。

导流工程量汇总表表13.2-31)一期围堰拆除一期上、下游横向及纵向围堰拆除采用1.6m3反铲挖掘机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输,上部拆除从左岸向纵向围堰推进,拆除料直接用于二期围堰戗堤填筑。

下部从河中心向左岸拆除,拆除料弃至左岸弃碴场和用于厂房进水渠档土墙背回填。

13.2.5.2二期围堰施工1)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均采用土石围堰,长度分别为133m 和124m。

右侧戗堤采用一期围堰上部拆除料,或从土料场取料,采用1.6m3反铲挖掘机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输,合龙后里利用反铲位于戗堤上平行堰顶轴线挖除砂砾石再填筑粘土防渗心墙。

堰壳石碴利用二期基坑开挖弃碴,15t自卸汽车运输上堰,“120”推土机平整,8t振动辗辗压。

2)期纵向围堰二期纵向围堰采用浆砌石围堰。

在一期基坑内进行砌筑,利用基坑开挖石料,沿大坝中间闸墩上游及导水墙下游砌筑,总长度约120m。

3)二期围堰拆除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拆除采用1.6m3反铲挖掘机挖装,15t 自卸汽车运输,拆除料弃至弃碴场。

二期纵向围堰应拆除至河床高程,利用预留爆破孔进行控制爆破破碎后,采用1.6m3反铲15t自卸载重汽车直接运到弃碴场。

13.2.5.3厂房围堰厂房布置在大坝下游330m河床岸坡处,在厂房临水面修筑一条土石围堰,长度有270m,戗堤采用砂卵石开挖料预进占,利用反铲位于戗堤上平行堰顶轴线挖除砂砾石再填筑粘土防渗心墙。

堰壳石碴利用一期基坑开挖弃料,15t自卸汽车运输上堰,砂卵石填筑和粘土填筑均用“120”推土机平整,8t振动辗辗压。

13.2.6与基坑排水厂房和大坝的地基下部为砂卵砾石层,结构较松散,透水性强,渗透系数均较大,基坑排水分初期排水与经常性排水,大坝一期和二期的排水强度按1200m3/h考虑,厂房排水强度按800m3/h考虑,视施工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对水下砂卵石采取高喷灌浆防渗处理。

初期排水设备如表13.2-4初期排水设备表表13.2-4经常性排水包括施工废水,降雨与围堰渗水等,可利用部分初期排水设备施排。

13.3料场的选择与开采13.3.1料场选择本工程主体工程浆砌石6900m3,加上导流工程共需开采石料10000m3,利用大坝基坑及厂房基坑开挖料,只需计取选料和二次装运费及填筑或浆砌费用。

本工程混凝土工程量包括临时工程为4万m3左右,共需开采砂石料约7万m3,需要料场储量10万m3,砂石料主要分布在垄下至××的垄下、垄家里、小汾、谷母、湖口、大芫、××等七个天然砂石料,总储量100多万m3,但砂砾石质量较差,尤其砾石中的粗粒较多,除××与大芜两料场距平线公路较远(2~3km),其余料场均在平线公路旁边,运输较为方便,尽量选择离工地较近,砂石料合格的料场。

土料采用坝址左岸××村土料场,距坝址约1.5km,层Ⅱ级阶地冲积堆积,土料为阶地上部的含砾粘土,含砾率10%~20%,厚5m左右,储量大于15万m3,有简易公路通往坝址。

13.3.1料场规划与开采13.3.2.土料场的开采土料采用1.6m3反铲挖装,8~10t自卸汽车运输,料场表层剥离采用120推土机推运,就近堆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