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8、氨气(≤14mg/m3) 实验动物室内臭气种类很多,以氨的浓度 最高,所以动物室的臭气主要是指氨。 氨来源于实验动物代谢的粪、尿、分泌物、 饲料垫料分解物。 氨浓度决定于动物密度、换气次数、设施 结构和管理水平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8、氨气(≤14mg/m3) 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氨气能引起黏膜细胞快速生长和代谢,这就会造成氧和能量的需要增高, 同时氨气的解毒过程是一个高度耗能的过程,因此动物用于生长和生产的能量 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 降低机体抵抗力 实验动物室的氨气通过呼吸道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 化性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诱发疾病 氨气是公认的应激源。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严重时可 发生碱灼伤,故可引起眼睛流泪、灼痛,角膜和结膜发炎,视觉障碍。 氨气进入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困 难、窒息等症状,甚至坏死,造成呼吸机能紊乱。 此外氨气溶解到呼吸道黏膜的粘液中,使粘液的 pH值向碱性转化,纤毛丧 失活动功能,增加由空气传播疾病的易感性。
3)微生物:洁净程度。
4)动物之间的关系:异种动物间可传染疾病,且 不同动物生活环境要求不同。 5)与人的关系:操作动物宜轻柔,忌粗暴。使动 物驯服。了解动物心理学。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一)按设施功能分类
1)实验动物生产设施是指用于实验动物繁育、生 产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2)动物实验设施(实验动物使用设施)是指以研 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和药品生产等为目 的,进行实验动物饲育、试验的建筑物、设备 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 有适合实验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 并不严格环境控制和积极的微生物 控制。
– 适用于饲育普通级实验动物。
三、实验动物设备
1、笼具
一般有金属网底加底板及铺有垫料 的塑料笼两种。前者不需垫料,冲洗排 泄物方便。但动物易致足部溃疡,冬天 保温效果差,已趋于淘汰。 笼具材料一般为聚丙烯(PP)、聚 碳酸酯(PC)、或刚性塑料纤维(FRP) 等。PC笼轻便、透明,但易脆,经高温 后不透明;PP笼不耐高温。而目前多采 用FRP笼,耐高温及冲击力。
实验动物环境质量控制
陈国强
内容
1、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2、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3、实验动物设备 4、洁净控制技术 5、实验动物设施规划基本原则 6、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的管理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1、实验动物环境 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繁育生产、接受实验所赖以生存的特定场所和外 在条件,称为实验动物的环境。 各种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风速、照明、浮游微生物、 气味等 等)决定了实验动物的环境质量;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1)外部环境:实验动物设施以外的周边环境; 2)内部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的内部环境,可通过相关设备 进行有效控制环境因子; 包括:内部大体环境和内部微环境 实验动物设施是保障动物能正常繁殖、生长、发育以及达到 各种动物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2、屏障环境
空气经低效、中效、高效过滤器进入动物饲养室或实验室,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 洁走廊→ 动物房→ 污物走廊→ 室外的静压差梯度,一般不低于49Pa。出风口处需用滤 材或经U形液体控制阀,避免室外风压大时空气倒流,出口风速不低于 4m/s,防止空气逆 流形成污染。 空气、人、物料、动物均为流通路线。
水的品质直接影响动物的饮水量、饲料消耗、健康和生产水平。 天然水中可能含有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或病毒。细菌中以沙 门氏菌属、钩端螺旋体属及埃希氏杆菌属最为常见。
9、饮水
• 电阻率 :10-15MΩ.CM(电导率 ≤10μS/CM)动物实验室 用纯水、玻壳镀膜冲洗用纯水、电镀用纯纯水、镀膜玻璃 用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 • 电阻率 ≥15 MΩ.CM 医药生产用无菌纯水、口服液用纯 水、高级化妆品生产用去离子纯水、电子行业镀膜用纯水、 光学材料清洗用纯水、电子陶瓷行业用纯纯水、尖端磁性 材料用纯纯水、其它有相同纯水质要求的用纯水 .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4、噪声 – 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
– 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为200~20000Hz。
–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使空气的压强发生变化而产生声压, 其分级单位为分贝(dB)。 – 当声音的声压、响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人和动物生理承受能 力,以至引起各种病理效应时,即为噪声。 – 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喂料、清扫、洗涤、搬运器材、谈话、 犬吠、通风、空调等都能产生噪声,应在60dB以下为宜。 – 长期受强噪声的刺激可引起噪声性耳聋,此外还有神经衰 弱症状、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许多非听觉效应。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2、实验动物环境因素 • 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 • 理化因素:氧、二氧化碳、粉尘、臭味、噪音、照度、杀虫 剂、消毒剂、有害化学物质等。 • 居住因素:房屋、饲养笼具、垫料、给食器、供水器等。 • 生物因素:动物饲养密度、微生物、与人和其它动物的关系 等。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 进入隔离器内的空气必须经过 高效过滤,隔离器的正压要求 达到98.0~147.1Pa。进入的 物品必须包装消毒后经灭菌渡 仓或传递舱移入。
