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胸部评估
触诊——呈模糊颗粒感和柔韧感。质地 均匀,无包块、无压痛,乳头无异常分 泌物、无内陷、破溃等。
常见异常改变:
男性乳房增大——肝硬化、使用雌激素、肾 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女性乳房异常:
红肿热痛——急性乳腺炎 肿块,“橘皮样”——乳腺癌 囊性包块——乳腺囊性增生 外上象限质韧包块——乳房纤维腺瘤 乳头异常泌液——泌乳素瘤
胸廓一侧隆起:该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
胸廓局部隆起: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升主动脉瘤
胸廓一侧凹陷:该侧广泛肺纤维化、胸膜肥厚粘; 胸廓局部凹陷:局限性肺不张。
(三)乳房
1.评估方法: 体位、顺序、内容
2.正常形态:位置、边界、形状
3.常见改变及临床意义
(三)乳房
体位:坐位、站立位或仰卧位; 顺序:视诊
三、肺和胸膜
体位:被检者取坐位或卧;
顺序:
视
上 左
触
叩
听 顺序全面检查;
后侧胸 背部;
下,前胸
右 进行对称比较检查。
• 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 • 左前胸部分为心脏占据
肺和胸膜-视诊
•
• • • • • •
1. 呼吸运动
(一)正常呼吸运动 男性、婴幼儿:腹式呼吸 为主 女性:胸式呼吸 为主 (二)异常呼吸 1.呼吸类型的改变 (1)胸式呼吸↓——见与肺炎,胸膜炎,胸壁病变。 (2)腹式呼吸↓——见与腹部疾病:腹膜炎,腹水,肝脾高 度肿大,腹腔内肿瘤。
3.佝偻病胸
病理 胸廓
4.胸廓一侧
或局部变形 :隆起、凹陷
5.脊柱畸 形引起的
胸 廓改变
(1) 鸡胸:前后径> 横径; (2)佝偻病串珠:前 胸壁各肋软骨与肋骨 交界处隆起,形成串 珠状; (3)肋膈沟:自剑突向 两侧外下方凹陷成的 沟; (4)漏斗胸:肋骨下 部剑突处显著内陷。
• 胸廓一侧或局限性胸廓变形:
(一)骨骼标志 -前胸
1. 胸骨角(Louis角):计数肋骨的标志,平对第二肋 软骨、主动脉弓上缘、气管分叉处和第4胸椎; 2. 此外还有:锁骨、剑突、腹上角、肋间隙等。
(一)骨骼标志-背部
1. 第7颈椎棘突:计数椎骨的标志; 2. 肩胛下角(左右):计数肋骨和椎骨的标志, 平对第7肋和第8胸椎。 3. 此外:脊柱棘突、肩胛骨、肋脊角、肋脊角
32
肺和胸膜-触诊
一.胸廓扩张度(检查胸廓的扩张力)
(一)检查方法: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置于胸廓下 面的前侧部,左右两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 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 而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后胸廓 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患者背部, 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 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 ,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二)胸廓
正常胸廓:
两侧对称,两肩平齐, 前后径:横径=1:1.5 老人、小儿比值略有改 变。
问?
1.如何判断胸廓畸形? 2.胸廓畸形:隆起还是凹陷?
3.胸廓畸形:整个?一侧?局部? 4.胸廓畸形提示什么疾病?
各类胸廓畸形
胸廓
1.扁平胸:前
后径<横径1/2
2.桶状胸:前后
径=横径 胸廓呈 圆桶形。
(病理)严重代酸,如尿毒症。
呼吸深慢:Kussmaul呼吸
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
3.呼吸节律
呼>吸,呼/吸 2:1
节律改变有:(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CheyneStokes)呼吸。(2)间停呼吸:又称比奥(Biot)呼 吸。
肺和胸膜-触诊
一、胸廓扩张度 二、触觉语颤 三、胸膜摩擦感
检查方法、正常情况、临床意义
1 . 胸壁静脉 :肝硬化,上下腔静脉受阻时形成 侧支循环; 血流自上而下→上腔静脉阻塞 血流自下而上→下腔静脉阻塞 2 . 皮下气肿 :肺、气管和胸膜损伤破裂破裂后 气体逸至皮 下可致握雪感、捻发感 。 3.胸壁压痛 : 骨髓增生异常、肋骨骨折、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 胸 壁软组织炎等病变所致。胸骨压痛——急性白 血病。
右江民族医学院
胸廓包括12个胸椎,12对肋骨,1对锁骨,1个胸骨。
教学内容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
(二)胸壁、胸廓和乳房 (三)肺和胸膜
(四)心脏检查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
1.为什么要设定体表标志?
用于描述病变部位和范围
2.胸部的体表标志有哪些?(熟悉)
(1)骨骼标志 (2)自然陷窝和分区 (3)线性标志
(三)人工划线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左右);
3、腋前线(左右); 4、腋中线(左右); 5、腋后线(左右);
6、肩胛下角线(左右) 7、后正中线;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
(一)胸壁
方法:通过视诊和触诊进行。 检查:营养状态、皮肤、淋巴结、骨骼发育情况
注意:
1.胸壁静脉 2.皮下气肿 3.胸壁压痛
(二)窝和分区
1.自然陷窝 (1)胸骨上窝(气管); (2)锁骨上、下窝(肺尖上下部); (3)左、右腋窝.
2.背部分区
(1)肩胛上区 (左、右):斜方肌上缘、肩胛骨内缘, 肩胛冈以上区域。 (2)肩胛下区(左、右):两肩胛下角连线与第 12胸椎 间区域,被后正中线分成左右两部分。 (3)肩胛区 :肩胛冈以下、肩胛下角连线以上、肩胛骨 内缘、腋后线以后区域。 (4)肩胛间区(左、右):肩胛骨内缘、两肩胛下角连 线以上、第一胸椎以下区域。
触诊; 外下 内下 内上象限。
外上
先健侧
浅
后患侧
深 滑行触诊
1 3 2 4
(三)乳房
内容:
1.视诊 2.触诊
位置、大小、形态、对称性、皮肤、乳头。 乳房质地、弹性、有无压痛及包块。
(包块的部位、大小、形态、硬度、压痛、表 面)。
正常乳房:
位置——在乳头位于第4肋锁骨中线处, 上界:2、3肋;下界:第6、7肋,内界 胸骨缘;外界:腋前线。
呼吸频率
正常值:16-20次/分、R:P为1:4 新生儿:44次/分 T 上升 1°C,R增加4次
异常呼吸
(1)呼吸过速:>24次/min . (2)呼吸过缓:<12次/min。 (3)深度改变:①浅速呼吸 ; ② 深 大呼吸 .
呼吸深度 • 呼吸浅快:呼吸肌麻痹、腹水、肥胖等 • 呼吸深快:(生理)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 •
•
2.呼吸困难
(1)吸气困难(三凹征)(2)呼气性呼吸困难 (3)混合性呼吸困难
三凹征
三凹征是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 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分梗 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异物、喉 水肿、白喉等。 三凹征是在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 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 ,此时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 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因此出现三凹 征。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当伴随出 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 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