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
再说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2.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
3.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
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6.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听到这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苏武传》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2.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
”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
3.张胜闻之,恐前语(yǔ)发,以状语(yù)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
4.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5.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
6.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
7.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
8.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
9.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
10.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到北海后,不给他粮食。
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旌节牧羊,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
1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
1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使者大喜,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
《张衡传》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
2.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3.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4.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
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
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
(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必修三重点句子翻译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似的跟着他。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