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小说阅读训练

初中小说阅读训练

小说阅读训练第一阶段了解小说的要素和特征(一)基本定义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分为四类,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4、环境的种类:(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自然坏境描包括: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等描写表达。

)(2)社会环境:是重点,不仅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还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5、情节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6、小说的线索:既有单线,也有双线。

线索可分为:具体的事、物线索、逻辑线索、情感线索、时空线索等。

〈一〉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一般会提出以下问题: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④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二〉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解题实例一:漠视也是一种关怀①他第一次出现便使众人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了一阵阵戏谑的欢笑。

他双耳涨红,眼中打着泪花,青筋暴起,从教室的正门,一路走到了最右面的角落,成了我的同桌。

②他的刻苦与奋进让我觉得有些惊异。

对于上课连课本都不会翻开的我来说,他的聚精会神,常常让我觉得他是在睁着眼睛打瞌睡。

因为,最后一排的学生,不是问题少年,就是终年无法突破倒数的防线。

这么一群被众人忽视的可怜儿,似乎常年都看不到阳光。

我们从不曾想过努力,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种类似于无用功的挣扎。

③第一次考试成绩下来,后排同学无不瞠目结舌。

这个右腿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小个子,原本以为他的刻苦一定可以帮我们这群可怜儿出气,冲上排名前十。

谁知,他比我们更恶劣,竟然稳坐了倒数第一。

他耷拉着脑袋,一语不发地坐在那儿,直至下课铃响了,他还是不曾离开。

④没过多久,他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上课传纸条,说话,睡觉,无精打采;下课打闹,拉帮结伙,生龙活虎。

我们之间,没有一个人忘记他是瘸子。

所有游戏里边,只要是沾有跑步的,我们一律不让他参加。

我们知道,那样不仅会让我们大失兴致,还会深深地伤害到他。

于是,整整一年的中学时光,他都不曾与我们一同嬉戏打闹过。

⑤开学,班主任强行实施一项极为民主的政策——班委竞选。

我们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段可以安睡的甜美时光,殊不知,他竟然厉声宣布,每个同学都必须上台参加竞选!顿时,后排男生一阵哀叹。

⑥想想,终日无所事事的我们,说闲话笑话还可以,要我们说演讲词,参加竞选,怎么可能?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出丑吗?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说两句。

于是,原本死气沉沉的后排男生,忽然热血澎湃地准备起来,忙得不亦乐乎。

⑦轮到我的时候,我在台上结巴了半天,硬是没说出一句话来。

最后走下讲台的时候,班上同学忽然大声来了一句:“你到底要竞选什么职务?”我想了半天,还是没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只好顺口说了一句:“劳动委员!”然后,狼狈地在一片欢笑声中下场。

⑧他还未走上讲台,班上的同学就已笑倒了大片。

他手中拽个纸条,衣衫陈旧,像个受伤的战士,一瘸一拐地向前方阵地逼近。

他等了很久,直至笑声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戛然而止,他才缓缓地念出自己的演讲词:“亲爱的同学们,我今天竞选的职务是体育委员。

健全的你们无法体会到,我有多么渴望自由自在的奔跑……”⑨没有一个人再笑他。

他的眼里盈着热泪,以一种慷慨激昂的方式,重重地叩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门。

我记得那天,他歪斜着肩膀,站在讲台,博得了一片欢呼与喝彩。

⑩他想,自己是不可能当上体育委员的,毕竟,自己形如这般,如何带领大家积极锻炼?可让他想不到的是,班主任不仅让他做了体育委员,还让他成为了自己的科代表。

○11“老师,你不觉得我有问题吗?我可能胜任不了这两个职位。

”他有些沮丧地说。

12“我没有看到你有什么问题啊!难道,你觉得自己有问题?”班主任一脸疑惑。

○13他艰难地伸出了自己的一只脚:“老师,我是个残疾……”话未说完,悲咽的哭声便冲破了后来的谈话。

○14“哦,原来是这样。

可你那天的演说实在太精彩了,致使我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但是,我觉得这无关紧要。

○难道,你觉得它很重要?”15他以为,自己的老师一定会先热语寒暄地安慰他,而后,再将先前的成命收回。

岂知,老师竟是以这样一种○漠然态度,回绝他的辞请。

16后来,他成了班上最得民心的学生干部。

他的开朗、豁达、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包括所有的后排男生。

○但关于他和班主任的那段简要谈话,我们却是毕业后才知道的。

17那一次短暂而冷漠的谈话,终于让他重新正视自己,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继续这段本是不幸的人生。

但谁○能说,这故作漠视的冷淡中,就没有人性的光辉和对弱者的无上情怀?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全故事情节。

○1他进教室受到同学们嘲笑○2○3○4第二阶段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主旨小说的主题,虽然作者极力掩藏,但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

对主旨的把握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

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

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

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一种_____现象(思想、品格)。

〈一〉理解标题的含义。

1.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 以特定环境为题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二〉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启示——领悟的道理。

(结合人物、主题答)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三〉关于写法的问题。

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倒叙、插叙的作用。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

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

使文章结构紧凑。

3.埋下伏笔是叙述的一种手法。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4.设置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

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解题实例二萌芽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的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

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

”他头都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来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

”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

男孩的家长几天后才发现男孩的古怪。

这天,家里正好酱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门外,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去一看,发现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你蹲在这里干什么?叫你几声都听不见,你心到哪去了?买酱油去!”说着,便递钱给了孩子。

过了很久,男孩还没有把酱油买回来,孩子的父亲慌了,忙走出去。

一出门,就见孩子还蹲在门口的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

孩子的父亲生气了,过去一把扯着孩子的手,呵斥道:“你怎么搞的?叫你去买酱油,你还死在这里?”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栽进去很久了,还没发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说:“我在想,这葡萄怎么不发芽?”孩子的父亲听了,更气了,大声说:“以前就给你说过,你这样做没用,你真是执迷不悟。

”说着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并举起花盆,把它摔碎了。

孩子看着满地的泥土与碎片,哭了。

男孩毕竟还小,他在沉默了几天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又开始和院里的小孩一起玩。

一星期后,也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过去告诉她葡萄核长不出葡萄,但还没等我过去,男孩也看见了,男孩走了过去,跟女孩说:“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

”“种葡萄要用葡萄藤插栽,你这样种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

”女孩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男孩说:“真的,你这样做没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种下去要每天浇水,你知道吗?”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

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女孩开心极了。

我看见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她叫了男孩,但男孩没去,男孩在一群孩子围着花盆时,一个人躲在一边流泪了。

我看见男孩流泪,走过去,我说:“你怎么在这里流泪?”男孩说:“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

”男孩又说:“她父亲真好。

”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

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试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的内容。

第三阶段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小说的艺术鉴赏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语言特色、人物鉴赏、主题鉴赏、清洁鉴赏、技巧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人物鉴赏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