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实验
实验基本步骤:样品→肝、脾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实验鉴定→普通肉汤培养基增殖培养→药敏实验。
1 病料采集
1.1 准备材料:试管、载玻片、手术刀、手术剪、结扎绳、记号笔、冰块、泡沫箱、口罩、手套(该灭菌的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冰箱。
1.2 取材部位:血液、肝脏、脾脏、肠内容物,若有鸡胚感染则去鸡胚及卵黄物。
1.3 操作方法:将病死鸡浸泡在消毒剂溶液中,打开腹腔,无菌采集肝脏、脾脏放于事先准备好的灭菌试管内,将带有肠内容物的肠管两端结扎放于灭菌是试管内。
将有明显病变的脏器入肝、脾进行触片,做好标记。
都贴上标签,标示采集样品,来源地,采集时间,采集人。
将装有病料的试管放在放有冰袋的泡沫箱中,及时返回实验室,置于4℃冰箱待检。
2 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1 准备材料:光学显微镜、革兰氏染色液、载玻片、手术刀、接种环、平皿、恒温箱、高压锅、摇床、酒精灯、葡萄糖、甘露醇、乳糖、蔗糖等微量生化发酵管,蛋白胨水(蛋白胨(或胰蛋白胨)2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pH7.4),葡萄糖蛋白胨水溶液(每100 mL蛋白胨水中加入葡萄糖1g)、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VP指示剂、超净台。
培养基:
A. 普通琼脂培养基(牛肉粉 3g、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琼脂 20g、蒸馏水1000ml,ph7.3±0.1),
B.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蛋白胨20g、牛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5g,乳糖10g、结晶紫0.001g、中性红0.025g,ph7.2±0.2。
),
C. 营养肉汤培养基(牛肉粉 3g、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蒸馏水1000ml,ph7.2±0.2)。
2.2 样品触片镜检
涂片镜检:取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2.2.1在玻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作用1min,水洗。
2.2.2 加革兰氏碘液于玻片上媒染,作用1min,水洗。
2.2.3再加95%酒精脱色,作用15~30s,水洗;加番红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观察细菌染色与形态。
结果鉴定: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芽胞、单个散在的短杆菌。
2.3 菌的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的方法,将灭菌后的外科手术刀片烧烙脏器被膜后,再用接种环刺入脏器实质取样做分离培养。
分别接种在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7℃恒温培养24h,然后观察,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结果鉴定: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菌落较为一致,直径2 mm左右,菌落呈圆形、凸起、湿润、半透明、灰白色;在麦康凯平板上生长出红色、中等大小、圆形的菌落。
2.4 革兰氏染色镜检
用接种环挑取一环生理盐水蘸于洁净玻片上,再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培养2O h的新鲜菌落,光滑、砖红色的单个菌落与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并均匀涂布于玻片上,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滴加95%乙醇脱色约15~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滴加番红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结果鉴定:经镜检可见到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短小杆菌,偶有2~3个菌体相连,无芽孢。
2.5 生化鉴定
a、糖发酵试验取可疑菌分别接种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和蔗糖发酵管,37℃培养2~3d,观察各管产酸产气情况。
b、甲基红(MR)试验取可疑菌接种葡萄糖蛋白胨水,37℃培养2~3d,加入甲基红试剂两滴,立即观察结果,红色者为阳性,黄色者为阴性。
c.吲哚试验取可疑菌接种至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培养2~3d。
先加入3-4滴乙醚,塞紧棉塞振摇试管,使乙醚与培养液充分混匀,静置试管架上片刻,待乙醚浮于液面上层时,沿管壁加入吲哚试剂2~3滴,在接触面呈红色者即为阳性反应。
d.VP试验取可疑菌接种葡萄糖蛋白胨水,37℃培养2~3d,加入VP指示剂,混匀后观察结果,呈红色者为阳性,不呈红色者为阴性。
结果鉴定:a.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能利用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而蔗糖则不被利用。
b.甲基红试验:阳性。
c.吲哚试验:阳性。
d.VP试验:阴性。
2.6 菌的增殖培养
挑取普通琼脂平板中表面生长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的单个微隆起小菌落,划线接种于普通肉汤中,在37℃恒温培养24h[5]。
结果鉴定:肉汤呈均匀浑浊,管底有灰白色沉淀,并有粪臭味。
3药敏实验
3.1 准备材料:测试药、生理盐水、滤纸、青霉素空瓶、酒精灯、接种环。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牛肉粉 3g、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琼脂 20g、蒸馏水1000ml,ph7.3±0.1)、平皿、超净台、恒温箱。
3.2 药敏片的制备
3.2.1 药液的制备:按商品药的使用治疗量的比例配制药液;如商品药说明量治疗量0.01%饮水,可按这个比例配制药液,可取10毫克加入10毫升的水中混匀。
此稀释液即为用于做药敏试验的药液。
3.2.2 纸片的制备:取滤纸,用打孔机打成圆形小纸片。
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
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3.2.3 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
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
切勿受潮,置阴暗干燥处存放,有效期3-6个月。
3.3 药敏实验
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24h的肉汤培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倍稀释,取0.2mL滴加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用灭菌棒涂匀,平板置室温下干燥3~
5min,用无菌镊子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等距离放置纸片;置35℃恒温箱内倒置培养18h后,观察结果。
结果鉴定:抑菌圈越大,说明该菌对此药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无抑菌圈,则说明该菌对此药具有耐药性。
抑菌圈直径(毫米)敏感度:
20以上极敏
15~20 高敏
10~15 中敏
10以下低敏
0 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