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卷
一.闭卷笔答部分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说明:1. 闭卷笔答部分满分75分
2.完成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A.橡胶 B.玻璃 C.食盐 D.蜂蜡
2.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时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较低的凝固点 D.较小的比重3.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均为吸热的是…………………………()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汽化,升华,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发出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个现象属于……………………………………………………………………()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5.用久了的日光灯管的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钨丝中的钨发生了( ) A.先升华后凝华 B.升华C先汽化后液化 D.汽化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的水一定沸腾 B.1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20℃的水一定沸腾 D. 90℃的水也可能沸腾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它们都只能暂时止沸 B. 它们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 “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
8.金属铜的熔点是1083℃,那么在1083℃的铜可能存在的状态是……()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固液气三态都有可能
9.在严冬的早晨。
发现玻璃窗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在玻璃外侧
B.室内的热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在玻璃内侧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而成,冰花在玻璃内侧
D.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而成,冰花在玻璃外侧
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到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B.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C.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D.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11.在0℃的房间内放一杯0℃的水,把一块0℃的冰放入杯中,则……() A.冰会熔化 B.水会结成冰
C.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结成冰
D.不能确定
12.能够在花园里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B.分子有质量
C.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3.比较一杯糖水溶液中各部分的甜的程度,正确的是…………………() A.上面最淡,下面最甜 B. 上面最甜,下面最淡
C. 各部分一样甜
D. 可能上面的甜,也可能下面的甜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山消融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C.钢铁生锈 D.用粉碎机将矿石粉碎
15.下列哪一种物质的pH值低与7…………………………………………()A.沐浴液 B.葡萄汁 C.小苏打水溶液 D.胃舒平水溶液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填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樟脑丸消失
(2)日光灯用久后灯丝变细,灯丝被熔断
(3)雪花落入手掌后很快变成小水滴
(4)液态铅铸成铅字
(5)用汽油洗衣服上的污渍时,汽油很快跑掉了
(6)冬天结冰的衣服晒干
(7)最对手“哈气”使手感到暖和
(8)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冷冻室里冒出一股白雾
2.当手上沾了机油时,通常用煤油或来洗,而不用水来洗,这是因为。
3.报纸上曾经报道过“动物园里大学生向熊泼硫酸,使熊受伤的事件”,硫酸对生物体的破坏性是因为硫酸具有,因此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4.写出你所知道的两种物理变化的事例:,
5.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进行的更快,这说明越高,分子运动。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中的灯丝为什么用钨丝?
答:
(2)水银温度计为什么不适用于测量很低的温度?
答:
(3)要熔化锡块,可以把锡块放在铁锅里,然后把铁锅放在火焰上加热。
要熔化
铁块,能否把铁块放在锡锅里加热?为什么?
答:,
三.简答题。
(每题3分,共15分)
1.有人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2.请解释一下雾和霜的成因。
3.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就发黄变焦,请解释原因。
4.小明去医院看牙病,他发现医生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总是拿一面带长把的金属小平面镜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会儿,然后把小镜放入病人的口腔中配合灯光检查,小明认为火烤的目的是为了消毒。
其实消毒并不是火烤的主要目的,你知道火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吗?
5.木工师傅常用双层锅熬胶(如图所示),不会把胶熬焦,这是为什么呢?
四.实验与探究。
(1题4分,2题6分,共10分)
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温度(℃)25 30 35 40 45 45 45 55 65 75
(1)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答:
(2)该物质的熔化共经历了分钟
(3)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画出熔化
图像。
2.如图所示,盛水的烧杯里有一支装有部分水的试管,持续给烧杯加热,在此过程中:
(1)烧杯中的水会不会沸腾?为什么?
(2)试管里的水会不会沸腾?为什么?
七年级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卷
二.实践探究部分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说明:
1.实践探究部分满分25分。
2.完成时间为一星期。
3.实践探究部分为开放型试题,请你在以下提供的三个研究性试题中任选一个,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单独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成员不得少于3人),并完成以下研究报告。
4.若在栏内写不下,可写在试卷背面或另咐页。
试题:
一.通过探究说明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今年杭州夏天持续高温,有关部门通过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
报纸上还形象的把人工降雨形容为“耕云播雨”。
请你通过探究来说明要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哪些条件?
三.通过探究说明那些因素影响了西湖中水的酸碱性。
研究报告
一.我研究的问题:
二.我的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三.我的研究方案(研究的方法)
四.收集的事实证据(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收集事实证据,可用文字或表格或图像等方式记录)
五.实验时间,地点或调查对象,资料来源
六.检验假设(根据收集的事实证据或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判断假设是否正确)七.通过这次探究,我的体会是:。