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冬梅(学年论文)-1112111084-论重婚罪[1]

李冬梅(学年论文)-1112111084-论重婚罪[1]

李冬梅(学年论文)-1112111084-论重婚罪[1]学号_1112111084学年论文课题:论重婚罪学生姓名:李冬梅系别:法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法学(1)班指导教师:范杨林二○一四年五月目录摘要英文摘要一、重婚罪的概述 (5)(一)婚姻 (5)(二)重婚罪的概念 (5)二、重婚罪的认定 (5)(一)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5)(二)重婚罪的具体认定问题 (6)(三)重婚罪的类型 (6)三、中外不同国家法律关于重婚犯罪的相关认定。

(8)(一)两个婚姻都必须是法律婚 (8)(二)两个婚姻是法律婚或者事实婚 (8)(三)没有规定重婚罪但有其他类似的犯罪规定 (8)(四)没有重婚罪也没有其他类似犯罪的规定 (8)四、治理对策与完善。

(8)五、结语 (9)参考文献论重婚罪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重婚现象日趋严重,并呈现出类型多样、情况复杂、案情隐蔽等特点,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重婚犯罪。

重婚犯罪不仅影响了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且引发了大量案件,从而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安定的因素,因而重婚罪的研究和完善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重婚罪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从婚姻社会意义的方面来探讨重婚罪的现状和不利影响。

第二章:重婚罪的认定。

此部分主要说明重婚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具体认定,将重婚罪与其他类似概念相区别,并通过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外不同法律对重婚认定的差异。

第四部分:主要就我国重婚犯罪现状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重婚罪;构成要件;司法认定;治理对策On the crime of bigamy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The phenomena of bigamous marriag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vere, and it turned out to have many sign atures such as various patterns,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s, concealed details of different cases and so on. The most common problem among all is the bigamy crime. Nowadays, pe ople come to realize that bigamy can not only affect domestic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the h armony and stability of our social order, but also cause numerous serious cases , Which wi ll bring a series of destabilizing factors to our society. Thereupon it is of great realistic im portance to call for continued perfection along with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crime of big amy.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rime of bigamy from several following parts. Chapter One: Summarization of the bigamy crime. A certain number of social significances are pr esented in this se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adverse impacts on biga my. Chapter Two: The definition of bigamy. This part is dedicated to indicate the compon ent elements and the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bigamy, then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similar concepts. To complicate matters, precise analyses through special cases are also conducted . The third chapter emphasizes on introduc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 n law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bigamy. In the final chapter, some perspe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relevant laws about bigamy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domestic presen t status.Keyword:bigamy;elements;judicial determination;countermeasures一、重婚罪的概述(一)婚姻1.婚姻的含义:婚姻,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两性关系,婚姻是男女两性在爱情基础上合法的自然结合。

①“婚姻”,作为婚姻法调整的对象,它应具有以下三层含义:(1)基础:男女的共同结合;(2):目的:共同生活;(3)公示性:夫妻身份。

2.婚姻的意义:(1)婚姻,是以男女终身结合为目的且具有主观上的愿望的活动。

正当的婚姻有利于实现家庭健全地生存发展,同时也符合婚姻当事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②(2)婚姻是男女双方的结合。

“一夫一妻制”是现代社会婚姻制度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婚姻的严肃性、稳定性、社会性,有利于对子女的抚育,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

男女双方的婚姻必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说明婚姻是一种法律行为。

对婚姻加以法律的规范和监督,是人类健全婚姻素质,保障社会发展的需要。

(3)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在不断涌出。

享乐、拜金主义思想的重新兴起,贪图享受,喜新厌旧的思想抬头,封建思想的作祟等都对现代社会婚姻制度产生了冲击,导致重婚这一社会现象日益增多、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关系则是维系家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纽带,因此,弘扬良好的婚姻风气,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构建和谐稳定的婚姻关系,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重婚罪的概念1.概念: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所谓有配偶,是指男有妻、女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仍在存续,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2.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重婚罪的认定(一)重婚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一夫一妻制是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重婚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以保障健康和谐的婚姻制度的发展。

③2.客观方面:重婚罪的客观方面包括以下两种:(1)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①《2011司法考试案例辅导:同居与重婚罪纠纷》②文亚苗:《重婚罪的立法完善研究》湖南大学2009 第3页③马克昌:《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相婚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2)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建立事实婚姻关系,相婚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建立事实婚姻关系。

①登记结婚,是指在婚姻登记机关或者国家认可的机构经过申请而建立的婚姻关系。

事实婚姻,是指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以夫妻名义共同同居生活的关系。

所以,这里说的“结婚”、“重婚”,既包括正式登记结婚,也包括未经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

3.主体:重婚罪的主体是指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罪的主体有两种人:一是重婚者,是指有配偶的人(指男有妻,女有夫。

)在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结婚的人。

二是相婚者,是指本人无配偶,但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

②无配偶的人本身无有效的婚姻关系存在,与有配偶之人结婚也只产生了一个婚姻关系,并不满足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但根据《刑法》规定,如果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可能构成本罪,但不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因不具有重婚故意不构成本罪,只有重婚者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具体表现为:(1)明知自己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

如果行为人基于合理的因素,例如:认为自己的配偶已死亡而与第三者结婚的,因不具有主观上的故意,则不构成本罪。

(2)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结婚。

假如无配偶的人被欺骗而与有配偶的人结婚,以为对方没有配偶,因其主观上不具有重婚的故意,因此不构成本罪,由有配偶的人单独构成本罪。

(二)重婚罪的具体认定问题1.重婚罪与重婚行为的界限。

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迫于生存而重婚的;因配偶外出,长期下落不明,但迫于家庭生活困难又与他人结婚的;被拐卖后再婚的;因强迫、包办婚姻或者婚后受虐待外逃而又与他人结婚的等,由于都是受客观条件所迫而重婚,主观恶性较小,不以重婚罪论。

③2.本罪与同居行为的界限。

同居既可以是双方有配偶的人或者一方有配偶的人与另一方无配偶的人同居,也可以是双方都无配偶的人同居。

当一方是有配偶时,同居事实上是一种不合法行为。

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第二条的解释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④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几种结论:(1)有配偶的人与他人长期的婚外性行为,不以夫妻名义,不属重婚罪,属同居关系;若以夫妻名义,可构成重婚罪。

(2)双方都无配偶的人同居,不构成重婚罪。

(三)重婚罪的类型阐述这一观点首先应明确一下两个概念:(1)法律婚:是指婚姻关系的成立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而成立的合法婚姻关系,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男女双方享有法律上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互相承担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