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现代金融概论期末试卷(A).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现代金融概论期末试卷(A).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现代金融概论》期末试卷(A)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适用专业 05级文秘
班级文秘05(2)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30分)
1、货币在执行下列哪项职能时,具有自动调节货币供应量即“蓄水池”的功能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标准是货币的()
A、安全性
B、盈利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
3、中国企业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日元为面值的债券,称为()
A、外国债券
B、中国债券
C、政府债券
D、欧洲债券
4、《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
A、7%
B、8%
C、9%
D、10%
5、老王到银行存了1000元的定期存款,存期2年,年利率为3%,按单利和复利分别计算其最终能得到的本息和为多少元。

()
A、1030,1060
B、1060,1060.9
C、1030,1069
D、1030,2060
6、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7、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融通资金的行为称为()
A、贴现
B、再贴现
C、转贴现
D、再贷款
8、下列哪种方式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
业务()
A、同业拆借
B、转贴现
C、回购
D、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9、在下列银行中,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
A、华夏银行
B、深圳发展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10、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1、某银行原始存款为20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客户平均提现15%,则该银行能够创造出的派生存款为()
A、80万
B、200万
C、100万
D、60万
12、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是()
A、再贷款
B、发行债券
C、经理国库
D、货币发行
13、下列各要素的排列顺序正确表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的是()
①最终目标②政策工具③近期中介目标④远期中介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14、代理国库,体现了中央银行的什么职能()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调节宏观经济的银行
15、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二元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答案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题3分,合计15分)
1、以下可以自由铸造银币的货币制度有()
A、银币本位制
B、跛行本位制
C、平行本位制
D、双本位制
2、下面属于货币市场的有()
A、同业拆借市场
B、股票市场
C、票据市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3、基础货币包括()
A、流动中的现金
B、存款货币
C、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
4、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下列哪些业务主动借入资金()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储蓄存款
C、同业借款
D、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5、下列哪些措施属于紧缩型的货币政策()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降低再贴现率
三、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5分,共15分)
1、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存款利率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利率倒挂”。

()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不能从事股票买卖业务。

()
3、马克思说“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
4、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银行的监管。

()
5、货币政策目标中充分就业的意思是失业率等于零。

()
6、财政赤字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
7、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实现了“下限放开,实行上限管理”的阶段。

()
8、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上可以进行中长期的资金融通。

()
9、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业务中不直接动用银行资金,也不形成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业务。

()10、在直接标价法下,应付的本币减少,说明本币汇率上升。

()
四、简答题(共26分)
1、什么叫“格雷欣法则”?请简要说明。

(4分)
2、请对CD存单和普通定期存单进行比较。

(8分)
3、请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6分)
4、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

(8分)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材料1:
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所面临的流动性环境……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不仅没有缺口,反而存在着持续性的、不断积累的流动性过剩。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地向银行体系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

为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

材料2: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及国内货币信贷形势,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与预测,加大对冲操作力度,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与期限结构。

春节前,主要采用1年期央行票据和短期逆回购工具组合,既保持了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又支持了商业银行春节前支付流动性的需要;春节后,加大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力度,恢复发行3个月期央行票据,并适时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合理调控基础货币增长;5月份以来,针对信贷较快增长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力度的同时,对部分贷款增长过快、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机构定向发行央行票据,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上半年,通过此项货币政策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5748亿元。

期间,共发行4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2230亿元,其中3个月期 7480亿元,6个月期850亿元,1年期13900亿元(其中定向发行2000亿元)。

6月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29100亿元。

(材料节选自《二00六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问题: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是指什么?(3分)
2、材料中所提到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简述其作用过程。

(5分)
3、请结合材料,对此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价。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