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六周周末测验题

第十六周周末测验题

台山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六周周末测试题高一 化学(必修1)本试卷供高一的学生使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原子量:H —1 O —16 C —12 Na —23 S —32 Cl —35.5第一卷(选择题) 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案卡中一、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uB .NH 3C .HClD .CH 3CH 2OH (乙醇)2.等物质的量的Cl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数相等 B .原子数相等 C .体积相等 D .质量相等 3、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NaCl 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 溶液中含有少量淀粉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 4的BaCO 3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 2、MgCl 2等杂质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 3+、NH 4+、SCN —、Cl —B .Ba 2+、H +、NO 3—、SO 42—C .Fe 2+、Fe 3+、Na +、NO 3—D .Fe 2+、NH 4+、Cl —、OH —5、已知:2FeCl 3 + Cu = 2FeCl 2 + CuCl 2, 判断: Fe 3+、Fe 2+、Cu 2+氧化性强弱的顺序是: A .Fe 3+> Fe 2+> Cu 2+B . Fe 2+ > Cu 2+ > Fe 3+C .Cu 2+>Fe 2+> Fe 3+D .Fe 3+> Cu 2+> Fe 2+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 2AlO 2-+H 2↑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32Fe Fe Fe 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 = 2Fe 3++2Cl -7.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稀盐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B.金属铝活动性较弱,不能在空气中燃烧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氧化铝薄膜包住了熔化的铝8、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②金属钠有强还原性③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铜④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⑤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钠的化合价显+1价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D.②④⑤9. 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都是透明的液体B. 都有丁达尔效应C.都是红褐色液体D. 分散质的粒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10、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以下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C.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D.分别加热,再用石灰水检测是否有CO2产生11.小明同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通过该实验现象,下列四位同学对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D)1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溶液仍为紫色 B.溶液最终变蓝色C.最终溶液褪色,而无其他现象D.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13.关于铝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l(OH)3可以用来做胃酸中和剂B. 铝及其合金很早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C. 不能用铝制品来蒸煮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D. Al2O3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等实验仪器14、纯铁的熔点为1535 ℃,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B.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C.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15、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D16、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Al3+ B.Al(OH)3 C.AlO2—D.Al3+和Al(OH)317.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甲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B.用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C.用丙图装置分离制取蒸馏水 D.用丁图装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18、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 .1:1 B .1:2 C . 1:3 D . 3:219.0.5L 1mol/L FeCl 3溶液与0.2L 1mol/L MgCl 2溶液中的Cl -的浓度之比为: A .5 : 2 B .3 : 1 C .3 : 2 D .15 : 42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HCl (g )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 ·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4.22a mo1·L -1B .22400ab mol ·L -1C .a ab 5.3622400+mol ·L -1D .aab 5.36224001000+mol ·L -1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 金属钠变为钠离子失去电子数为0.1 N A B .标准状况下,11.2L 的水所含水分子数为0.5N A C .在常温常压下,1g 氢气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为N A D .0.5 mol ·L━1的AlCl 3溶液中含有Cl -离子数为1.5N A22.在下列反应中,水仅作氧化剂的是:A .F 2+H 2O (生成O 2和HF )B .Na+H 2OC .NaH+H 2O (生成H 2和NaOH )D .Na 2O 2+H 2O23、实验室制Cl 2反应为 4HCl(浓)+MnO 2 MnCl 2+Cl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B .每生成1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 .每消耗1mol 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 消耗4molD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 2的体积为22.4L 24、往下列溶液中不断通入CO 2直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A 、硅酸钠溶液B 、氯化钡溶液C 、澄清石灰水D 、氢氧化钠溶液25、向含0.2mol AlCl 3的溶液中加入了一定量的1mol/L 的NaOH 溶液后,生成了7.8 g 的沉淀,则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 .150mL B .700mL C .300mL D .400mL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5分)26、(1)Al和Na的单质同时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物存在,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变化:;。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离子方程式为:。

(3)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杂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矾的化学式是:。

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明矾的用途是:。

27、Fe(OH)2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了获得白色的Fe(OH)2沉淀,可以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你觉得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Fe3+存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e与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4)如何证明B中仅含Fe2+;具体的试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按下列操作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

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物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SiO2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生成沉淀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入的气体A是:_________________;能否将A换成氯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的CO2有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mL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