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总结及习题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总结及习题

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题中,以酸碱盐为知识的命题均有所体现。

试题题型多样,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以考查同学们的知识综合、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

现将酸碱盐有关的知识考题典例如下,希望同学们能根据酸碱盐的性质,找到题目的突破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1.下列物质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A.Zn(NO3)2 B.CuSO4 C.FeCl3 D.Al2(SO4)3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铜是氢后的金属,铜与酸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应排除。

从酸来说,盐酸或稀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浓硫酸、硝酸与金属不能发生置换反应,A应排除。

在置换反应中铁生成正二价的化合物,所以C应排除。

D可由铝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正确答案为D。

例2.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A.铜和铁 B.铁和银 C.银 D.铜和银分析:根据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铜、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e>Cu>Ag,金属的活动性差异越大,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

所以最易反应的是Fe+2AgNO3=Fe(NO3)2+2Ag,若还有Fe粉,则发生的反应是Fe+CuSO4=FeSO4+Cu。

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仍有Ag+,而Fe已全部消耗掉,那么置换出的金属只能是Ag,而没有Cu。

例3.a、b、c、d、e属于酸、碱、盐的五种化合物,它们的溶液相互反应时关系如下:(1) +b = c+H2O (2)c+H2SO4= d+a (3)e+AgNO3= AgCl↓+c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a是硝酸,e是氯化钡 B. a是硝酸,e是硝酸钡C. a是硝酸,e是盐酸 D. a是盐酸,b是氢氧化钠分析:此题用类推法分析。

已知a、b、c、d、e都是化合物,因而三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此反应就可以发生。

从第(3)个方程式可推知,e中有氯离子,c中有NO3-,从第(2)个方程式可知c中的阳离子是Ba2+,c中的阳离子必定和作用生成不溶性的BaSO4沉淀,所以c为Ba(NO3)2,d和a是BaSO4、HNO3。

而(3)中的e则为BaCl2,从第(1)个方程式可知,能生成Ba(NO3)2和水,即盐和水的反应物定是酸和碱,所以a是HNO3,b是Ba(OH)2, A 答案正确。

例4. A、B、C、D四种物质符合下列反应关系:(1)B+H2 = 单质A+H2O (2)B+H2SO4 = C+ H2O (3)C+NaOH = 蓝色↓D+Na2SO4试判断出它们的物质名称:A ;B ;C ;D ;分析:此题的突破口在(3)中的蓝色沉淀D,从物质在水中呈现出沉淀的颜色可知D为氢氧化铜,根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可推断出C是硫酸铜,然后顺藤摸瓜,推出(2)中的B物质中一定含有铜元素,且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一定是碱或碱性氧化物,而D已是氢氧化铜,所以B肯定是氧化铜,则(1)中还原出的A是铜。

于是答案就显而易见: A-铜;B-氧化铜;C-硫酸铜;D-氢氧化铜。

例5.有A、B、C、D、E五瓶已失去标签的溶液,各瓶可能是AgNO3、BaCl2、Na2CO3、Ca(NO3)2、HCl溶液中的一种,现将瓶内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说明:表中"↑"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无明显现象或有微溶化合物生成),试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出各瓶中装的是什么溶液(写化学式)A― B↓↓ C↓↑↓ D―――↓EA ;B ;C ;D ;E 。

分析:推断此类题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上图找出突破口在D,D能和三种物质生成沉淀,和一种物质产生气体,据题可知D为Na2CO3,则B为盐酸,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C则为AgNO3,那么A则应是BaCl2,E为Ca(NO3)2。

方法二:一般采用将给定的物质横纵同序排列,将两两混合,写出相应的反应现象,然后对照原题相应的现象找出各物质的方法。

AgNO3 BaCl2 Na2CO3 Ca(NO3)2 HClAgNO3 ↓↓―↓BaCl2 ↓↓――Na2CO3 ↓↓↓↑Ca(NO3)2 ――↓―HCl ↓―↑―例6.要完成下列变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Ba(OH)2→NaOH B.Cu(NO3)2→CuCl2C.MgCO3→MgCl2 D.Ca(NO3)2 →KNO3分析:A选项: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可一步得到氢氧化钠;B选项: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可得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铜和水,通过两步得氯化铜;C选项:碳酸镁和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一步得氯化镁;D选项:硝酸钙和碳酸钾作用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后一步得硝酸钾。