– 该环境适用于饲养无菌动物、 悉生动物及SPF动物。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2、屏障环境
– 是标准动物饲养室或实验室用 得最多的系统,适用于饲养SPF、 清洁级动物和做SPF级、清洁级 动物实验的主要设施。 – 一切进入屏障的人、动物、饲 料、水、空气、铺垫物及各种 用品均须经过严格的微生物控 制。 – 屏障内设有供清洁物品和废弃 物品流通的清洁走廊和污物走 廊。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2、屏障环境
– 工作人员需在淋浴后换上灭菌服、戴上由 过滤材料制作的口罩方可进入,工作时戴 灭菌手套,尽量减少与动物的直接接触。 – 有急性皮肤炎症,尤其有化脓灶者,不能 进入该环境。 – 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也不能进入屏障环 境。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3、普通环境
– 普通环境是饲养普通级动物的设施。
2、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条件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 根据对饲养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和空气净化程度分为三类: 隔离环境、屏障环境、普通环境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二)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 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 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 普通级实验动物。 • 半屏障环境是饲养清洁级动物的设施,清洁级 动物是我国规定的二级动物,它比饲养SPF动 物节能,其结构和设备均按屏障设施的要求, 仅在送风的净化和管理方面稍低于屏障系统。 • 屏障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 定病原体实验动物,该环境严格控制人员、物 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 • 隔离环境:适用于饲育SPF级、无菌级、悉生 实验动物,该环境与外界完全隔离,严格的操 作程序。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9、饮水
普通级实验动物饮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屏障和隔离环境内,动物饮用水须灭菌处理。
实验动物饮水是不间断的。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动物不得不通 过饮水来弥补;限制饮水,会明显影响采食量和生产成绩,粪、 尿水分也显著下降,甚至造成动物脱水,体重下降,肾脏对氮 和电解质(Na+、Cl-)排泄量增加,脉搏加快,血液浓稠,最后 衰竭而死。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1、隔离环境 – 是以隔离器为主及其它附属装置所组成的饲养系统。 – 利用隔离器饲养动物必须有空调系统,以保证隔离器内的温度。 – 隔离器内为完全无菌环境,饲养人员与实验人员都不得与动物直接接触,工 作人员只能通过附着于隔离器上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1、隔离环境
– 垫料需达到几个要求:对动物无刺激,无毒,无异味,无脂,吸水性好, 尘埃少,能吸附臭味,作用方便,容易获得,价格低廉。 – 常用垫料有木屑、木刨花、打碎的玉米杆、吸水级、棉花等。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3)特殊实验动物设施:
包括感染动物实验设施和应用放射性物质或其他 特殊化学物质等进行动物实验的设施。特殊实验动物设 施设施内是负压,不同污染程度间的区域与室外均应维 持一定的负压梯度,是污染气体方向由危害程度低的区 域向危害程度高的区域渗漏,以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6、动物饲养密度 各种动物所需笼具的面积与体积因饲养目的而异,而饲 养密度过大可动物福利下降,导致易感动物的出现,提高传 染病发生的机率。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7、压差 动物室与周围空间必须维持一定的净压差。目的是保 证动物室正常工作或压力平衡受破坏时,动物室的洁 净度不受污染空气的干扰。 压差过小,动物室洁净度易受影响。 压差过大,净化空调新风量大,空调负荷大,各级过 滤器寿命短。动物与工作人员感到不适。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10.生物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地位:直线型:有一个地位最高的,以下一级 管一级,如:猴、兔、狗、鸡、猪等;即其中有一 只为王,而余下的都属于这它管辖,如:大鼠、小 鼠、猫等。 势力范围:每个动物都有一定的范围,无论强弱。 2)收容密度:饲养密度对激素、细菌及一些常见 疾病的影响。
一、实验动物环境基本概念
2、湿度
湿度是指大气中水份的含量,按g/m3表示的为绝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 份含量占同等温度下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称为相对湿度。
– 实验动物的最适相对湿度为40~70%。 – 高湿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繁殖和传播,垫料、饲料易发生 霉变,影响动物健康,影响实验结果。 – 低湿环境下,易使室内灰尘飞扬,引起实验人员和动物易患呼吸道疾病。 另外,低湿环境下,大鼠易发生坏尾病,大、小鼠的哺乳母鼠常发生拒 哺或吃仔现象。 – 相对湿度是衡量空气潮湿度对人、实验动物、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是否 合适的重要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