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儿童脑电图的基本判读

完整版儿童脑电图的基本判读


负相波(阴性波),波顶朝下 的称正相波(阳性波)。
正相波
? 同位相、非同位相、位相倒置。
正常脑电图
背景节律
? 成人以α波为主要背景节律 ? 儿童根据年龄不同,随大脑发育不同阶段,存在
不同脑电活动。 ? 枕区优势节律:清醒状态下在头后部的节律性脑
电波,当闭眼、身体松弛、智力活动相对抑制情 况下,活动最为明显,当注意力集中、睁眼、智 力活动时受抑制。
脑电图基本成分
周期与频率
? 周期:一个单一形态的
正弦波,从一个波底(波 顶)到下一个波底(波顶) 所需要的时间,用ms表示。
? 频率:同一周期的脑波
在1秒钟内重复出现的次 数,用c/sec或Hz表示。
ms
c/sec
脑波频率分类
δ波 ? δ波:0.5-3.5 Hz
? θ波:4-7 Hz
θ波
? α波:8-13 Hz
快速动眼睡眠期:低-中波幅去同步化混合波
入睡前及思睡期α节律解体
NREM I期
NREM II期
NREM III期
NREM IV期
儿童思睡期慢 波爆发
睡眠纺锤
K-Complex
EEG记录中常用诱发试验
睡眠诱发: 生理条件下完成,是任何年龄小儿癫痫 脑电图的主要诱发方法。自然睡眠比药 物睡眠效果好。
α波
? β波:14-30 Hz
β波
波幅
? 波幅:又称振幅或电压,指波顶
到波底间的垂直高度,用微伏( μ
V)表示。
? 波幅分类:
低波幅 < 50 μ V 中波幅 50-100 μ V 高波幅 100-300 μ V 极高波幅 >300 μ V
μV
位相
? 位相又称时相。就单一脑波, 负相波
以基线为标准,波顶朝上的称
儿童睡眠脑电图特点
1、足月后第二月出现睡眠纺锤波,足月三月正 常儿童睡眠记录中均应呈现此波。
2、睡眠顶尖波约于生后5-7月间呈现。 3、1岁后思睡及觉醒期出现慢波爆发,3-5岁
更为常见,7岁后减少
睡眠分期
思睡期: α节律解体 非快速动眼睡眠期:
入睡期(睡眠Ⅰ期): 深度思睡期:顶尖波 浅睡期(睡眠Ⅱ期): 睡眠纺锤波,K-综合波 中睡期(睡眠 III期):2Hz高波幅慢波占 20-50% 深睡眠期(睡眠Ⅳ期): 2Hz高波幅慢波占 >50%
过度换气: 20次/分连续规则深呼吸 3-5分钟 闪光刺激: 一定频率的视觉刺激,对光敏感性癫痫
有较大诊断价值。
过度换气诱发棘慢波
不同频率闪光诱发
异常脑电图
背景异常
? 背景节律慢化:弥漫性异常、局限性异常 ? 背景节律不对称 ? 低波幅背景活动:电静息、低电压
癫痫样放电
?棘波
多为负相波,周期20-70毫秒 (1/14 - 1/50秒),波幅多在100 微伏以上,在50微伏以下者称为短 棘波或小棘波。
连续图形, δ与θ混合,以δ为主
枕区优势 θ节律形成, 5月5Hz,12月6-7Hz 枕区优势 θ节律明显, 2岁6-8Hz,3岁7-8Hz
枕区优势α节律, 8-9Hz 枕区优势α节律, 7岁9Hz,10-14岁10-12Hz
正常尖棘波减少
正常尖棘波 48周消失,二月出 现纺锤波
6月后顶尖波出现
顶尖波及睡眠梭高尖
儿童脑电图的基本判读
脑电图诊断系统分类
脑电图诊断系统
常规脑电图 特殊电极脑电图 脑电图监测
脑电地形图
头皮电极
皮层或深部电极 睡眠脑电图
有笔或无笔描记 鼻咽或蝶骨电极 动态脑电图
诱发脑电图
同步录像脑电图
数字地形图 彩色地形图
电极安置(国际10-20系统)
1 左额极(Fp1) 3 左 额(F3) 5 左中央(C3) 7 左 顶(P3) 9 左 枕(O1) 11 左前颞(F7) 13 左中颞(T3) 15 左后颞(T5)
2 、右额极 (Fp2) 6 、右中央 (C4) 10 、右 枕(O1) 14 、右中颞 (T4)
左 耳 (A1)
3 、左 额(F3) 7 、左 顶(P3) 11 、左前颞 (F7) 15 、左后颞 (T5)
右 耳(A2)
4 、右 额(F4) 8 、右 顶(P4) 12 、右前颞 (F8) 16 、右后颞 (T6)
不同年龄期儿童正常脑电图
年龄 孕 28~31 周
背景 不连续图形,初步区分动态及静态睡眠时相
其它波形 易见正常尖棘波
孕32~36周 清醒和部分动态睡眠期为连续性,余为不连续图形
易见正常尖棘波
孕 37~40 周 头 3月
3-12月 12-36月 3-5岁 6-14岁
清醒和动态睡眠期、部分睡眠时相为连续性
左 耳 (A1)
2 右额极(Fp2) 4 右 额(F4) 6 右中央(C4) 8 右 顶(P4) 10 右 枕(O1) 12 右前颞(F8) 14 右中颞(T4) 16 右后颞(T6)
右 耳(A2)
10% 20%
10% 20%
20% 20%
20%
10% 20 %
20%
10%
1、左额极 (Fp1) 5、左中央 (C3) 9、左 枕(O1) 13、左中颞 (T3)
棘波
?尖波
尖波
周期80-200毫秒(1/14- 1/5秒) ,
波幅100-300微伏,由急速上升支和
较缓慢下降支组成。
? 棘-慢波或尖-慢波综合
在棘波或尖波后紧接周期300500毫秒的慢波, 均为负相。
? 多棘波或多棘-慢波综合
多棘波为高波幅两个以上双相棘 波呈节律性出现,后者由几个棘 波和一个慢波所组成。
思睡期慢波爆发
7岁后思睡期慢波爆发减少,阳 性棘波
2个月婴儿正常背景活动
5个月婴儿正常活动背景
2岁幼儿正常背景活动
6岁儿童正常α节律
8岁儿童正常背景活动
睁闭眼试验
睡眠脑电图
? 正常睡眠脑电图基本成分 1、慢波活动:是睡眠的主要背景成分
2、顶尖波:顶区波幅最高,可扩散至中央、颞、额 3、睡眠纺锤波:12-14Hz正弦波形,波幅变化如梭形 4、K-综合波:双相顶尖波后出现睡眠梭,组成复合波
脑电图导联
? 单极导联:将头皮上的一个
作用电极与一个无关电极相连 的导联。
? 双极导联: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作用电极相连的导联。
常用脑电图单极导联排列
1 Fp1-A1 3 F 3-A1 5 C 3-A1 7 P 3-A1 9 O 1-A1 11 F 7-A1 13 T 3-A1 15 T2 6 C 4-A2 8 P 4-A2 10 O 2-A2 12 F 8-A2 14 T 4-A2 16 T 6-A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