所以答案选B。

跟踪训练练习1.甲、乙两相邻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溶有下列8种离子Ag+、Ba2+、Fe3+、Na+、Cl-、、、OH-中各不相同的4种,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经再沉淀后,排放出的污水转变成无色的澄清的硝酸钠稀溶液,污染程度大为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pH大于7,试推断:(1)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2)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分析】溶液中共存离子之间不能相互结合形成沉淀,气体或水。

本题中的Ba2+ 与,Fe3+与OH-,Ag+与Cl-,Ag+与OH-它们一定分处在两种溶液中。

由于甲厂污水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污水中含有大量OH-离子,因此Fe3+、Ag+只能存于乙厂污水中,则Cl-存在于甲厂污水中,又由于Ag2SO4微溶于水,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因只能存在甲厂污水中, Ba2+只能存于乙厂。

而不管是甲厂、还是乙厂的污水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相加应为零,所以,甲厂污水中必有Na+,乙厂污水中必有。

甲、乙两厂污水同时排放,Ba2+ 与结合成BaSO4沉淀,Fe3+与OH-结合成Fe(OH)3沉淀,Ag+与Cl-结合成AgCl沉淀等,只剩下NaNO3溶液了。

答案:甲厂污水中含有4种离子是:Na+、Cl-、、OH-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Ag+、Ba2+、Fe3+、NO3-练习2.X、Y、Z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此题开始是采用倒推法求X,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已知X和硝酸钡生成硝酸镁和另一种物质应是硫酸钡,倒推回去X应是硫酸镁,然后由硫酸镁正向推导,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所以Y是氢氧化镁沉淀。

氢氧化镁又和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镁和水,那么Z应是氯化镁。

氯化镁再和硝酸银作用生成硝酸镁和氯化银沉淀,因而试剂乙是硝酸银,而由X转变为Z则为硫酸镁和氯化钡作用,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所以试剂甲为氯化钡。

答案:X-MgSO4;Y-Mg(OH)2 ;甲-BaCl2;乙-AgNO3。

练习3.有六种物质分别为:石灰水、铁、硫酸铜溶液,碳酸钾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凡连线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试将上述六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填入答题纸图中的空格内。

【分析】根据单质、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我们把以上六种物质按顺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然后看第一种物质依次与它后面的物质两两结合,凡是能反应的用线桥连接在一起,以此类推,看第二种物质依次与它后面的物质两两结合,凡是能反应的也用线桥连接在一起……最后看每项中物质能和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线桥共有几条。

即以上分析可知,都有4条线桥,所不同的是硫酸铜仅仅不与盐酸反应,碳酸钾仅不与铁反应,而能与盐酸相互反应有3条线桥,能与铁相互反应2条线桥。

从而很快确定了盐酸、铁、硫酸铜、碳酸钾的位置,剩余的氢氧化钙是3条线桥,氯化钡是两条线桥,自然它们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一、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除硝酸) + 金属→盐 + 氢气(置换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Fe + 2HCl=== FeCl2 + H2↑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硝酸和金属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生成物也不是氢气。

3.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除Al2O3、ZnO外)4.酸 + 碱→盐 + 水HCl + NaOH ==== NaCl +H2O3HCl + Al(OH)3 ==== AlCl3 + 3H2O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5.酸 + 某些盐→新酸 + 新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HCl + AgNO3 === AgCl↓ + HNO3H2SO4 + BaCl2 ==== BaSO4↓+ 2HCl二、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阳根离子的化合物。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可溶性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Ca(OH)2 + CO2 ==== CaCO3↓+ H2O3.碱 + 酸→盐 + 水2HCl + Cu(OH)2 ==== CuCl2 + 2H2OHNO3+ NaOH ==== NaNO3 +H2O4.可溶性碱 + 可溶性盐→新盐 + 新碱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除CO、H2O外)三、盐: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1.可溶性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Fe + CuSO4 === FeSO4 + CuCu + Hg(NO3)2 === Cu(NO3)2 + Hg条件: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酸 + 某些盐→新酸 + 新盐(同上)3. 可溶性碱 + 可溶性盐→新盐 + 新碱(同上)4.可溶性盐 + 可溶性盐→两种新盐NaCl + AgNO3 ==== AgCl↓ + NaNO3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